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PD教育以培养具有主体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相应能力的公民为目的的教育,成为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一大亮点。甘肃成县街小学在EPD教育项目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设以EPD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内容,在“主体探究”性教学模式中获取EPD知识和能力,在“合作体验”型教育活动模式中体现EPD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学生主体自主发展教育"是我校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育人模式,它是针对以往的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精神和创造潜能,造成学生既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又缺乏鲜明个性特点的弊端而提出的.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与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也充分说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培养"明理、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素质全面的学生为办学目标,大力开展小学生主体自主发展教育,努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以此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EPD项目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以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要目标。我校“快乐网”是我校学生发展最丰富的土壤,以前缺乏有新意的内容、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题材,无法体现出它的价值。我校在成为EPD成员学校后,围绕“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的原则,立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把视线投向身边与EPD精神相融合的“一港、一城、一塔”教育资源,指导学生结合学校已经成熟的网络教育模块,自主设计,自主合作,开展活动。校园网络模块的教育平台功能被突显出来,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谐发展.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过程.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鲜明地提出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EPD教育——中国的绿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 (简称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跨学科国际合作项目 ,其目的是通过世界各国的努力 ,动员广大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积极接受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提高人口素质 ,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EPD教育的基本原则(一 )主体探究原则。注重建构学生在环境、人口、健康教育及其它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校、社区、家庭不同层面主体在环境、人口、健康教育及其他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注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考察、探究、调查、总结等活动 …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主体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必须要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新学生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7.
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EPD课堂教学原则EPD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又称“16字实验原则”。(一)解读“16字实验原则”主体探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建构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终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以来,北京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课题组开始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项目,在全市9个区县110所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环境、人口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验探索;以此为基础,进而推动了全国9个  相似文献   

9.
政治教学怎样激活学生主体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转变教育观点,革新课堂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搞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教育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本文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内涵、重要性及相关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指出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搞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关键,并认为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尤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创设多方接纳学生的良好氛围;二是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发展。使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立场鲜明地提出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EPD教育项目强调以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应立足于未来,不仅要满足眼前的需要,更要为社会的未来和个体人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最需要什么知识,最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精神,在教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它强调要真正赋予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释放他们潜在的能量,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发展其个性与想象力,拓宽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特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基本理念和实践,特别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成功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娟娟 《中学教育》2003,(1):35-36,34
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主张“教师主体论” ,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 ,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 ,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实现既定的目标。一、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1.教师的爱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的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转变教育观点,革新课堂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发展。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实现它,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的保证.人的主体地位获得的过程,是通过外化的"教"转变为内化的"学"的不断自我规范、自主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生主体论",是指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它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一种教育理论。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相似文献   

19.
赵立红 《班主任》2004,(6):36-37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更应本着尊重、平等、服务、发展的教育理念进行.对此,笔者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外语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或突破。现代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一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倡导这些新的学习方式的理由,主要在于使学生能够做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有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