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主要表现为:1.情绪衰竭。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教育教学工作热情丧失。2.去人性化。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师生,甚至把同伴,学生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付出努力。4.知识枯竭。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等。  相似文献   

2.
据研究,教师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2007,(5):72-72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7.
据研究,教师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体育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职业倦怠的含义所谓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常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是指没有人情味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江西省某地方师范院校5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总体上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维度上,36-45岁组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下教师,教龄在5-10年教师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低于教龄5-15年教师;资料员在去人性化方面显著低于其他教师.不同学历、职称、收入的教师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倦怠”一词是美国神经科医生弗登伯格于1974年创造的,用于描述在情感上与当事人和患者具有帮助及相互关系的人群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持续疲劳和压力的积累以及缺乏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而产生的疲惫、厌倦和挫败的情绪感受和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表现为工作不开心、感到生活没意思、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充满压力感、疲惫感、挫败感……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杨海力老师所描述的心理状况,是典型的“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反映。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正常的,就如同人们常常会患“感冒”一样,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容易引起师生之间情感冲突。教师应运用沟通的理论与技巧进行师生互动,即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善于倾听,尊重与接纳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通  相似文献   

12.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危害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他用职业倦怠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长期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法的同时,也不时会出现身心疲惫。这种积极进取和职业倦怠的交替始终困扰着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克服这种职业倦怠现象,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效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呢?一、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1.工作热情减退,易产生职业倦怠从执笔登台授课到从容应对各种状况,从对理论概念的反复玩味,到对实践操作技能的把握,每一位中职教师  相似文献   

14.
吴全华 《中国教师》2009,(24):13-15
<正>职业倦怠也称"职业枯竭"职业衰竭",与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密切相关,即情感耗竭、工作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工作非人性化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低个人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1]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来的,它被定义为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连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包括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或称性格解体)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的方法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17.
任玲 《现代语文》2009,(8):26-27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该问题的普遍存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性,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我们看到过因不堪重负而自杀的老师,也见到过因过于劳累而早衰的老师;我们更是听说过不少因工作压力和社会舆论不能承受之重而心理变态的老师。现实很残酷,但老师们必须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尊严,活得幸福。幸福离我们究竟有多远?2009~2010年,我曾连续两年担任全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班主任,在这三届培训班中我深切体验到了老师这个职业与幸福的距离。培训班每期四个月,也算是时间比较长的培训了。也许各种培训在农村学校中早已司空见惯,耗时耗力的多,实际有效的少。老  相似文献   

19.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师职业倦怠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原因,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帮助学校从积极方面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解决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应该从引导教师构建积极人格、促进教师积极情绪体验、建立积极教师工作制度、为教师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发展历程几经沉浮,一度有过人心散、秩序乱、质量低、声誉差的局面。从2007年新班子上任起,我们做的第一项改革实验,就是对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彻底改革,大胆地提出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学品味,以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德育体验塑造学生心理,以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