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网球单项技术稳定性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特制比赛、多球计分、三维图像解析等方法,对不同运动等级、性别的20名网球运动员正手攻球的比赛成绩、成功率、准确度与球速进行实验测量。主要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与秩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性别、运动等级与球速对网球单项技术稳定性评价标准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球单项技术稳定评价标准具有球速快的条件性,并对运动等级具有选择适应性(成功率有利于评价初学者技术的稳定性而高水平运动员更适合用准确度评价),但无性别区别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羽毛球单项技术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适应性规律,以提高对羽毛球技能学习状态与综合竞技能力的评估效果,研究分别采用特制比赛、运动图像解析、心率表与多球计分等方法,对20名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水平羽毛球学习者高远球技术的比赛成绩、准确度、成功率与运动强度进行实验测试。主要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秩相关分析以及变异系数与全距等方法,对成功率与准确度评价羽毛球单项技术稳定性的效度与区分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成功率与准确度评价羽毛球单项技术稳定性只有在适宜运动强度下才有效,且成功率有利于评价低水平学习者,而准确度更适应高水平学习者。  相似文献   

3.
运用特定比赛、多球计分、三维图像解析等方法对40名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攻球的比赛成绩、成功率与准确度进行实验测量,深入分析多球训练法与传统训练法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攻球技术稳定性的作用和效果,旨在为提高乒乓球攻球技术的稳定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蔡振华解析九运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元澎 《乒乓世界》2001,(12):16-17
九运会乒乓球比赛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全体教练员莅临汕头,观摩比赛,选拔人材。总教练蔡振华赛后评价说:“九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届,不论男子还是女子、团体还是单项,都竞争得非常激烈。运动员打得很投入,表现出了顽强的拼博精神,大部分运动员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有时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出现了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精彩球和很多超常的球。—些世界冠军在团体和单项比赛中失利,这既是坏事又是好事。中国乒乓球运动要发展,就需要年轻的运动员—批—批地顶上来,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  相似文献   

5.
回顾乒乓球运动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采用40mm的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限制以后,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目的(1)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受新规则的影响,国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竞赛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三分法对14位顶级乒乓球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经过文献资料查阅,提出研究假设,分别如下(1)新规则以后,优秀运动员比赛时连续对抗的回合较以前有所增加.(2)由于新规则对发球技术的限制,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抢攻的可能性增加,因而接发球抢攻技术的使用率要比以往高,与此相对应,对于发球运动员而言,发球后抢攻技术使用率应比以往要低.研究结果采用新规则以后,发球后抢攻、双方对攻、接发球抢攻三部分技术的使用率趋于平均.这表明,对于顶级运动员而言,前三个球的胜负对一局的比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运动员在接发球抢攻技术方面的使用率显著地高于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中国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要好于国外运动员.另外,采用新规则以后,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评价所采用的三分法标准应该进行修订,以适应新规则以后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优势的奥运项目之一,也被称为“国球”。在东京奥运会上许昕蝉联乒乓球项目团体冠军,作为目前中国乒乓球队的代表性人物,此次与许昕乒乓球技术的对话,在运动行为切身感的叙事中,呈现技术表达的真实感,同时通过自身价值推动乒乓球运动。乒乓球技术训练及其切身感,具体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技术打法趋势更倾向于攻守平衡,以及手感球技术训练在顶尖运动员中的重要性。塑料球时代乒乓球旋转大幅下降,技术从击球以摩擦为主,革新改变为撞击与摩擦相结合,并且体能训练需加大力度。比赛中“算球”可以理解为提前预判来球的能力,与相互制约的心理博弈和打法套路的博弈。技术训练及比赛中的体能问题,主要是根据每个人的打法体系来布置不同的体能训练,以及专项体能与基础体能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许昕在现役运动员中的亚洲乒乓球联盟副主席身份,为中国乒乓球在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明星运动员进校园推广乒乓球运动是其社会责任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各国优秀选手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因此,比赛越来越激烈,体力消耗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世界比赛中,五个单项比赛时,运动员有时一天要比赛40多局,体重一天中可下降2~3公斤。为使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力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参加比赛,我们在大赛前两个月给国家乒乓球集训队的16名队员服用了代谢更生素。  相似文献   

8.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使用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和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对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并提出赛前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休息、强化自信心、确定适宜的比赛目标、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等心理调控手段,积极调整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旨在为改善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击球动作的首要环节,正确地判断来球是决定步法移动和采用某种技术击球的前提,判断错误,步法、手法再好也将失去作用。乒乓球比赛的特点是,球台面积小,球速快,旋转、落点变化多。要准确地判断每板来球,其难度确实是很大的。然而,任何一项运动均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通过刻苦、科学的训练,不断总结经验,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的。随着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比赛更为紧张、激烈、复杂,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运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判断来球的能力,是乒乓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重要运动素质之一,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其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周爽  卢萍 《拳击与格斗》2020,(2):92-92,94
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运动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基础,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特长技术的培养与技战术的配合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明确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运动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Minimising joint torque is often used as an optimisation criterion when investigating human movement. Alternatively, an aspect of performance may be chosen to be maximised when investigating sporting movement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optimise the technique in the backward giant circle prior to a double layout somersault dismount from the high bar using various criteria to determine which best characterised the technique adopted by a gymnast. Ten recorded gymnast trial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bar release parameters and the level of noise in the gymnast’s movements. A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of a gymnast and bar was used to optimise giant circle technique under three criteria: minimising joint torques, maximising the release window and maximising success in the presence of motor system noise. Local and global optimisations of technique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three criteria starting from the average technique of the 10 recorded trials. All global optimum solutions diverged from the gymnast’s technique. The local optimum for maximising success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had a success rate comparable with the global optimum (98% vs. 100%,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ymnast’s technique is characterised by maximising success despite operating with motor system noise.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国第八届冬运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参赛的男女运动员着陆的得分、成功率、稳定性的统计和分析,说明了着陆技术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动作难度的同时应加强着陆稳定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三级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三级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军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相对稳定在一定区间;6轮次试跳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男运动员下降得更为明显,男运动员的成功率在第1轮出现高峰,女运动员的成功率则在第2轮和第6轮出现高峰;男、女运动员在6个轮次中最优成绩的频数没有明显差异,但男、女前3名运动员的最优成绩多数是在后3轮创造的;三级跳远项目有效成绩的稳定性总体较好,但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参赛环境的变化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宏伟  吴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62-663,665
随着网球选手的击球更快更重,网球的比赛节奏也越来越快。比赛中选手们已经不仅仅是在比拼击球的质量,更是要比拼高强度的节奏中的稳定性,甚至是在被动,受迫情况下的回球成功率。要想拥有稳定的击球,就需要发展选手的体能与控制身体的能力。因此,训练选手在快速移动中的稳定平衡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今网球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发展核心力量理论叙述以及对照分析在稳定和受迫情况下的击球形式来阐述发展核心力量对保证选手在快速移动中的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性,为网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晓刚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70-71,81
对2008年甘肃省大学生足球联赛16支球队中的后卫队员在31场比赛中的防守技、战术运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卫队员防守技、战术运用中的主要问题是基本技术不扎实;心理稳定性不够;临场比赛战术运用成功率低;失误较多。建议训练中要努力促使大学生后卫队员掌握全面的基本技术和战术理论知识,强化后卫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加强攻防意识与心理素质的引导和培养,改变比赛中后卫基本技术及战术不过硬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世界冠军马灵娟的选材特征和多年训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马灵娟身体条件基本不符合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标准,但仍能取得巨大成功,说明武术套路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并不高,身体上硬件条件对运动员的成功不起绝对性作用。从马灵娟的成功可以分析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功更加注重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对待武术套路训练的态度、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心理稳定性。希望通过对马灵娟多年训练的特点和成功经验的分析,为武术套路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多年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惠先 《体育学刊》2007,14(4):98-100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16强的16场比赛的铲球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水平球队铲球技术运用的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比赛的进行,铲球次数递减,提高体能储备,才能保证在全场的强对抗中有充沛的体能进行抢截,保证铲球动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后卫、前卫球员讲究铲球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前锋球员追求抢点铲射的意识和铲球技巧。提高正面铲球的成功率,方能减少铲球犯规而给对方制造机会。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及踏板准确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偏低,高速助跑的稳定性较差,并且女子相对于男子,试跳成功率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依据实况录像,分析了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男子团体比赛呈现出“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全队成套动作的高质量、高成功率成为竞争的关键;突出更多强项,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成为决定全能比赛名次的主导因素;单项比赛“单项化”发展态势趋于稳定,难度的发展呈现出相对停滞性。技术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同时更加注重动作完成的优美及心理素质、落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