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渝 《世界文化》2005,(11):44-45
在古希腊神话里,玫瑰凝聚着美神阿多尼斯的容颜,洋溢着爱神阿佛洛狄忒的香津.  相似文献   

2.
在希腊神话里,阿多尼斯是一位美少年。他是孤儿,由林中仙女抚养成人,因为生活在森林里,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名猎手。由于非凡的勇敢和绝世的美丽,他赢得了美神维纳斯的宠爱。温柔多情的维纳斯经常和阿  相似文献   

3.
在柔和的灯光下,诗人桑恒昌真诚地为我们朗读着他的新作。这首诗带着我们和诗人一起回首那过去的岁月。也曾历尽沧桑,也曾收获辉煌。不追名逐利.不哗众取宠,他所做的只是认认真真地写好自己的诗。  相似文献   

4.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10,(10):10-11
<正>马赫图姆库里的名字对中国读者还十分陌生,但在中亚、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却是老少尽知的。土库曼人常说: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母亲吟唱的摇篮曲是马赫图姆库里的诗句;我们离开这个世界,送行的亲友们吟诵的,同样是马赫图姆库里的诗句。马赫图姆库里是18世纪土库曼著名思想家、预言家和诗人,他的诗在土库曼人的心目中仅次于《古兰经》。世界上恐怕很少有哪一位诗人会像马赫图姆库里,在人民心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米哈依尔·努埃曼(Miklla"N。'a,m。,185。一1075),黎巴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诗人。他的作品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对阿拉伯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诗语成谶     
正诗可言志,可言情,可以见性情,见个性,见修养,甚至含有某种神秘的意味,诗人在诗中好像预见了自己的命运。由诗句预判诗人的命运,此即所谓"谶语""谶言诗"。说起以某些诗句来附会和解释诗歌创作者本人命运的谶言诗,在中国古代绝非仅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例,而是所在多有。谶,《说文解字》释为"验也",是对未来的  相似文献   

7.
陈浩铭 《寻根》2021,(1):106-109
《国秀集》为唐代芮挺章所编选的唐人诗集,今存选录作者八十八人,选诗二百一十八首,是研究唐诗的重要文献之一.《国秀集》所选诗人相当一部分为小诗人,若不是选录其中,其诗其人可能无闻于后代,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蒋维翰是《国秀集》中选录的诸多诗人之一,我们仅从《唐诗纪事》中获知他于开元中登进士第,活动于开元年间,《全唐诗》仅存...  相似文献   

8.
纪行类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源远流长。纪行诗自然会写到山川风物,但其重心在"行"上。宋室南渡后,大多数文人都经历了流亡奔波,在羁旅辗转中将所见所感行诸篇什,诗坛出现纪行诗创作的高峰,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或为轻松活泼的绝句,或为悲慨沉郁的律诗,也不乏一些长篇之什。纪行诗是南渡诗人心灵的调适,对已有理学修养的诗人来讲,它又是心性体悟的试验场,饱含着理学的浸润。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长期的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既源于现代犹太人对异质文化的一般兴趣,也出自卡夫卡个人无意识的深层心理需要.卡夫卡中国文化情结的突出表现,见于他对清代诗人袁枚<寒夜>一诗的"着迷".<寒夜>一诗包含着生动而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内涵,有可能为卡夫卡提供他所需要的心理图像.他对<寒夜>一诗的"图像学"解读,充分反映了卡夫卡文学斗争的艰巨、微妙和复杂.据此,后人有可能对卡夫卡的牺牲和贡献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特殊叙事的形式,值得关注。诗题交代作者写诗事由,具有浓厚的叙事因子,诗序是对诗题叙事的补充和扩展,这是单首诗的独立叙事。而古典诗歌往往以系年的形态存在于诗人别集中,排列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这又构成关于既定作者本事的大叙事。可以说,一部以年代为划分的诗集也是作者的一部生平传记,或者说一个诗人的生活故事累积。中国古典诗歌往往是以集合的形态存在,其中有一定序列,而只要序列中有时间、地点,那么它们就会和作者这个隐含的人物,以及作者写诗的原因和写诗这件本事构成一个大叙事。现实存在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叙事,而古典诗歌中的叙事则是这个历史叙事的文学性衍生和记录。  相似文献   

11.
罗铁鹰,这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诗坛上叱咤一时风云的人物,这个为闻一多先生赞赏为"野兽般嚎叫"的诗人,这个被茅盾先生称为"闪耀在西南天角的诗星"的<战歌>诗刊主编之一,一个我们云南人应该为之感到骄傲的诗人,由于种种原因,生前沉寂了三十来年,死后又缺少应有的宣传,所以对于今天的年青人来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名字了.  相似文献   

12.
顾春 《华夏文化》2000,(1):40-40
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但与此同时,饮茶并不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它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无数诗人、画家为我们留下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书、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对“茶”字起源的考证,则是对茶文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米哈依尔·努埃曼(1889—1988)是阿拉伯旅美派文学的旗手,阿拉伯现代复兴运动的先驱,与纪伯伦并称为近代黎巴嫩文坛双子星。1978年,努埃曼获赠最高国家勋章——黎巴嫩杉树勋章。历经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他创作了情感真挚的诗行、意味深长的小说、慷慨激昂的文学评论等,留给后人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他著作等身,目前被译成中文的却很少。热情洋溢、蕴蓄哲理的《先知》使纪伯伦享誉全球,而这位在阿拉伯世界享有盛名的文学评论家、诗人努埃曼却  相似文献   

14.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是本世纪德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对中国文化的爱好和对中国的执著感情,使其思想和创作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并从中受到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中国文化从不同角度开拓了布莱希特的眼界。他曾是白居易诗的崇拜者和知音。50年代,他将自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苑的奇葩数字诗王文章诗歌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而数字恰恰是枯燥、单调、乏味的,似乎与“形象”二字格格不入。但是我国古今不少诗人却能将这看似枯乏的数字嵌入诗内,而使之韵味无穷,情趣陡增,收到绝妙的艺术效果,成为我国诗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譬如:一去二...  相似文献   

16.
杨雷 《世界文化》2013,(4):14-16
作为继里尔克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最重要、深刻影响的德语诗人,保罗策兰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创造了最美的德语诗歌。正是由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德语文坛影响极大的不来梅文学奖和毕希纳文学奖分别在1958年和1960年接连颁给了这位一生命运多舛的诗人。保罗策兰虽然只活了短暂的五十岁,但他顶着死亡和暴力的写作精神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他毕生以诗为生存的依托,并以诗人的天性对抗历史和遗忘。他因诗而不朽,诗界也因他增添无限光彩。  相似文献   

17.
海洋诗是台湾地区当代诗歌中独具特色的创作新潮。巴蜀迁台诗人则是在1949前后因社会巨变而从故乡巴蜀迁徙台湾地区的诗人群体。七十年来,他们在台湾当代海洋诗歌领域的耕耘和收获颇丰。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以覃子豪为代表的巴蜀迁台诗人主要是以诗歌创作、诗歌理论、队伍建设为台湾地区当代海洋诗开启新潮。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汪启疆为代表的巴蜀迁台诗人在壮大队伍、兴盛创作,彰显诗歌海洋特性和改变"隔岸观海"的传统书写模式等方面,促进了台湾地区当代海洋诗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特拉法尔加广场,以其纳尔逊上将纪念碑(纳尔逊圆柱)、喷泉和成群飞舞的鸽子而闻名。广场北面坐落着一幢低矮的一长溜儿古典式建筑物,那就是藏有英国最著名的绘画珍品的伦敦国家画廊。该画廊自1824年开始收藏,当时购买了38幅作品,其中有贺加斯的系列讽刺铜版画《时髦婚姻》和提香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国家画廊珍藏着意大利绘画大师诸如拉斐尔、柯雷乔、委罗内塞等的许多作品,同时也有欧洲各艺术画派的代表作品,如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牟利罗、艾尔·格列柯和19世纪法国艺术大师们的佳作。不少参观者尤其被委拉斯开兹的《化妆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镜文化的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克让 《寻根》2007,(6):34-38
在浩瀚的《全唐诗》五万余首诗中,涉及“镜”、“鉴”的诗篇竟达两千余首,从皇帝到平民,从各类官员到文人寒士,从儒家诗人到佛道诗人,均对铜镜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许多大诗人更是借镜之题抒发出对人世间的种种感悟。  相似文献   

20.
法国"诗之电影"导演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电影、戏剧、诗歌、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诗在其电影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表意色彩和风格影响。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致力于契合传统古典意蕴和民族化特色的电影实践探索,其《小城之春》可谓开启中国诗电影的先河。两位诗电影作者虽置身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成长历程亦不尽相同,但在影像诗意抒情上都呈现出丰富的审美样态。基于比较视野,以让·科克托的"诗人三部曲"为切入口,探讨导演于电影观念上的诗意探索与突破,同时分析费穆与让·科克托在诗电影创作中的相通性及其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