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笛卡尔哲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他确立的主体性原则高扬人性,使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以往学界对笛卡尔哲学的研究只是从他的怀疑方法以及"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中探讨其认识论及方法论的意义.而对笛卡尔哲学中关于"上帝"的思想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实际上,"上帝"在笛卡尔哲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联系了"心灵"和"物体",并且是使人能够在思维--存在的框架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桥梁和保证.笛卡尔对"上帝"的处理方式直接改变了中世纪神学中上帝的地位,开启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笛卡尔哲学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论哲学,他将世界一分为二,使身心处于二元对立之中,身心本质不同的东西如何获得内在统一,这就是笛卡尔哲学的难题。笛卡尔此后的哲学家,为消解身心二元论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总归起来,他们是依据笛卡尔所留下的两种可能性继续推进的,要么消解二元对立,要么坚持二者对立但改进二者的相互作用。但都没有真正破解这一难题。这表明笛卡尔哲学难题根本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一个科学问题。随着现代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的深入,心身问题的神秘面纱也将逐层揭开,或者为最终破解笛卡尔二元论的哲学难题给人以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彻底摧毁了哲学上的独断论,完成了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奠基,开辟了哲学的新时代。而且认识在转向人自身后对社会现实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笛卡尔构建的认识论新哲学又不免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弊端。康德敏锐地认识到必须对笛卡尔哲学进行反思和重建。而这一对笛卡尔哲学的反思和重建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之作,开启了哲学又一崭新的时代。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反思和重建活动中体现了哲学自身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的本性以及因此而不断前进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理性的沉思——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是近代哲学家最关注的中心问题。笛卡尔用怀疑的方法来解决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同历史上的怀疑论不同,他的怀疑是方法的怀疑,其目的是通过纯粹理智的思考、直观的认识和逻辑的论证找到真理,来获得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真正把握和对人的本质真正理解,彻底改造旧哲学,建立起能够解释世界的新知识体系。笛卡尔的怀疑是一种理性的沉思,他的理性沉思结论:一是提出存在着两个相互独立地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从而表现为二元论;一是指出人的理性在人认识事物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从而确定了理性的地位,实现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有关“哲学方法论”的阐述,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临床医学的实践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敏华 《文教资料》2006,(17):64-65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奠基性著作,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人们理解和把握康德哲学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读本。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5,(4):42-45
苏轼与王安石同为北宋重要的政治家,在王安石所主导的变法运动中,苏轼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政治斗争之中。要搞清楚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真实的、具体的态度,必须尽量淡化苏轼身上的党派标签,从其具体言行中寻找答案。熙宁二年四月的《上神宗皇帝书》,是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之态度的一种真实体现,反映了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理性批判。而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却注定了苏轼在北宋党争政治中的坎坷命运。  相似文献   

8.
康德对未来形而上学的设想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然形而上学,一部分是道德形而上学。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愈发深入,其中有关自由、道德和幸福的分析极具创造性。康德为后人研究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开辟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哈贝马斯的理性类型学中传统理性观是一种追求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理性,它的范式缺陷是远离生活世界,脱离人的言行和具体的社会生活,属于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性。哈贝马斯对此理性观的批判建立在他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范式转换之上。回归生活世界是他的哲学范式的"源头活水"和对传统理性观批判的范式尺度。然而,若与马克思的回归社会现实相比较,哈贝马斯的回归却是一种普遍语用学的回归,他的交往理性的根须并没有扎进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土壤之中。他的"范式自觉"帮助他在语言哲学主体间性的范式轨道上推进了理性,但他的范式的形式主义停留使他的理性重建仍然属于马克思所批判的观念革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喜剧情景构成的不谐调性入手, 比较考察了传统喜剧和现代喜剧的精神潜质与文化心理的异同, 认为主体的喜剧感生成过程中理性之“常”的缺失, 是现代喜剧区别于传统喜剧的精神分水岭。  相似文献   

1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在《离散数学》中有关"笛卡尔积"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情境教学方法:使用实例引导,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实例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此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笛卡尔怀疑一切事物并信奉理性主义,理性因而也就成了他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凡是符合他的理性法则的事物才是可靠的和正确的。同时,笛卡尔还宣称,凭借着理性的思维人类可以囊括完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13.
唯理论和经验论从各自的理路出发,却都殊途同归地将形而上学引入困境。康德承担起挽救形而上学命运的时代任务,追问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主张只有理性的批判,才能成为形而上学科学性的前提。这一论断为形而上学重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试论形而上学与数学的关系——以笛卡尔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学与数学有怎样的联系?这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西方哲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可见出数学对其形而上学的影响.笛卡尔采用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知识论形而上学.数学与笛卡尔的知识论形而上学相互影响、互为根据.  相似文献   

15.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是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理论的重要分支。该理论先后将方法论建立在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之上并最终在批判理性主义的视野下找到了其理论科学性之立足点——可证伪性。但由于REBT理论是心理治疗理论,它与经验科学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有学者对该理论以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自居提出了质疑。文章认为,在波普的划界标准下,REBT理论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它的基本概念具有逻辑一致性,其核心假设也具有可证伪性,它在经验的检验中不断修正与重构自身的理论体系,以开放、严谨的理论态度为其科学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批判教育学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之后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一直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培养新公民",对教育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与实践。自迈入21世纪以来,以托马斯·波克维茨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主张将研究主题从人的解放转移到世界主义的讨论上,认为世界主义是张扬人的能动性、操纵人的心灵、使个体自觉服从社会发展与国家权威的工具。他们还主张把培养新公民的目标转移到培养世界公民上,提出终身学习者身上具有世界公民的特质,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合作的精神和追求知识创新的强烈意愿等,并指出世界主义的理性原则具有双重特性,即包容性与区分性并存,期望与担忧并存。  相似文献   

17.
《纯粹理性批判》中对象含义不同,容易造成混乱。对象主要含义为现象和物自体,这种设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先验对象,实际上它是统觉统一性的一种模糊的模具模式,以便统一感性杂多。关于对象和客体,它们的含义基本一致,但客体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直观杂多的表象结合而成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德勒兹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中对康德思想进行了诠释,提出哲学是关于理性及其职能的学说。在第一批判中是以知性为主,想象力把直观同知性连接起来,实现对自然界的立法,理性只是起一个范导的作用。在第二批判中,是实践理性为自由的存在立法,知性只起类型化的作用。在第三批判中,没有哪种职能处于主导地位,各职能都不行使立法权,而是处于自由的和谐中,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就引出只有作为理性存在着的人才可能是自然的最终目的。但作为自由的人要在感性中行使自由,就会在各种倾向的冲突中使理性的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至互相侵犯,而最终使理性在社会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设想通过梳理论证思路、反思论证过程、回到历史语境、探究经典价值使学生形成史论文的思辨性阅读策略。教学过程共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把握作者分析六国破灭原因的思路结构;从论据的真实性和论据对论点的支撑作用,反思文章的论证过程。第二课时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六国论》借古鉴今的写作意图,感受苏洵对北宋对外妥协退让的深沉叹惋之情;比较阅读苏辙、李桢、苏轼三人的同题文章《六国论》,理解史论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萨特尔写《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为了用他的存在主义来补充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尔宣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重弹马克思主义的老调。他认为左倾教条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削弱,所以他要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要用一种哲学把在历史上被取消了的人恢复起来,把主观性的因素加入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去,以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