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中印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的认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是以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全方位的比较,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的运用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在比较研究中,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的调研,不仅丰富了课题的研究,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到大学生的真实思想、认识和情感。本文在阐述和比较中印两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等问题之后,进一步解读大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将我们的收获与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分享。  相似文献   

2.
中印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比较之五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从人才培养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运用、人才培养机制对国家内部稳定的聚合作用、公民社会背景下的公民素质培养及人力资源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影响五个维度,分析中印两国人才培养对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为中国改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对策性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从服务贸易开放度、RCA和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角度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的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明显落后于印度。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印经济因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6,(3):89-94
运用MS、TC、RCA、RTA、NRCA指数模型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印服务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且互补性较强,中印两国存在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合作空间有待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6.
巨人觉醒:中国和印度高等教育系统的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中学后教育学生加起来约占全世界的25%。未来几十年全球的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增长将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并且中国和印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因为中国和印度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多和10%。中印两国在扩展规模的同时,在寻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财政资助、培养合格的学术人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挑战十分严峻。在正在兴起的私立高等教育部门以及开发硕士和博士课程方面,中印两国也都面临压力。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中印两国都在努力提升全球形象,实施开发国际教育项目的策略。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两大经济体,高等教育对中印两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中印关系全面改善和恢复的历程,分析了中印两国在各个领域合作交流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指出:中印两国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保持和发展睦邻关系,不仅符合中印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印两国在完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使命中,具有合作基础和遵循准则;两国都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际事务和双边关系中合作与发展的潜力巨大,领域甚广,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8.
印度教育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印度教育近况安双宏四十多年前,在印度始获独立之时和新中国成立初,中印两国的国情十分相似。目前,虽然两国仍同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两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四十多年前,中印两国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差无几,而今,两国的教育发展状况也有较大差...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与利用是影响国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核心要素.从人才培养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培养机制对国家内部稳定的聚合作用、公民社会背景下的公民素质培养以及人力资源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影响等五个维度对中印两个人口资源最大的国家进行考察,并对人才培养对两国国际竞争力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比较,对中国在各个层面上的不足,提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印俄三国的人口、陆地面积在全球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又是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国家,三国经济改革有共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异。三国国际竞争力比较,中国最强,印度、俄罗斯次之。三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中国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竞争力、与全球经济联系、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国与印度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中国能源消耗量大,印度能源进口依赖性强,特别是石油70%需要进口,俄罗斯拥有明显的资源竞争优势,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中国和印度强于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茶叶生产大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综观两国茶叶,茶产业已经成为两国一项富民产业。随着茶叶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两国在茶叶种植管理、茶叶生产加工,茶叶推广销售等方面都面临十分相似的问题。现在,借中印两国云南省和西孟加拉经济合作的机遇,可进一步推动两省邦在茶叶方面的合作,全方位推动两省邦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在对中印两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现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导生制"存在的条件和特点,指出在当今中印两国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现状下,"导生制"仍有其存在的条件和意义,并具体阐述构想了"导生制"的实施形式及其在两国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卫灵 《教学与研究》2005,9(9):61-66
中印建交55年来,双边关系呈现“政冷经冷、政热经热”的特点。两国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还很大。如果双方发挥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加强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文章分别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政治外交战略层面,分析和认识中印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所在,提出,发展中印贸易关系既是我国拓展南亚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更好地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步骤,也是我国在南亚地区增强影响力,实现稳定周边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两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40%,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中印自贸区也将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最大的自贸区,将极大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对中印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以及双边贸易合作的经济效应、影响程度和长期趋势进行分析,而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和趋势预测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直观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美国市场为例,通过TC、RCA、RC和NXRCA四种贸易指数的分析,对中印两国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对美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中,中国的整体竞争力优于印度,但结构内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却不及印度.对此本文提出从经济结构和贸易政策方面学习印度经验,以增强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印度互为重要邻邦。关注和研究中印关系,不仅在于稳定周边、合作发展之需,也是中印两国在发展中面对的共同挑战。政治上的不互信、经济摩擦问题严重、军事冲突不断以及两国媒体民众间的敌对情绪上升表现出中印战略互信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中印战略互信缺失,既有历史上的边界争端和西藏问题,又有现实方面的安全环境问题和能源来源等因素。因此,我们在妥善处理边界问题与西藏问题的同时,要尽量减少中印之间的猜疑与误解,在能源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印战略互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很快,产品互补性很强,两国产业间贸易潜力巨大,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这些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可能。但是,两国间激烈的贸易摩擦、印度较高的关税水平及其政治上的一些干扰等因素,又构成了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障碍。所以中印两国应采取措施,消除经济和政治的障碍,积极推进双边的经济与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13年4月中印军队在拉达克进行了短暂的"帐篷对峙",这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龙象"之间。中印两国边界长约2千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而东段争议领土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东段的"麦克马洪线"(以下简称"麦线")是两国边界争端的焦点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麦线"的由来及边界现状,再用国际法分析了该线的非法性,接着探讨了中国应如何解决边境争端,最后对两国的关系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的交往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学术界有"商代说"、"西周说"、"战国说"等很多的推测,在中印两国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史家对于交流有不同的记载,从搜集、阅读史书中记载中印文化交流史实的角度,探究史书作者的著述意图,解读作者记载的目的,领悟多本史书带给人们不同中印文化交流记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已证明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劲推动力并远远超过货物贸易。本文通过对中印服务贸易现状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鉴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