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格萨尔》和《力士参孙》两部作品中都分别重点刻画了一位典型女性形象----森姜珠牡和大利拉。两位英雄身边重要的女性形象既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亦有其共性。本文通过身世、行为、外貌三方面对《格萨尔》和《力士参孙》中两位典型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格萨尔》和《力士参孙》中格萨尔和力士参孙均作为作品的主要角色形象出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差异,本文从两位英雄的降生、经历和结局进行比较研究,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西方作品中典型英雄人物形象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3.
<力士参孙>是一部由弥尔顿创作的反映英国清教革命后社会状态的诗剧.本文从参孙和弥尔顿、参孙和清教革命者、参孙精神的复生和清教革命这三对关系出发,着重研究该剧作者的写作目的.最后得出结论:<力士参孙>是一幅弥尔顿的自画像、一本英国清教革命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所选取的对象是五言诗,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探求诗歌的艺术规律。试从感物怨情、"滋味"说和"直寻"说这三个角度出发,旨在分析钟嵘《诗品序》中诗学思想,进而深层次地理解当文学进入自觉时代后,文学评论家是如何从诗歌内部因素出发探求艺术规律的。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孙犁在小说《荷花淀》中塑造了一位从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抗日战士的水生嫂形象,但是找遍全文,找不到她的名字。其实,从水生嫂所处的时代、人们平时称谓习俗以及作品人物塑造等角度来探究,"水生嫂无名现象"都有它的普泛性。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传说与历史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中的孙韶、关索形象作了比较分析,指出小说、传说与历史之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产生一个相对模糊的区域,这就为小说创作、形象塑造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一·孙益传》的"孙益"与卷四四七《忠义二·徐徽言传附孙昂》中所提及的"孙翊"实为一人。揆诸史料,凡以朱弁所作《奏状》或《忠义录》为史源的史料皆作"孙益"。而以《封氏纪年》、《金虏节要》等史料为史源者皆作"孙翊",且以杨存中《奏状》为史源的史料亦作"孙翊"。本文综合原始史料和逻辑关系,从史源的角度,厘清讹误,认为当以作"孙翊"者为正。  相似文献   

8.
<圣经>里有一个故事,说以色列人的领袖参孙力大无比,他的敌人非利士人十分惧怕他.于是,他们买通了参孙的情人大利拉,请她帮忙找出参孙的弱点.大利拉天天用话逼问他,参孙终于把心里的秘密告诉了她:"若剃了我的头发,我的力气就离开我.我便软弱像别人一样."结果参孙被大利拉出卖.参孙的头发,令人想起希腊故事里阿喀琉斯的脚踝、安泰脚下的大地,它们都代表着一个人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惠特曼·阿新是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评论界的争论,阿新这一形象也为评论家所关注.本文拟从姓名、身份认定及言行风格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一人物作细致分析,透过这些方面探查人物身上所蕴舍的深意,及作者塑造此文学形象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惠特曼&#183;阿新是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评论界的争论,阿新这一形象也为评论家所关注。本文拟从姓名、身份认定及言行风格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一人物作细致分析,透过这些方面探查人物身上所蕴含的深意,及作者塑造此文学形象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研究其"境界说"内涵者甚多,而研究其提出者很少,从词学史角度对比去研究的就更少了。本文简要对比了"境界说"与"兴趣说"、"神韵说",大致梳理了《人间词话》中典型词家在王国维"境界说"理论背景下的优劣得失,旨在分析"词以境界为最上"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圣经》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部书,一向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支柱,新、旧约中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如诺亚方舟中的诺亚、聪明的所罗门、大力士参孙等。相对而言,它对女人却着墨不多,寥寥几笔勾勒出来的又是怎样的女性形象呢?除了以处女之身孕育耶酥的圣母玛利亚外,其他的女人多是妓女、寡妇或病人。她们要么碌碌无为,目光短浅;要么邪恶淫荡,搬弄是非,还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唯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几乎是不正常的.如果说对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淫妇"形象进行刻画是一种丑化的话,那么它对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所做的"男性化"的描绘同样是一种丑化.  相似文献   

14.
从普遍意义的人的形象——浮士德形象来体察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不仅可行而且十分有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从"真、善、美"三个角度分析了浮士德形象和现代人精神困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同异表现。  相似文献   

15.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首先对"味"这一审美范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司空图的"韵味"说的内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如何达到有"韵味"的途径。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诗歌形象创作来说,作者在创造形象时要直致所得,万取一收;二是从诗歌意境的营造来说,创作者要做到离形得似,思与境谐。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从内容到方法对"韵味"说这一诗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诗歌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族群角度而言,移民群体相较本土居民,属于天然的社会弱势地位;而从形象学角度而言,"形象"是依照形象塑造者的自身需求、表达塑造者的欲望与诉求而创造出来的。因为历史的缘故,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弱者感受"。本文选取了一些华人移民文学作品,结合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对文本里所塑造的移民"弱者形象"进行分析,探究这些移民弱者形象的形成原因及背后隐藏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宫本百合子的"自传体"小说《伸子》,历来多围绕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人物形象对比或从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叙事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作家对"男权中心社会"的解构,解读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体现着深刻历史悲剧精神的宋江的形象,宋江是如何从"青蛙落井"式的英雄,成为小说中"金鸡啼鸣"式的"平庸领袖"的呢?作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创作动力说"中找到了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张岱在其人物传记及小品文中刻画了许多奇人形象,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为例,分析这些奇人或"癖"或"疵"或貌丑性高的主要特点,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张岱那种"物性自遂"、崇尚真情真气的情怀和他对底层人士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看"奇人"形象在整个文学史上的流变以及随着明末以来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当时的文人在这种微弱而又崭新力量身上所希冀的一种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0.
从章法语言的角度品析《背影》,分析重要段落和重点语句的作用,多角度认识"父亲"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