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很大,在工业内部,自然资源禀赋对采掘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显示自然资源禀赋每增加1%,采掘业产值增长率会增加1.87%,而制造业产值增长率则会下降2.17%。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自然资源禀赋是采掘业产值增长率的格兰杰成因,且是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内蒙古采掘业对制造业形成了"挤出效应",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各种收入来源增长率不同,导致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对农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能够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城镇化率对农民各项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受城镇化率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其次是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小的是转移性收入。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而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结构基础.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产生四种效应: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结构开放效应.文章从结构效应内涵切入研究,着重分析了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和产业结构效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引导旅游新需求、拉动旅游新消费、促进旅游新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内涵,构建涵盖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0—2019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面板回归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呈波动提升态势,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递减的发展格局;要素禀赋与技术禀赋对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旅游人力资本、旅游需求、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信息化水平与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旅游需求投资开放型、旅游需求环境规制型、要素禀赋信息开放创新型等组态是实现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5—2019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Ⅰ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正向发展,总体呈现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环境城镇化的发展趋势;Ⅱ产业结构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子系统对产业结构的贡献率为:效率比重系统>就业比重系统>产值比重系统;Ⅲ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耦合度整体呈现倒"V"型的发展趋势,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到"初级协调"的发展过程;Ⅳ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赣北>赣中>赣南的地理空间特征.本研究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健康优质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对促进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近十年来,资源型产业带动内蒙古经济迅速增长,GDP增长率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财政收入增加;而教育、卫生、科技等人力资本投资缓慢增长。利用内蒙古12个盟市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资源富集程度对教育、卫生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对教育和技术进步存在"挤出"效应,并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西藏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分析制约西藏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因素不仅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原则,还能为西藏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访谈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塔玛村村委会,阐述了西藏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9,(5):78-84
针对供给侧改革和城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现状,以德阳县域经济为研究内容,利用2007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泰尔系数分析了德阳各县域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第三产值/第二产值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德阳地区各县域的产业结构现状和城镇化现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促进德阳各县域城镇化建设,并提出了德阳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滁州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标准偏低、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改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农村土地的不断征收,使得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年长的农民在土地征收后,生活方式和养老问题成为了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Y安置小区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此,以Y安置小区为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阶段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参与式访谈对该地区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情况、衣食住行以及养老诉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征地补偿、加强社区归属感建设,健全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养老能力和丰富晚年生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大量征地导致失地农民群体的出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关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全国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文章试从黄石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培训现状出发,结合黄石市的实际隋况去探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虽然城镇化给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发展,但是更大程度地是对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中成都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变迁对成都教育规划、教育校点布局提出的挑战;城镇化对经费、师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出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的非农就业与转移培训、继续教育和社会融合等方面的教育改革提出挑战;城镇化进程中对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教育两个特殊问题提出的挑战。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教育内部无法解决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迎接挑战,创造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对2001-2011年龙岩市中学教育资源的统计分析显示,全市中学校数、在校生数、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呈现持续减少的特征,而生均教师数则呈现总体走高的趋势;在县域比较中,城镇化率与师生资源配置呈现出不均衡性。基于新罗中心城区某学校的个案分析结果表明,中学教育资源呈现初中学生总量增加、生源结构多样化、教学班级由大转小、教师职称总体不断提高等特征。为此,优化中学教育资源配置要重点考虑突破行政区域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制约;应对城镇化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增长,科学规划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管理等机制,有效激活教育各类资源。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对民间艺术来说,城镇化带来的是对其生存环境的严重冲击。如何在新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开发民间艺术,留住民族艺术之根,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阜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民间艺术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建议,丰富新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内蒙古正是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曾保持了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大量开采自然资源,使得产业结构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导致内蒙古经济在2012年出现大幅下滑。通过对内蒙古资源禀赋和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内蒙古应该优先发展制造业的结论,并对内蒙古当前资源依赖型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也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从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不仅农民工的数量规模巨大,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也普遍偏低,使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为该省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根据河南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府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投入与服务,整合优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下的高效培训机制,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物元模型理论.创立了一门新的集思维科学、系统科学与数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本文利用物元分析理论,提出了城镇化影响因素评判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南阳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对滁州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标准偏低、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改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丽 《滁州学院学报》2007,9(3):108-111
利用和实验研究的数学模型法构建一套科学的、动态的城镇用地规模辅助决策模型,寻求在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约束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与合理供给的配置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用地规模决策模式,为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城镇用地规模确定提出了新思路,即城镇用地规模应符合当地实际,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注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控制城镇盲目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