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国之道,首在选才。封建社会中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而且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科举制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因此考察古代科举制,寻找历史之鉴,以改革和完善今天的高考制度,使其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的比较1.考试内容科举制是中国封建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其中又以科举制为中心环节。这就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上,存在过荐举制与科举制,自古以来,关于两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孰优孰劣,人们看法不一,争论不休.荐举制与科举制所遇到的问题多能在作为现代选拔人才方式的高考制度上找到相似之处.文章将荐举制与科举制所遇到的问题和当代高考制度遇到的问题进行比较,以探讨高考制度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治国之道,首在选才。封建社会中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而且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科举制度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因此考察古代科举制,寻找历史之鉴,以改革和完善今天的高考制度,使其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治国之道,首在选才。封建社会中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而且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科举制度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因此考察古代科举制,寻找历史之鉴,以改革和完善今天的高考制度,使其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的比较1.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其中又以科举制为中心环节。这就…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在整个古代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高考制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众多学者在研究科举制和高考制度后发现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科举制和高考制研究中国选士制度的变迁,通过研究科举制的利弊,把科举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当今的高考改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科举制有利也有弊.正因为此,科举制被世人褒贬不一、议论纷纷.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近几年来也成为世人评价议论的焦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现行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存在着某种联系,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高考制度若想规避像科举制那样被废除的命运,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吸收借鉴古代科举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考的历史传承、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的历史告诉我们,高考的理念不会消失,但是某种具体的高考制度可能淘汰。当前的统一高考制度的根本问题到底在哪里,它是否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这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基本依据。在对历史作出回顾,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高考将往何处去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废除科举制101周年,也是科举制建立1401周年。综观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沿革,不难发现其与现代中国社会高考制度的关联对应性及产生的深远影响。究竟古代读书人是怎样考“大学”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历经1400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相似文献   

9.
从科举到高考—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封建社会推行了近1300年的科举制,至今仍对我国的高考制度产生着深远影响,使当今高考出现了一些和科举考试相似的弊端。要克服这些弊端,应靠正确的舆论宣传,发展高校,扩大招生,改革高考内容,加强管理,依法治考等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唐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的高考制度就是由唐代科举制度延续、演革而来的,唐代"科举制"的"选官"和当今"高考"的"选才",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对比这两种制度,分析其利与弊,有利于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就考试改革这项社会实践而言,我们只有清楚认识到其得以运行的哲学基础,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从哲学的层面采认识考试改革的思想基础,就必然涉及考试改革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  相似文献   

12.
考试究竟应该体现谁的意志,对这一问题审视的角度不同,认识不同,答案自然各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实然的考试”与“应然的考试”相统一。而在考试实践中,这种统一就是要坚持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美国将在2005年3月举行第一次"新SAT" (nSAT)考试,引起了公众关注。此次SAT的改革主要以内容改 革为切入点,并新增加了写作技能测试。SAT的本次改革旨在完 善自我,强化SAT的评价功能、选拔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革前的高考政审,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于公民考试权利作出的制度性规定。随着教育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和强化,通过高考政审这个形式,合法地剥夺了部分公民的考试权利,又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诱导下,将被剥夺的人群不断扩充,直至其成为工人、农民、干部、军人及其子弟的专利。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是公民间的权利之争。对高考权利的垄断心态,被包裹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外衣;阶级斗争的话语诉求,掩盖了内心深处的独占欲。这种心理,并没有因为众多社会成员被强力排斥而得到满足。贪得无厌的利益驱动辅之以盛气凌人的话语霸权,造成了社会心理的严重扭曲和群体行为的歇斯底里,最终导致了高考制度的全面崩解。  相似文献   

15.
考试怯场在考生中普遍存在,不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正常发挥,严重影响考试结果。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究考生考试怯场的生理机制、主要特征、表现形式与形成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加以有效预防和最优调控。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秉承孙中山先生"五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构架,其"考试院"具有与"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和"监察院"平等、独立行使公务员考试权及选任权的法律地位,数十年来,致力于考试法律制度建设,形成了权威性高、门类齐全、系统严密、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公务员考试法律法规体系,对祖国大陆考试制度建设和考试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期,以训诂考据为核心的乾嘉汉学独领学风潮流,不仅对经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使清代中期科举考试留下鲜明的文化印记。汉学推动了科考科目的调整,五经地位明降实升。汉学试题大量增加,考官评卷偏重后场策论,以此来选拔人才。这些都使得此一时期的考试文化具有浓郁的考据学色彩。  相似文献   

18.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至今已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中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从建制以来,一直在改革和争议中前进,在为高等教育选拔了大量可造之材的同时,也经受着历史与时间的严峻考验。历史与现实证明,恢复高考功不可没,高考制度不可废除,但应深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之成为人民满意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9.
苏州科第习俗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状元之乡”苏州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的习俗,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等方面。从科第习俗的角度探讨古代科举制度,可以加深我们对科举制度文化底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考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本文在阐述考试的重要性、分析目前高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提出了高校考试改革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