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译文的可接受性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能否完全理解 ,译文是否明白易懂。译文的可接受性被认为是翻译的三大要素之一 (包括传译性和相似性 ) ,它在翻译中的作用体现在它对译文效果和译文质量的影响。读者是译文可接受性的中心要素 ,因此 ,研究译文可接受性的中心在于读者。  相似文献   

2.
对翻译的理解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标准,同时判断译文质量的方法也不同。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评估译文质量提供了方法。笔者借用这一理论,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许渊冲译文和辜鸿铭译文为例,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分析译文与原文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方面的偏离程度,判断译文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3,(3):132-135
Google Translate提供了强大的多语种互译功能,翻译速度神速,译文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可靠性。但其译文仍未能满足人们准确翻译的要求,译文质量堪虑。从字词、句子结构及文化因素三个层面分析Google Translate英译中的译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译文质量的改善探讨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译序能很好地将译者和译本的信息呈现给读者。该篇通过对《老人与海》较有影响的中文译文:张爱玲译文、海观译文和吴劳译文的序进行切入分析,找出译序折射出的译者与译文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得出,由于译者主体性的不同使得三个译文在总体格调、词语的选择和译文风格等方面呈现巨大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张爱玲译文稍显繁复,海观译文略显华丽,而吴劳的译文则最贴近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相似文献   

5.
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具有显著的文体特征。该文基于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论,从分析原文、分析译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评价译文质量、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价值五方面对学术论文的英译进行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6.
冯安华 《海外英语》2014,(17):134-136,159
该文从对等原则的视角,结合《江雪》翻译的实例,分析了诗歌翻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部分的解决方法。该文从Nida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方面对《江雪》的三篇译文进行剖析,以译文读者的眼光,结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来理解译文。同时探讨了文化差异造成的诗歌翻译过程中各种障碍,提出了译文插图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对等原则的视角,结合《江雪》翻译的实例,分析了诗歌翻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部分的解决方法。该文从Nida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方面对《江雪》的三篇译文进行剖析,以译文读者的眼光,结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来理解译文。同时探讨了文化差异造成的诗歌翻译过程中各种障碍,提出了译文插图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艾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1):77-79,4
译文评价是翻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译文评价工作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在比较相关译文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字计算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文字计算的译文评价方法,并试用该方法对一段文字的两篇译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本文主要探究了在诗歌原文和译文的翻译过程中模糊性方法的使用:(1)原文模糊、译文明确;(2)原文模糊、译文相应模糊;(3)原文明确、译文模糊。  相似文献   

10.
笔译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分析原文、将原文转换为译语、重新调整修改译文,以及检验译文。文章将笔译过程的第三步,即修改译文,或改写译文视为“重写”(再创作),主要探讨在尊重原文本意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重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并考察了这样一个假设:“重写”是使译文更为准确、流畅、自然、地道的重要步骤。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强调“重写”,重视对译文的修改并将其引入翻译练习中,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译文的推敲     
樊爱青 《海外英语》2013,(19):129-130
翻译实践过程中该如何把握译文的准确性是很多译者都需要深究的问题,这也是做翻译的第一个要求─"信"。该文从译者对译文进行深加工这一步骤谈起,详细论述了译者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把握译文的准确性,旨在以实例帮助译者及翻译爱好者提高翻译水平,提高鉴赏译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翻译过程中误读的研究使视点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译者及译文读者上.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目的论为研究误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误读特点,误读可以分为:译者为实现译文特殊的政治、道德、话语权利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有意误读以及译文读者处于二级交际情景下对译文的无意误读.  相似文献   

13.
不自然译文指的是读起来、听起来别扭和不地道的译文。文章探讨了不自然译文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避免和消除该现象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师》1995.3期刊载了题为《一个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是平行四边形》的美国《数学教师》选译文章(以下简称“译文”)、“译文”提出了8道平行四边形判定命题,并就其真假逐一作了说明。确如“译文”所言:“所有的说明都适合于中学教师”,并能增进师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特别是译文中构造判定命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探求反例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莹 《海外英语》2010,(2X):118-119
该文通过对毛主席的诗词名篇《沁园春·雪》两篇译文—许渊冲和赵恒元两位先生译文的对比分析,认为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不仅准确地表达了原作的意义,同时也兼顾了译文的音美与形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翻译佳作,对我们的诗词翻译实践工作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纯真年代》的两个中译本的语言风格略加比较:第一种译文显露出一种现代气息的风格,而第二种译文保持了源语风格,在翻译质量上两种译文并没有明显界限;并证实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翻译的目的就是使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即译入语读者能够找到译文与其认知环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现在已成为很多人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工具。网络资源丰富,质量却参差不齐。很多原文资料刚刚发布。几天之内网络上就有很多译文版本。如何对比网络译文学习英文翻译技巧呢?本期,魏建国老师选了一篇奥巴马总统演讲的《国情咨文》译文,通过译文中的问题,与读者分享几个技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翻译功能论视角对欧·亨利英文短篇小说集名Cabbages and Kings 的两种译文进行解读。译文《白菜与皇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际功能的实现,却完成了文化传递的功能。《东拉西扯》实现了翻译交际功能,却牺牲了文化传递的功能。因此,两种译文各有得失,无对错之别。另外,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逐渐加强,译文《白菜与皇帝》必将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中学生翻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结合课程特点,借助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多样的主题单元,培养语法意识有助于译文准确,培养惯用法意识有助于译文地道,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译文传情。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国际营销中商品译文品牌形象确立的得失,指出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借鉴成功的范例,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底蕴,增强译文的表现力,成功建立译文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