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我校九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你的历史课堂,你幸福了吗?》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不幸福",42%的学生认为"比较幸福",10%的学生认为"幸福"。由此可知,学生对历史科学习缺乏幸福感。通过深入的谈话、讨论,我了解到学生的这种不幸福的感觉来自课堂,原因主要有:一是历史课堂中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原因分析)等没有吸引力;二是学历史就是背,辛苦、枯燥,难背易忘。由调查和讨论得知,100%的学生认为如果老师能讲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历史故事、历史小细节,能满足学习好奇心,增加课堂幸福感;97%的学生期待老师有妙法解决"背历史"这个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讨论法或者让学生自学时,很多学生对此没有足够的热情,都是被动地参与,要么在讨论中静静地听同学的言辞,要么在自学时漫不经心,认为老师迟早要讲,不用太费心思.这样,课堂讨论和自学成了形势主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减弱,甚至产生消极思想,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大幅下降,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饶有兴趣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笔者的点滴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6日中午,中央一台播出的"老师,听我讲"是一期关于教学改革的节目,教室里四面都是黑板,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也在黑板上写。教室里参观的专家、教师络绎不绝,但学生们仍然讨论的讨论,书写的书写,不因参观者的进进出出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这是一所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学校,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该校大胆改革,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  相似文献   

4.
范艳青 《教师》2010,(21):65-65
前些日子听一位实习老师讲课,她站在讲台上要么如泥塑一般丝毫不动,要么就两臂伸直,双手按在讲桌上。讲课时眼睛盯着窗外或看着讲义,不敢正视学生。结果整堂课学生死气沉沉,兴趣全无,课堂效果甚差。  相似文献   

5.
在课改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多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课改精神。拿历史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从背景到经过,从结果到意义,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只需听,只需记,只需知道结论,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独立思考了。然而,一些颇有名望的历史教师,在公开课中往往是一讲到底。他们旁征博引,信手拈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法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消极被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能够适应考试,毫无创造力和灵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活跃初中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生活化,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大量的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学生的一问一答。他们永远是老师导演的“教案剧”中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或“听众”。试想,这样的课堂又怎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呢?更不用说去  相似文献   

8.
罗呈扬 《考试周刊》2011,(77):218-219
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都喜欢学习。校园里经常会出现一群另类的同学,这个群体在课堂上对所有文化课老师的声音几乎不闻不听,就像物理材料中的绝缘体——不通电,他们“不通”老师的声音。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导致一系列课堂问题;上课时要么坐着发呆.面无表情;要么趴在那里,无所事事;要么做小动作;  相似文献   

9.
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课堂留声机"是关于传统教学的写照;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疲于应付而无暇思考,"为高考而读书"是对当下学校教学普遍现象的总结。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导致课堂沉闷、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而课程内容脱离生活与社会,教学组织盯着考试内容、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可视为重要根源。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考,如何使高中历史教学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成了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临近,要求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呼声空前强烈: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凡是历史公开课,非得设计几个课堂讨论问题不可,否则就不能体现新理念。近几年观摩了一些历史教学公开课,总的感觉是,课堂讨论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尤其是看似热闹,却忽视了凸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讨论的效度。不少历史教师开展的课堂讨论看似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实则没有把新课程的精神吃透,以致迷失方向,走向极端。许多问题的设计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缺乏严谨性、科学性;教师只是课堂讨论的“预谋者”,  相似文献   

11.
目前 ,在不少的阅读课堂上 ,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只是安安静静地听 ;要么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 ,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很少有琅琅的诵读声 ,语文教学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特色———“读”书 ,走入了教师讲风、问风太盛和学生“听”书、“答”书的误区。对此 ,我们提出 :让读书声回到课堂。强调把对读书的指导摆在第一位 ,变“以讲为主”、“以问为主”为“以读为主” ,做到“以讲带动读 ,以问促进读 ,以议加强读 ,以练巩固读”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读为主”抓熟读 ,落实语言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很多困境,如教学中常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教师永远只是讲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调动他们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这种课堂环境下,教师讲得辛苦学生收获也不大。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经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问题式教学法”,对于解决教学困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王登亮 《小学自然教学》2012,(12):M0002-M0002
今年我一共听了80余节课,很多课上得比较好,也有一些课上得不够好。听了之后,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很多时候,在上得成功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比较精彩,而在不成功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么不着边际,要么平淡空泛,导致教学不顺畅。  相似文献   

14.
赵超 《江西教育》2012,(10):9-9
<正>在课改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多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课改精神。拿历史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从背景到经过,从结果到意义,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只需听,只需记,只需知道结论,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独立思考了。然而,一些颇有名望的历史教师,在公开课中往往是一讲到底。他们旁征博引,信手拈  相似文献   

15.
陈秀莲 《考试周刊》2014,(49):107-107
<正>"你可以很快地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知道的,但他们会更快地忘记你告诉他们的"。需要教的东西比讲出来的东西多得多。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塞入学生的头脑,而是需要学习者的心理参与与操练。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十年之久,全国各地,课堂内外,都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但在我们这个落后山区,仍有部分老师我行我素,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纯传授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奴隶。长此以往,学生厌倦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16.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17.
习惯于中国课堂的学生肯定很难想象美国课堂的样子,他们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认真听讲。言下之意就是:你只管听,不要多说,老师讲的才是真理。胆敢多说一句,态度好的老师便会说“听你讲还是听我讲”,态度稍差的老师直接一句“出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学生是主体,也就是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地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标志性体现。然而现在有很多教师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回答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为他们积极发言、讨论。其实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沉迷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着走,答案很难有创新,只是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有的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只为提问而提问,要么设计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无法理解,要么设计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梯度,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现象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学低效。那么,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呢7  相似文献   

20.
课堂作为师生教学的主阵地和重要场所,突出问题导向,多给学生自由沟通交流时机是学生获取丰富语言知识和提升表达技能的重要途径。跳出过多师讲生听模式,多给学生自由思考和主动交流机会,定会利于他们从中收获精彩。教学多变,依"学"而变,灵性的课堂便会应变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