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成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分子。但是目前由于职校学生的特殊性和职校教育上的片面性,使职校学生存在一些弱势。笔者以为,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第一线专门人才,要在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本文论述了职业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职业教育虽然冠上了"职业"二字,以市场为导向,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企业规范等内化于人才教育的过程中,但归根到底仍是教育形式的一种。西点军校式的教育模式或许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军人,但是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职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信仰、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仍有待引导、塑造及完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般忽视了教育的正向功能及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负能量在职  相似文献   

3.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阳光,他们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但在实际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缺乏职业理想,对未来十分迷茫。职校德育课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建立起应对未来职场的自信。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校的实验实习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众所周知,学生只要一走进实验室或者实习车间,就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何在实验实习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学校财产安全,是一个值得广大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职校机制专业实验实习的安全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44):1-2
现代职业视野下中职生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需要注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融合,结合中职校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和提升。通州中专在"一带一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背景下,立足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机电专业为例,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合力教育结构,促进学生个人终身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提及"插班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在重点学校插班学习的学生,他们在那里可以聆听名师上课,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然而,在教育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一些职业院校的校园里也出现了"插班生",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它不仅突显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我们对职业教育的明天充满着憧憬和期待。那么"插班生"进职校的现象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何启示呢?首先,改革职教体制是前提。我国职业教育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各方面都已取得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始于"爱"而终于"至爱"的一门"爱"的艺术。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对于初中阶段学业未能获得成功而被迫选择职业教育的职校生而言,人们习惯上将对其学业的低评价扩大到对学生自身的厌倦,从而使得关注职校生的眼神变得"冷漠"。如何对待职校生,怎样教育和管理职校生,就成了职业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教育课题。案例为此提供了两种  相似文献   

8.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目前的就业战略。本文在分析职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职校营销实训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创业教育引入营销实训中切实可行的新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懂职校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阶梯,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有心人"和开拓者,职校教师要走近转型发展大局,走进学生心理世界,走秀教育改革创新,走出消极教育误区,走向积极教育实践,走入校本行动研究,走心卓越教育人生,加快实现消极职业教育向积极职业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当前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可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当前职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一、海南省职业教育"立交桥"改革是大势所趋1.国家政策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作为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提出"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因此,海南省实现职业学校不同教育层次间的衔接,提高职校学生的学历水  相似文献   

12.
职校的学生评语是对学生在职校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的评价,是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家长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参考,甚至是用人单位评聘录用人才的重要凭证,它具有评价、教育、激励、调节和导向等功能。但是,从职校学生评语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评语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不出评语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为此,笔者就职校学生评语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来看,评语应体现行业性特点 职业学校是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则是为了满足特定的行业需求而设置的。从这一点上说,职业教育往往带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体现出显著的行业色彩,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正>主要创新点:1.将个性化教育作为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树立职业教育是以提升职业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念,系统化地将职业素养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消除传统教育模式偏重标准化、同一化的弊端,着力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和促进了学生职业发展的成功面。构建IPQ育人模式是企业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践证明IPQ育人模式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职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国外,成绩最好的学生读职校!"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澳职业教育研讨会"上,许多专家介绍说,在澳大利亚,由于职业教育学费低、毕业后薪金高、待遇好,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大都首选职业教育,其次才选择读大学。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许多学生读职业学校,是因为没有考上好大学。  相似文献   

15.
近日,广东现代社会调查与评价研究院联合腾讯教育,完成对全国9668名公众的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职业教育依旧面临严重社会偏见,有84.6%的人认为只有差生才读职校,"职校是差生集中营",甚至有受访者认为,"上职校就是浪费青春",超过九成受访者支持对职教领域进行深化改革。对此,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者William Peterson和Eric Hanushek在其新书中表示,"在中国很多地方,职业教育与培训简直在拖中国发展的后腿",他们认为"为转瞬即逝的当下需求培训技术工人的职教目标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提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新职教模式,已经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被确定下来了,这是提高职校学生素质和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和束缚,许多职校的教师大都只具有理论方面的知识,能够根据这种新职教模式组织实习的教师少之又少。要改变这一点,关键要对职校的教师进行必要的"企业式"训练,使其从根本上符合新职教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整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为劳工密集型制造业培养技术工人、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转型发展形成完善体系。新加坡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教育"制度改革、应用学习教育模式改革、全民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等重大改革创新,在"教育立交桥"、产教融合、院校建设、政府支持等方面形成了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和经验,对我国发展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和招生规模都得到巨大提高,但职业教育仍处于一种"很重要,离不开,瞧不起"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以优化培养模式、提高职校质量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下,适时开设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已经很必要。积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技术本科选择合适的办学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和招生规模都得到巨大提高,但职业教育仍处于一种"很重要,离不开,瞧不起"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以优化培养模式、提高职校质量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下,适时开设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已经很必要。积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技术本科选择合适的办学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沅陵 《职业技术》2006,(19):56-56
目前职业中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源不足。“职校吃不饱,高中挤破门”,主要还是受传统读书思想影响。在许多地方,普通高中教育一枝独秀。但高中教育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难以触及教育的最高目标(上大学),从而影响一部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