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到异地求学构成的地理空间位移的离散,生成了少数民族女性“结识”现代汉语诗歌的历史契机,催生了她们进行现代汉语诗歌书写的本体欲望和观念。经过对(异地或者说是现代城市漂泊)的家园、身份及文化离散经历的强化,少数民族女性形成具有女性主体意识、女性精神的现代诗歌认知与追求,她们的诗歌写作上升到当代女性诗歌和现代汉语诗歌的主流维度。在离散和返乡的想象与书写拉锯当中,少数民族女性诗人建构了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本体性审美话语,使少数民族女性诗歌具有空间诗学和当代诗歌史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意象派是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支派。意象派的创始人和前期主将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曾经翻译过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和王维的诗。他的翻译诗集《中国》(Cathy)于1915年问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为是庞德对于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庞德不懂汉语·他之所以能够翻译中国古诗,得助于他本人的诗歌风格。1913年,已故东方学家欧纳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Fenollosa,1853—1908)的寡妻在《诗歌》(Poetry)杂志上看到庞德的诗,觉得他的诗与中国古诗有着基本的相同之处,于是就把她丈夫遗下的东方文学研究的笔记交给庞德,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法国评论家众口一词地把十八世纪的法国诗歌领域称之为一片沙漠,例如:“对于喜爱诗歌的现代人来说,法国的十八世纪是一个沙漠。”(布吕奈尔等《法国文学史》第一卷第363页)“人们有权把安德烈·谢尼埃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法国诗歌沙漠’。”(让·罗斯洛《法国诗歌史》第57页)“概括地标志了这个时期的特征的表述方式,就是‘诗歌的沙漠’。”(莫里斯·纳陀:《法国诗歌,《十八世纪》,转引自《十八世纪法国诗歌》第153页,拉罗斯古典丛书版,巴  相似文献   

4.
我校蒙语系教授巴·布林贝赫新著《蒙古诗歌美学论纲》一书(蒙文),作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建社40周年的重点献礼图书,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论纲》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在蒙古民族的审美追求与诗歌艺术的结合中,宏观上系统地探讨了蒙古诗歌美学发展的基本轨迹。对蒙古族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充分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集中反映当时社会文化心理定向、在蒙古族诗歌发展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诗作、诗潮、诗风和诗体作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位才华横溢的黑人作家,精通多种文体的创作。在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休斯诗歌的主旋律与诗歌思想的灵魂表现在对黑人民族的自豪感、对黑人文化的关注和对种族歧视的谴责。在这一主旋律下,他诗歌中的文化意识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体现出了从探索美国黑人身份、发起民族斗争到突出“多元文化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依婉·伯兰是爱尔兰当代著名的女诗人,爱尔兰独特的民族历史和她自身的个人经历,使她非常重视民族身份问题.她以诗歌文本的形式展现了童年时身份的缺失与焦虑、爱尔兰人民对民族身份的渴求、以及在困难重重中对于民族身份构建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诗歌和诗歌教学的特质是它的审美性.改变诗歌教学中"唯理性"倾向和"肢解式"的模式,必须重新"拾回"审美赏析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法.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个性张扬.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诗人,而是要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下面就诗歌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赏析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惠特曼和郭沫若在对民族题材的运用和诗歌形式创新中完成诗歌“个体自我”向“民族自我”(“国家自我”)的转化,升华为一种“普遍自我”。惠特曼以美国作为投射对象,以第一人称“我”热情讴歌美国精神,在诗歌中完成自我身份构建。郭沫若诗歌应和“五四”的时代精神,高扬人的个体性,坚持对现实压迫的反抗,对祖国的热爱,把“五四”个性主义的时代精神在作品里成功地反映出来,由此给郭沫若的新诗带来了奔腾豪纵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9.
当代诗歌面临的困境已被文坛所关注。其误区主要表现在新诗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大众,背离民族文化血脉,对西方文学流派的生搬硬套。因而诗歌的出路在于植根民族文化传统,拥抱火热的现实生活,脱离盲目崇洋的误区,致力于诗歌形式的革新。  相似文献   

10.
薛昭 《海外英语》2011,(14):230-231
诗歌中充满了隐喻(metaphor),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束定芳,2000:120)。隐喻作为诗歌的生命,其转译的准确程度直接关乎着诗歌整体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的传达。隐喻翻译中需要了解诗歌写作的历史背景信息,民族特定文化,本体(noumenon)与喻体(metaphor object)的关联,作者的写作风格等等,这些都使隐喻的翻译颇具难度。该文将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分析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诗歌鉴赏自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以来,常常注重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评判,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审美教育功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诗歌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地欣赏美、发现美、进而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然而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学生还不能熟练进行分类鉴赏,对诗歌的内容、主旨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各类诗歌的特征意象理解还比较模糊,本文就诗歌的分类鉴赏作简要分析:一.怀古诗怀古诗将史事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的遭遇(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如杜牧《赤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话语分析与诗歌衔接问题,并提出了几种分析诗歌衔接的方法。(1) 介绍话语分析的含义;(2) 诗歌语言的特点;(3) 分析诗歌衔接的四个层次;(4) 分析诗歌衔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漫漫泱泱且浩浩瀚瀚的古代传统文化中,有极其重要且无法取代的一部分——诗歌。毫无疑问,高中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应尽显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古代诗人词人作诗歌无非是为了抒情言志,而现代人读诗歌则是为了感悟人生,体会在诗词作者所在时代的时代精神,自然也能从中感受诗词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在,感受诗歌中丰蕴典雅的情韵,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水平,丰富自身原本尚为肤浅的内涵。诗歌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为了在人性冷漠的现代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模块,尤其是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关于动态学习资源应用的要求,提出需要拓展诗歌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采取短诗深教的方式,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可以参考的诗歌教学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以"读诗·读人·读意象"和"品诗·知人·入意境"为主要表现的诗歌教学层次性教学结构。因此为了有效构成二层级结构教学体系,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当中对比较阅读方法进行合理化应用,以动态调整课堂比较阅读的方式,为学生衍生出全新的课堂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提高诗歌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诗歌在民族遭遇巨大浩劫后的第一时间里,肩负起了宣泄民族情感、抚慰民族精神创痛、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文体使命。抗震诗歌内容丰富,特征鲜明,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光辉,放射出博大、智性、深刻、健康的时代光芒。抗震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一次自发和自觉的“自我救赎”运动。好的诗歌理应担当起社会责任,我们需要用诗歌的力量支撑民族抗震的脊梁。  相似文献   

16.
陈叔宝(陈后主)和江总作为陈代诗歌代表人物,更是陈叔宝文学集团的领导人物,诗文风格自然趋于一致,故而在对这两人各自的诗歌研究中,常有论者将两人相提并论。本文从二人的诗歌主张和风格两方面加以比较:认为二人在诗歌主张方面的一脉相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二人的诗歌风格又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各类诗歌灿若星河。体育诗将体育与诗完美结合,是浩如烟海的诗坛中的一朵奇葩。她讴歌生命运动之美,振奋人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曾颖 《海外英语》2014,(6):201-203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隐士女诗人。诗风独具匠心,意象突出,蕴含丰富,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激情澎湃。诗歌以死亡、永生和超自然等哥特题材为主,给读者营造一种黑暗、恐惧和伤悲的黑色浪漫主义氛围。该文以寻求艾米莉·狄金森哥特因子创作源为主旨,初探当时社会哥特因子的发展,窥探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及简要分析影响艾米莉·狄金森创作来源的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诗歌能够很好地传承文化,将陶冶教化的功能发挥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诗歌阅读一直是一个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想要真正的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便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出发,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一、从教师层面出发,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有效性(一)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式老师进行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的目的绝对不应该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充满神奇的美的力量。它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语文新课标对学生背诵优秀诗歌数量、篇目都做出了要求,显示了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