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子跳远全程助跑阶段划分。方法:采用录像拍摄解析法和测试法获取男子跳远运动员全程助跑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1)运动员助跑中身体质心高度逐渐提升,并在倒数第17步和倒数第6步出现转换点;2)运动员起动后支撑时间逐渐减小,腾空时间逐渐增大,支撑腾空时间在倒数第17步出现第1交叉点;3)运动员起动后趾-板距离标准差逐渐增大,在倒数第6步出现最大值,该步之后趾-板距离标准差逐渐减小;4)运动员起动加速后最初的4~5步中能产生较高的水平力,随后水平力骤减;5)阶段1中,运动员着地距离短、着地胫骨角小、躯干前倾幅度大,离地距离长、离地角度小,便于加速。阶段2和阶段3中,运动员着地胫骨角增大、着地距离延长、躯干前倾幅度减小,离地距离减小、离地角增大,制动力增大。结论:男子跳远全程助跑可分为起动加速、途中跑和准备起跳3个阶段。起动加速阶段减小躯干角、着地胫骨角和离地角,增大离地距离有助于加速;途中跑阶段和准备起跳阶段逐渐增大躯干角,提高身体质心高度,有助于提高“扒地”效果,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2.
研究方法同《我国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一个复步着地和蹬离地角度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方法”一节。结果与讨论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在100米跑55—60米、200米跑155—160米,400米跑355~360米区段时,途中跑一个幅步各关键瞬时,躯干与支撑大腿中心线的夹角如表1(A)、(B)、(C);躯干与摆动大腿中  相似文献   

3.
研究方法 (同《我国优秀男子100米途中跑一个复步中各阶段时相、位移及速度的研研》一“研究方法”一节)。结果与讨论 (1)我国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100米途中跑一个复步躯干中心线到水平力向的夹角如表1所示。取左、右腿的平均值,一个复步中各关键瞬时的角度及其与我国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100米途中跑的相应参数比较或大或小的数值如下(参见《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着地和蹬地角度的探讨》一文):  相似文献   

4.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德国SIMI°Motion7.50运动分析系统对2007年世界锦标赛赛艇女子单人双桨运动员途中划技术进行二维录像解析,探讨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发现,一桨周期内,由于运动员身体前倾程度以及桨叶入水角度不一,运动员间以髋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差异较大。运动员拉桨初期注重腿部推蹬,躯干不能过早伸展;拉桨后期要求躯干至上肢关节协调发力。回桨阶段运动员肩肘关节和躯干最大角速度几乎同时达到,上肢关节衔接技术要求较高,腿部处于放松状态,不参与发力。躯干在整个回桨过程中基本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5.
赛跑运动员似乎常常成了比赛的时间过多,太少的时间发展耐力的受害者,而以耐力为基础才能创造出好成绩。至于更复杂的情况,各个赛跑运动员有其各自的赛跑缺点。有些运动员在赛跑时起跑迅速,但在后面阶段却无力竞争;而有的发现自己在赛跑的最初阶段似乎身背重负,有力冲刺的机会又很少;还有的起跑迅速,冲线也猛烈,不过用了关键的途中跑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6.
中长跑     
技术概述耐力项目运动员技术的成功标志,首先是不同的赛段根据速度要求来调整步长与步频的合适比例。与短跑相比,在中、长距离跑时,身体更加竖立,躯干略前倾,头位于躯干的正上方。  相似文献   

7.
代滨 《中华武术》2013,(11):46-47
短跑是短距离跑的简称,是400米和400米以下距离赛跑项目的统称。短跑技术的发展以途中跑技术为核心,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跑段,也是最重要的跑段,其任务是继续提高跑速和尽可能较长距离地保持最高跑速。本文以相关训练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学习、训练实践,针对短跑训练提出几点建议,为从事短跑训练的教练员、运动员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元淑萍 《健与美》2022,(7):138-140
在中长跑训练中,途中跑训练是十分关键的训练内容,对于运动员来说途中跑的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长跑的最终成绩。因此在组织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提升运动员的途中跑技能水平,保证途中跑训练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文章将从中长跑项目运动训练特点出发,从专项训练以及身体姿态调整等角度探讨如何提升跑者的途中跑技术。  相似文献   

9.
起跑在百米全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起跑技术的好坏决定了运动员能否在静止到动态的过程中产生最大速度与维持,对维持全程节奏实现水平速度最大化有重要意义。为分析一级运动员与健将运动员起跑前5步的技术差异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高速摄像测量、视频解析、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5名健将运动员和5名一级运动员的起跑前五步进行影像采集、技术解析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1)健将级运动员在起跑预备姿势阶段前后腿膝关节屈膝角度较小,踏板位置距离较为适宜,肌肉发力位置正确。(2)躯干前倾角度决定运动员在起跑后每一步的躯干重心位置的变化,健将级运动员在躯干的角度控制上优于一级运动员。(3)起跑中最关键的是步长变化,健将级运动员第一步相对适宜,第二步较小,之后每一步都会进行逐步增加。建议:采用雪橇跑或1080Sprint设定不同阶段、不同目标需求下的合理负荷。通常在前20米加速环节采用身体自重的20%负荷进行加速训练,以更好地发展下肢的神经反射弧、刺激神经肌肉系统,从而实现相应转换,提高跑动环节各指标参数水平。为能够合理控制步态的正常发展,还可以在跑道上贴点,限制运动员在某个位置及时落脚、稳定步态,以此帮助合...  相似文献   

10.
英语宝典     
《中华武术》2008,(1):64-64
耐力项目运动员技术的成功标志,首先是不同的赛段根据速度要求来调整步长与步频的合适比例。 与短跑相比,在中、长距离跑时,身体更加竖立,躯干略前倾,头位于躯干的正上方。短跑过程中,两肩保持不动,两臂顺跑进方向前后摆动。  相似文献   

11.
沈士达  李群 《体育科研》2010,31(6):61-64
运用激光测速系统、运动学分析系统以及多参数同步触发系统,在上海2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的100 m跑训练过程中进行测试,将运动员100 m途中跑支撑阶段的运动学参数与人体运动的水平速度进行同步分析,来揭示短跑运动员100 m途中跑速度的变化规律,讨论和分析短跑运动员100 m途中跑支撑阶段的不同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与人体速度的关系,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短跑途中跑的速度和改进技术动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冲刺跑是途中跑的继续,临近终点往往由于疲劳而产生步幅缩短,步频减慢的情况。因此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应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跑到距离终点线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迅速跑过终点后,上体抬起并逐渐减速。  相似文献   

13.
掌握中距离跑的合理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战术,能使运动员根据自己的水平,比赛时抢占有利的位置;而合理的终点跑技战术,又能使运动员根据自己的体力,确定最后加速的距离以至在进入最后的直道时竭尽全力地冲跑,达到战胜对手之目的。此外,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也是极其重要的。然而,途中跑毕竟是中距离跑的主要部分,其技术如何,影响甚大。因此,探讨途中跑技术,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王涛 《中华武术》2013,(1):13-14
100米跑是一个体能技能类项目,既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素质。本文对运动员起跑蹬离起跑器时蹬离角大小,加速跑阶段的后蹬角大小、步幅的大小,以及途中跑下肢正确的蹬、摆动作和上臂合理的摆动动作,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每个赛跑运动员的首要问题是不断提高跑的成绩。有各种不同的途径能使他们不断提高,但人们一致认为运动员必须打好跑长距离的耐力基础。跑的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更大的效果。可惜的是,对所有的赛跑运动员来说并不是多劳就能多得,或者说他们只能在一定的水平上承受负荷,超过这个水平增加跑的里程不会提高跑的效果。事实上,增加跑的里程过多会导致不良后果,例如出现各种损伤等。每日两次训练:保持跑的里程而不引起损伤是长跑训练的关键。长跑运动员可以利用每天两次训练课的方法达到适宜的训练强度和避免训练受伤。两次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承受更大负的荷量,还可以使运  相似文献   

16.
<正>一、100米跑竞赛的概述100米赛跑是最流行、最知名的田径项目之一。运动员预赛时赛道由抽签决定,其后的各轮比赛,跑道根据运动员在上一轮的比赛成绩而定。比赛时,运动员到各自赛道就位,起跑后不能串道,否则成绩无效。必须使用起跑器及采用蹲踞式起跑。所有赛跑项目参赛者的名次取决于其身体躯干(不包括头、颈、臂、腿、手或足)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为止时的顺序。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如何正确判断学生的技术动作 (一)教师必须对合理技术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例如,在短跑途中跑教学中,教师应了解途中跑时应有的躯干姿势、用力顺序、后蹬角度、摆腿结构、脚落地的方法、摆臂的方向和幅度等各项规格。当然,田径运动的项目较多,技术动作各不相同,尤其在田径运动飞跃发展、技术要求不断变化的今天,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积极钻研,努力掌握运动技术的规律,提高分辨学生动作正确与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途中跑垂直缓冲时段运动学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下肢的关节点的夹角及上臂摆幅与跑速高度相关,各环节角度变化将影响短跑运动员跑进时的前蹬阻力及后蹬腿的蹬地方向,进而影响后蹬腿对地做功的有效功率。由此可见,增加短跑运动员途中跑垂直缓冲时段髋关节、膝关节及上臂前摆幅将有助于提高短跑的跑速。  相似文献   

19.
蹲踞式起跑     
后腿和臂的前摆速度,它决定于产生蹬起跑器的力量。运动员必须迅速向前迈腿,蹬离起跑器一开始的动作是左臂前摆(不交叉)。加速的角度加速的角度决定于加速的大小。短跑的起跑一加速就引起体前倾,没有必要去教他们身体前倾。跑的加速角度是蹬起跑器两膝相迂时从蹬地脚掌通过身体重心连线来测定的。大多数运动员蹬离起跑器的角为50度。速度增大,角度逐渐变大,加速减小直到身体接近直立、达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三级跳远的平衡能力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越是技术好成绩优异的运动员,身体躯干越稳定,使水平速度能更好的保持到最后,为创造好成绩奠定基础;要想更好的将身体素质转化到专项技术,需要空中很好的专项技术动作平衡能力,这种维持身体姿势,做出高难度专项动作的能力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三级跳远运动员躯干的前倾角度和侧倾角度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有重要影响。建议:有针对性的将训练手段往专项技术转换,能更准确有效的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根据运动生物力学规律和运动解剖学,重点增强专项技术用力频繁的主要肌肉群,尤其是增加躯干核心肌肉群的练习;适当的静力性练习可以很好的发展运动员某个区域的绝对力量和力量耐力,但是要掌握好量和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