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雪生博士的《〈富兰克林自传〉与美国精神》,2008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是文艺研究新视野丛书之一,是作者在南京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21万字,主要内容有“《富兰克林自传》研究述评”、“富兰克林的道德自我完善”、“自我书写、身份建构与自我实现”和“实用主义精神下的美国梦”等四章。著作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富兰克林自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但他小时候却没有好的学习条件。12岁辍学后,他便进入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不久富兰克林就对写作萌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个时候正好《新英格兰周报》在该厂印刷,他便想拜一位报社的资深编辑为师。经打听,富兰克林得知有位叫费恩的老编辑博学多才,便决心拜他为师。费恩考虑半天决定收下这个学生,同时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富兰克林遇到没有把握的字词,必须首先自己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写作知识,也必须自己提前翻阅书籍。只有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可以请教老师。富兰克林严格遵守老师的要求。他每天坚持写文章,每次交稿前反复推敲,甚至翻烂了几本字典和教材。几年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23,(Z1):15-19
<正>沈从文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门类和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都成绩斐然,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朴讷、浪漫、传神的一面。我们纪念沈从文先生,是纪念一方美不胜收的文学世界,更是纪念他身上如赤子般不折不从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之一,但他小时候却没有好的学习条件。他12岁辍学后,进入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不久,富兰克林就对写作萌生了强烈的兴趣。此时,恰逢《新英格兰周报》在该厂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讲到两个故事:一个是造就科学家的父亲,一个是造就科学家的母亲。前者讲的是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父亲。富兰克林说,他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小时候在父亲的工厂里玩耍中培养起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的许多广泛流传的作品都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创作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诸多著作都持此观点。事实上赵树理看到《讲话》之前,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已经创作完成了。赵树理文学现象与《讲话》精神的吻合是时代的必然、文学发展的必然。文学史著作应当对此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分析,探究赵树理文学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7.
打磨自己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小时候并没有好的学习条件,12岁那年辍学,他进入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不久,富兰克林就对写作萌生了强烈兴趣。此时,恰逢《新英格兰周报》在该厂印刷,他便想拜一位报社的资深编辑为师,借助名师提高自己。经打听,富兰克林得知,有位叫费恩的老编辑博学多才,便决定拜他为师。体弱的费恩本想推脱,但富兰克林苦苦相求,他只好勉强答应。但他提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科学家、民主主义者乔·富兰克林在他的散文《终生为徒》中陈述自己的一段经历。当他初到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时 ,遇到了一位对他要求奇严的编辑 ,这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第一次交稿 ,弗恩抛给他的一句话是 :“乔 ,如果你对一个字的写法没有把握 ,烦请你查一查字典!”弗恩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成一篇文章放进他桌上的盒子里 ,哪天若是没有 ,他会敲着盒子说 :“乔 ,文章呢 ?”弗恩用诸如此类的要求和语言培养和塑造了富兰克林这样著名的人物。那么 ,让富兰克林长期尊敬、崇拜乃至依赖的这位弗恩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美国文学始于本杰明&#183;富兰克林的《本杰明&#183;富兰克林自传》.这似乎有点夸大其词.不过,这倒说明美国传记文学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杰明&#183;富兰克林自传》(1791)的确是一部公认的里程碑式的巨著.虽然在它问世以前,美国已经有殖民时期文学,也有过玛丽&#183;罗兰德森的狱中回忆录《玛丽&#183;罗兰德森被俘和获释的真传》(1682)和乔纳森&#183;爱德华兹描述他宗教觉醒的《前牧师乔纳森&#183;爱德华兹先生的生平和人格》(1765).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美国文学中自传的诞生还是以《本杰明&#183;富兰克林自传》的问世算起.富兰克林在自传中描写了自己勤奋好学,勇敢自信,经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事业成功的艰难历程.这种进取精神恰好符合当时美洲新大陆的需要,促使后来“美国梦“的形成.它驱使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凭借个人奋斗的魔力去创建美洲土地上的“天堂“,使自己成为乐园里的亚当和夏娃.……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用文学笔触记载的一部不朽的史学专著。用文学典型笔法即通过作品的个性化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系列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又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勇猛果敢、刚愎自用和自矜功伐的西楚霸王的典型形象。用历史的笔法塑造历史人物项羽,记载了他的诸多有功和有过的历史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又倾注于字里行间,综合文学和历史来分析,可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1.
在推出了《小说美学》、《中国文学美学》、《六朝美学史》等厚重著作之后 ,吴功正又推出了 70万字的煌煌大著———《唐代美学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999年 7月版 ) ,这意味着他在美学和美学史的研究上站在“第一排”的理想又一次实现。吴功正先生十分重视美学史著作体例的独创性 ,他曾在《六朝美学史》后记里说 :“体例就是思想。”因此 ,他的著作一部一个模样 ,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充分显示出作者求新求变的“进击状态”和“弹跳状态”以及游刃于重大题材的实力和艺术。以笔者之愚见 ,文学、美学史类的书最让作者棘手的还不在…  相似文献   

12.
上高三教高三于光远本名郁钟正,生于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庭。7岁那年,于光远便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小说看完了,他就看弹词、曲子,有些曲子太雅读不懂,他就只看说白,也读得兴趣盎然。文学作品读完,他就开始看《天演论》《饮冰室文集》等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懂了,然而他却读得津津有味。1927年,年仅12岁的他已成为北京西单头发胡同图书馆的常客。那时,全家的生活要靠父亲的薪金来维持,如果父亲有薪金收入还能勉强维持,可是他的父亲一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次一…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用文学笔触记载的一部不朽的史学专著。用文学典型笔法即通过作品的个性化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系列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又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勇猛果敢、刚愎自用和自矜功伐的西楚霸王的典型形象。用历史的笔法塑造历史人物项羽,记载了他的诸多有功和有过的历史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又倾注于字里行间,综合文学和历史来分析,可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4.
萨义德的《东方学》与其说是一部将东方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术史考察著作,不如说是一部带有强烈文学研究性质的对于东方学著作的分析论著。在萨义德看来,东方学与文学文本具有一致性特点,即主观想象与有意建构两个特征,并且他在解读东方学著作时也普遍地运用了文学研究的方法。《东方学》是用文学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非文学的著作。与此同时,萨义德在《东方学》中使用的文学性研究手段与结论又具有后现代性,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历史观念、艺术形式相互交织渗透其中,并且不断地申明自身。  相似文献   

15.
赵炎秋教授的新著《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探索了对西方文化的合理研究和利用的方式,为新世纪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的出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式。深刻的理性洞察、广阔的文化视野和鲜活的发展眼光是这本著作最突出的特点。著作的出版,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有指引道路的作用,对于西方文论与文学的学科建设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0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一个多子女的家庭.由于家境不富裕,富兰克林10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回家.12岁那年,父亲决定让他到印刷所当学徒工.他一边努力掌握印刷技术,一边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并且自学了数学,还掌握了四门外语.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科学家、民主主义者乔·富兰克林在他的散文《终生为徒》中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当他初到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时,遇到了一位对他要求奇严的编辑,这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第一次交稿,弗恩抛给他的一句话是:“乔,如果你对一个字的写法没有把握,烦请你查一查字典。”弗恩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成一篇文章放进他桌上的盒子里,哪天若是没有,他会敲着盒子说:“乔,文章呢?”弗恩用诸如此类的要求和语言培养塑造了富兰克林这样著名的人物。那么,让富兰克林长期尊敬崇拜乃至依赖的这位弗恩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18.
在《诗经》研究史上,朱熹的《诗集传》有着很高的地位。在这部著作中,朱熹以思辩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对前人《诗经》研究的遗产进行了总的清理,在名物、训诂、义理、文学等方面都有所发明,开拓了《诗经》研究的新领域。 在朱熹的著作中,除了《四书》外,《诗经》是他用力最深的一部书。他治《诗经》,始  相似文献   

19.
蒂姆·温顿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界最有成就并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家。他的作品往往关注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带有强烈的西澳地方特色,故事背景多发生在海边或水边,常常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主题及环保思想。《浅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部作品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热情关注,并于1984年获得了澳洲文学最高奖"富兰克林文学奖"。本文试图从分析文中不同角色对于自然的态度中探索《浅滩》中生态主义的意义,从而诠释温顿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20.
孤岛文学在现代研究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点。对此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面的著作都有一个相似的框架结构。试以建国初期1955年作家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为例,作者叶丁易曾在国内各大学讲授这门课程,后来还到莫斯科大学去讲这门课,他的著作影响颇广。这本书的第十章为《抗战文学作品》,第一、二、三节是谈的国民党统治区,也就是所谓大后方,包括重庆桂林等大城市在内的文学创作活动。第四节为《陕甘宁边区和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学活动》,孤岛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