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用词要精确     
语言的灵魂在于它用词的准确,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人或事只有一个名字,而且只有一个”。这是说,在语言的使用中不允许既可以用这个词,又可以用与之相当的那个词;该用那个词表达思想,就只能用那个词表达。用心观察,体味语言运用的奥妙,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翻阅报纸,发现一些消息或通讯用些不恰当的形容词,影响了新闻的准确性,降低了宣传效果。例如:“经济责任制实行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是“到顶”的意思,难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光明 《新闻三昧》2004,(11):33-33
俄罗斯国内没有“加盟共和国”;似称“考察”为宜  相似文献   

4.
用词要确切     
孔子说过:“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意思是,言词,能够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使人明白就得了。说来简单,而真正做到“辞达”,有时并非那么容易。有例为证: “这两天在洛杉矶,和后来几天在旧金山,许多看过人造卫星转播电视的美国的朋友,都向我们亲切致贺。”(《北京晚报》 1980年12月16日) “向我们亲切致贺”的是谁呢?字面上看是“美国的朋友”,那就或是英国人,或是日本  相似文献   

5.
用词要严谨     
去年十一月十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报道:黄河下游取得了三十六年安全渡汛的胜利。这篇报道在用词上不够讲究,不少字句值得进一步推敲。报道说:“千百年来,黄河一遇到四、五千秒立米的洪水就决口泛滥的险恶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成绩是空前的。但从黄河治理的历史来  相似文献   

6.
3月27日新华社播发的一条国际新闻标题是:《苏采取措施防治艾滋病患者》(见3月29日新闻稿),其中“防治……患者”的说法实在不合逻辑,既然已经患上艾滋病,还“防”什么呢?只能是“治疗”而已。因此这里的“患者”二字,完全是多余的。同一天播发的《联邦德国用艾滋病疫苗防治艾滋病》一稿中说,联邦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两年来用艾滋病疫苗对14名艾兹病患者进行治疗,病症有所减轻。文中并没有任何“防”的问题,标题和  相似文献   

7.
用词三题     
用词准确,是对文章的起码要求。报刊发行面广,影响深远,如果文章用词错误,它所产生的副作用就难以估量。所以,报刊应主动承担起“纯洁祖国语言”的责任,决不能把文章的用词当成雕虫小技,不予重视。纵观现在报刊文章的用词,实在不敢恭维。下面挑出几个词来谈谈:“凌晨”的误用“凌晨”是个常用词,也许太平常了反而被忽视了其准确内含,造成你错我错大家错,从中央、省到地方级报  相似文献   

8.
颜义 《新闻三昧》2003,(12):30-30
辽宁某报9月2日刊登题为《央视名嘴三甲出各自甘苦说端详》的消息,说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你最希望与哪一位主持人接触、交流”的问卷调查中,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王小丫、水均益位列三甲。此文的“三甲”用来指三位最好  相似文献   

9.
公文的语言具有"庄重、平实、准确、简明"的特点.为了达到这八字要求,在写作公文时,其语言措词有七忌: 一忌运用非大众化的方言口语.公文是代表一定的法定作者说话的,语言必须雅正不俗、郑重其事,要排斥方言口语.如,将"好"说成"优秀、优异、优良、良好",而不能说成"棒、帅、盖了、盖帽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26日,北京某报刊出题为《海外华人继续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消息,而消息内文所称的是海外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和中国留学生,为四川地震灾区继续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人民日报》在  相似文献   

11.
某杂志中有一篇文章,谈及作者参与发展新华社电视报道的事。文章最后写道:前路漫漫,我们期待着“蓦然回首”时,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的一片“灯火阑珊”!这里的“阑珊”,与作者的本意正好相反。作者的本意,是祝愿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的前景辉煌灿烂,而“阑珊”是“衰落、稀少”的意思,岂不是大相径庭!像此类意与愿违的用词,在新闻作品中屡有出现,盖因作者或编者对词义的误解或不求甚解。如,“七月流火”的本意是暑热开始消退,但是常被人用来形容天气酷热。又如,“差强人意”本指大体上还能够令人满意,但常被人误用为“不太行”…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2,(5)
(一)有何“成功”可言? 7月27日在乌克兰一次特技飞行表演中一架战机冲向人群坠毁,据新华社最新报道已有78人死亡(估计还会上升)、115人受伤,两名飞行员“幸运逃生”。(请见28日《新民晚报》) 可是28日几家日报刊登新华社稿时标题不一。 《新华每日电讯报》:乌克兰军机表演突坠人群(主题) 66人当场丧命76人受伤两名飞行员被弹出机舱生还(副题) 《解放日报》:乌克兰飞行特技表演酿惨祸 (引题) 苏-27战斗机冲向人群  相似文献   

13.
时下的报纸,总不时要冷不丁蹦出几个能把人弄得晕头晕脑的词汇,仿佛是在不断提醒我们已进入知识爆炸、观念更新的时代了。用爆炸形容我们时代知识的增长是再恰当不过了。以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当代高科技正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特别是改革开放,更是为社会生活引入了许多新内容。于是,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就不是时髦,而是一种必需。首当其冲需要更新知识和观念的,当然应该是新闻从业人员。这倒不是说新闻工作者非得在某些知识领域做出新发现新贡献不可,而…  相似文献   

14.
4月5日,我突然接到《空军报》编辑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我采写的《捐款记》一稿准备刊用,只是稿件中的“司机小阎遇到不幸”一句含糊了些。这个“不幸”到底是撞断了手,腿,还是牺牲了? 我在采写这篇稿件时,因担心将小阎牺牲的事实写出来,对小阎所在单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便含糊其辞地用“遇到不幸”来搪塞,没想到……接到这个从北京打到内蒙的电话,感激、惭愧的同时,更使我深受启示。启示之一:倘若编辑同志的责任心不强,也许会因某个“疑点”而懒得费口舌或动手脚,使本来只要稍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客观事物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一经形成,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有它的确定性。人们说话、写文章都要使用概念,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便往往容易产生用词不当的弊病。语意的精确,来自概念的明确。列宁说:“要进行论争,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斯大林也说:“为了避免发生混乱,我们必须预先确定我们所使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上经常出现用词不准确的问题。近日阅报.偶尔也发现这一问题。下面列举几例,以引起报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任何精粹之笔,都是作者经过呕心沥血地反复推敲,苦心锤炼语言的结果。唐代诗人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清代大作家曹雪芹的“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即是个中艰辛的真实写照。用词造句若能深思熟虑,用之精当,就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使文章增色;若粗制滥造,信笔涂鸦,就往往会出现疏漏与讹错,以致影响文章的宣传效果。现举《新华日报》数则病例,试作剖析,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8.
9月7日。某晚报一则消息的标题是《裂缝如刀墙上镜子破瓜》。内容是说,某住宅楼偷工减料,致使居民屋里的墙壁裂开一条巨大的裂缝,将墙上挂的镜子生生撕成两半。笔者时标题采用“破瓜”二字不敢苟同。破瓜者,何意?有三种解释。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在诗文中习惯称女子16岁为破瓜之年。著名大诗人陆游就有诗曰:“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还有一种解释就  相似文献   

19.
“人文预报”的价值取向节目主持人的泛化,使“天气预报”这种节目也有了人文气息:降温时提醒人们添衣,下雨时叮嘱人们出行小心。老百姓在方便中感到了一丝亲切。但凡事有个度。比如:主持人经常在播报中提到“晴好天气”,可能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好消息”。但其中的价值取向似乎主要是从城里人的方便与否来考虑的。然而在我们这个幅员辽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翻阅了一些报纸,发现不少新闻用词用语不准确。归纳起来,常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词不讲分寸,突出的表现在夸大其词。有的人爱用“最”、“极”等一类副词,把“较好”写成“最好”,“较大”写成“极大”。例如,一篇文章在报道某钻井队对职工工资、奖金进行了一点初步改革后,就声称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我们知道,“极大”是到了顶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