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交通是解决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地铁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居民出行便捷性与方便性.在地铁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地铁监控系统是保障地铁运用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地铁建设与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地铁监控系统设计要点及其对地铁交通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牛艳 《华章》2012,(22)
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地铁轨道交通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能力、环节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工程.以地铁交通的快捷、安全等特点满足城市需求.在地铁建设中,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是地铁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通信系统传输满足地铁图像、文字、语言等运行信息数据的传输满足地铁运用信息需求.本文从地铁传输系统技术分析入手,对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养护等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据此回答1~2题。1.有些城市在高架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是()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B.隔音、减轻噪声污染C.减少汽车尾气污染D.美化城市环境2.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③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④发展高层建筑,腾出土地拓宽马路A.…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对于城市交通的意义主要在于引导城市人口布局及加强交通中心,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地铁站点作为主要对象,基于GIS服务区范围分析、CostDistance成本距离分析方法分析评价西安市地铁站点可达性.结果表明:西安市地铁站点可达性以中心城区如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高新区域时间可达性在1~5 min之内,距离可达性在5 min之内,而其他区域由于线路和站点密度稀疏,时间和距离可达性相对较差,建议在现有地铁线路和站点设置基础上,应考虑在雁塔区南部、未央区西北部、灞桥区、西咸新区等区域增加地铁线路和站点,与现有线路组网,推动这些区域建设区域交通中心,引导人口布局,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情况,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作为快速、便捷、清洁和高效的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地铁交通将不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则证明了中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其中,2012年2月,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的全线贯通,表明我国城市交通迎来地铁时代.  相似文献   

6.
利用空间句法和GIS理论,以整合度作为可达性评价指标,顾及地铁网络与基础路网之间的关系,引入“可达性吻合度”概念,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进行研究.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市地铁网络和道路网络为例进行公共交通可达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IS和空间句法模型可以合理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成都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区域发达程度相契合,可达性随区域发达程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这是在城市高速发展、城市上层空间日趋饱和情况下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地下工程建设的规模迅速增大,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商业街、高层建筑地下室、仓储工程等纷纷出现于城市建设中,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扩大了城市生存发展的空间。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成为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而加强对地下空间建设的规划、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工作需求,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大部分城市也纷纷发展起地下空间。近些年各大城市的地下工程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就有地下通道、地铁、地下人防设施等等,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保证城市道路的通畅,城市地铁建设开始在各大成城市发展起来,但因为城市地铁隧道工程的施工点都在较为复杂的密集区,因此稍微不注意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本文主要以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施工单位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改善西安市交通拥堵状况,满足市民出行需要以及融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代化行列,西安市政府发起了城市地铁项目建设项目.西安地铁总体规划线路里程长、施工复杂程度高、投资运营成本大,当前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建设模式不仅给政府增添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和行政负担,也明显影响了项目的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背景下,地铁文化的传播融合了制度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地铁文化也成为了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动脉,地铁承载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功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播,同时,地铁文化的传播也要与城市文化发展环境相协调。只有充分挖掘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主题文化,才更能突显西安这座城市的魅力、竞争力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便利出行的研究与城市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城市公共交通便利出行的相关问题,以西安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主线,比较了西安与日本大阪在地下轨道及相关产业建设方面的差异,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等方式,分析日本大阪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对西安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由其是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地铁标示语是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体现,是公众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在城市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地铁汉英标示语实已成为对外宣传的"门面",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基本载体。本文基于于此,探讨城市地铁标示语的特点和功能,分析地铁标示语翻译失误的几种情况,从提升翻译质量着手,提出地铁标示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以期为我国公共交通领域汉英标示语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稍稍数一下,从高雄到蒙特利尔,从伦敦到南京,竟坐过十几个城市的地铁了。对于旅行者来说,地铁无异于是最干脆的公共交通,通常没有一个城市的公交系统庞大错综,不用太担心会迷路或者堵车,也不用在烈日或寒风中翘首企盼。相比出租车,它又经济实惠,还可以混在城市居民之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建立了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分层logit模型.研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城市土地利用特征以及出行属性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出行时间与出行费用的直接弹性和交叉弹性分析它们对出行方式选择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非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在居住可达性和就业可达性高的区域更加具有吸引力,小汽车拥有者更加偏向于选择小汽车出行;相对出行费用而言,选择公交与地铁的居民对出行时间更加敏感;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政策的有效结合有助于缓解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引起的交通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扶持力度,全国地铁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各城市间对轨道交通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对轨道交通院校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培养出符合轨道交通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面对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及迅速发展的机动化,公共交通面临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如何整合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公交多元化发展,成为建设公交都市的重要课题。以佛山市公交为研究案例,针对其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市民期望有差距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常规公交、扩展辅助公交、优化交通控制、构建窄路网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描述泉州市区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指出泉州市区公共交通在公交基础配套设施、公交出行分担率、城市路网建设、市民文明交通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改善公交服务水平等方式促进泉州市区公共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交站台安全设施是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了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各个城市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政策,公交优先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公交站台的安全设施进行研究,根据合肥当地实际情况,就公交站台作全面的分析和改进,找出安全性能较好、美观、实用、人们较为满意的公交站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也随之涌入城市,在城市公共场合进行流浪乞讨活动。首都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尤为发达,成为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地。然而,地铁作为特殊的公共空间,地铁乞讨行为带来了安全、卫生、道德、经济等一系列的公共问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运用无结构访谈、查阅二手资料等途径对北京市地铁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应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明确优先级,通过必要的经济政策,才能使公交事业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交通行业的体制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统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