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值此贵州省六枝梭戛乡生态博物馆创办十周年之际,我谨向贵州省人民政府、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表示诚挚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从其出现之日起,生态博物馆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解释的现象和聚讼的焦点。尽管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生态博物馆有300余所,中国仅区区几所,但它们对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发展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多年来,学们对生态博物馆的性质、信念、价值观、目的、特点、工作方法、组织建置和管理体制等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和讨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或许是为了突出生态博物馆的特点,在生态博物馆发展初期,学在阐述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时,常常采取对比和分离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所在社区的化特性,认为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能过与默默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的演变发展,是典型的无形化遗产。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形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贵州生态博物馆也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无形化遗产对于它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诞生如果从1995年中挪博专家到贵州考察算起的话,那么,到了2005年已经整整十年了。回顾十年来走过的历程,对于总结过去,开拓未来,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博物馆自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法国,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和支持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生态博物馆引发出的争论和它在实践当中遭遇到的种种问题,确实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予以研讨,基本态度也应该从建设性的评论为出发点,即任何为否定而否定,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收藏自然、社会和化藏品,并保管、记录、研究和展出它们。对于个体物来说,这意味着物和它们的原始环境分离,或说切断了“关联”。在此称为“失去关联”。当这一现象发生以后,大多数原始物的意义解释时发生了问题,至少在观众参观时是这样。这种丢失了意义的物,不能被正确解释,或有可能被曲解。这种现象需要弥补措施,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是关于物的,而也是关于人的。博物馆专家在此方面已经发明了很多方法。  相似文献   

7.
实现双重责任的途径—浅析生态博物馆与发展旅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 10月 2 3日 ,中国和挪威签署了合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协议 ① 。 1998年 10月 31日 ,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正式成立。此外 ,贵阳、花溪镇山、黔东南州黎平堂安、锦屏隆里的生态博物馆也在积极建设之中。这些生态博物馆都建于民族地区 ,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业就体现了这一对矛盾 ,而且必须在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中发展。本文试就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希望对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一、生态博物馆的启示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产生于 2 0世纪70…  相似文献   

8.
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朝相 《中国博物馆》2002,(4):62-63,79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自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馆以来,十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遗产抢救采取了文物行政、文博专家和生态博物馆社区村民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文物行政的任务是组织和制定遗产保护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关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9.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张白纸,只是到了1995年初经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东海先生的引见,才使得国际著名的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不远万里来到贵州。在以苏东海先生和杰斯特龙先生为首的中挪博物馆学家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实地的考察,制定了在中国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社区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筹划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第一阶段中,对在苗族地区建生态博物馆的问题在贵州也有争论,甚至有持否定意见者,对于一种新的理论和概念的引进,有争论、有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际文化交流最美妙的成果之一萌芽于几位学者的相遇: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国际会议上,中国的博物馆学家遇见了他们热情洋溢的挪威同行——已故的约翰·杰斯特龙先生。杰斯特龙由此得以与中国博物馆学会的著名学者苏东海教授和其助手安来顺先生展开了学术交流。在交流中他们共同萌发了在贵州省建立四座生态博物馆的构想。这四座生态博物馆分别用于保存菁苗,布依,侗族和在当地占人口少数的古老汉族的文化。这一项目得到了挪威合作开发署的资助,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和财政支持,以及贵州省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财政投入。从发展的视角,我很高兴看…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与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遗产,其有形的物质载体的保护已得到相当重视,而其历史积累的工艺流程、操作技巧、技术经验等无形财产的保护,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博物馆一直是担负科学保护化遗产重任的最有力、最重要的机构,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中,应如何利用自己的设施、人才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发挥作用,履行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13.
保存数字文献的责任与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数字文献的保存已成为图书情报界极为焦虑的问题,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正在进行各种前瞻性的研究,力求制定出相关的战略和规范。OAIS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标准并被各国图书情报部门采用,其中有4项计划比较引人注目,它们是:CEDARS计划、NEDLIB计划、PANDORA计划和PRESERV计划。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论博物馆的行业优势与博物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行业优势,说到底就是行业的特质、特色。抓住本行业的特质、特色善加发挥,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巧,这就是竞争。从行业竞争的角度上看,博物馆至少有以下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城市街道经济并不等同于社区经济,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完善,街道经济最终将转化为社区经济,博物馆的藏品,专业人才以及博物馆的品牌等,都是社区经济发展的可利用资源。但在博物馆与社区经济的关系上,最为重要的媒介是旅游业,发展博物馆事业.促进旅游消费增长,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社区经济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丽莲 《中国博物馆》2002,(4):84-87,15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博物馆从业员、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完善的文物法规、有效的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专业人材,是强化文物保护工作的先决条件。然而,若是这些“软件”存在问题,文物和文物的保护工作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贾本义 《中国博物馆》2002,(3):83-86,95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缩影,是一部真实生动的历史教课书。中国铁道博物馆是研究和展示这个历史的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