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老师》同学们,从幼儿园到中学,你们接触过不少的老师吧这些老师有的亲如父母,有的亲如兄姐,种种往事,在你们的头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足以令你激动、流泪。现在,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我的老师》就是作家魏巍回忆他的老师的,文章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怀念和尊敬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这个题目里交代了几个地点想想看,这些地点都是做什么的生: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个是玩的,一个是念书的。师:对。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特别是从家庭生活转入学校生活的往事是值得怀念的…  相似文献   

2.
魏巍和他的老师蔡芸芝●杨文闯仇秀芳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名字,对于中学师生来说是不陌生的,因为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他的两篇作品,一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篇是《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活烈士李玉安尚在人世,而《我的老师》中那位“最使我难忘的”“...  相似文献   

3.
<正>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重视学习、探究和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编的魏巍《我的老师》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谈一谈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本时如何进行写作训练。一、学会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事例)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选择了七件事情: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师》作者魏巍,在这篇记叙文里深情回忆了文学启蒙恩师,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魏巍对他的老师印象非常深刻,事隔二十多年仍念念不忘。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敬的充满人格魅力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8月24日7时18,分,著名作家魏巍因病去世,享年88岁,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本。魏巍作品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还有《我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今天,让我们一起共同缅怀这位曾告诉世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军旅作家。  相似文献   

6.
盛建东 《山东教育》2009,(11):59-59
点点滴滴的文字,起源于何时,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上中学时第一篇作文《老师》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听,当时老师有那样的话语:“写得多好啊,我看比魏巍写得还要好。”上中专时,因一篇作文《父亲》,老师把我选为语文课代表。接下来就是工作后,论文的不断发表,证书的不断获得。  相似文献   

7.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朴素自然的美。作“爱戴——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犹如一股涓涓细流贯穿全。  相似文献   

8.
王向阳 《小读者》2012,(5):36-36
一、彩线串珠法就是用线索将体现文章主旨的各个材料连接起来组织成篇。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以回忆——留恋——思念,这条感情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感动,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关注.是刹那间触动心弦的柔美。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见证了世间的苦乐美丑,却一直保留着为生命之美而感动的心灵。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必然有很多老师带给他感动,可是最让魏巍难忘的,却是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蔡老师为什么“最使我难忘”?  相似文献   

10.
一篇优秀的写人记叙文往往不是优在辞藻的华丽和结构的精巧,能让人爱不释手并为之感动的常是作者赋予作品中的人、事、景的感情。魏巍在《我的老师》中,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表现了“我”对蔡老师的热爱、依恋之情。白夜、柏生的《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竺可桢的学术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我的老师》是魏巍在1956年9月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一篇叙事散,章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质朴而美、情深。品读此,犹如品味橄榄,越品滋味越浓。本构思立意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有的老师说,象魏巍的《我的老师》之类的现代文,语言平易,学生自己都能读懂.没有什么讲头。我曾经向一些刚学完《我的老师》一课的初中学生作过调查,发现他们并没有真正读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从字面上.确实个个学生都懂得.可是他们在课后的同题作文练习中,几乎都写了自己的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千篇一律的情况呢?原来这些十二三岁的学生并不了解魏巍小学时代的学校状况。那时,我国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教育上是封建和法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魏巍散文名篇《我的老师》时,学生都对温柔美丽的蔡芸芝老师钦佩 不已,同时也对魏巍在童年时能拥有这样一位慈爱公正的好老师而羡慕万分。我开玩笑地对学生说:“假如蔡老师生在现在,她说不定还不如我这么关心你们呢。”学生愕然。我笑着说:“蔡老师教学生跳舞,我也很想教你们,但你们有时间吗?  相似文献   

14.
刘绍棠先生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三次。第一次教时,觉得它语言平淡,整篇文章就靠老师讲的一则故事支撑,嚼之无味,没什么教头。于是,我草草教完后补充了大量词藻华丽的赞美老师的诗歌和魏巍的《我的老师》。教后,自以为学生收获很多,而学生反应却一般。第二遍再教时,我驾轻就熟,重点难点的把握似乎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5.
先列出四位教师及其相关的作者、作品: 寿镜吾先生,鲁迅的老师,“我对他很恭敬,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鲁迅的老师,“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 蔡芸芝先生,魏巍的老师,“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我的老师》) 段泽甫先生,杨如鹏(科普作家)的老师,段先生“讲课生动通彻,板书古雅清丽,昭示出学养的深厚和性格的耿介,深受同学们的敬重。”(《恩师赋》) 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作家…  相似文献   

16.
《新民晚报》消息:日前,军旅作家魏巍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海湾同举行.魏巍的女儿魏平等参加了仪式。魏巍(1920-2008)为当代诗人、著名敞文作家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17.
关爱的细节     
李永秋 《辅导员》2010,(10):21-21
记得少年时代,第一次读魏巍的《我的老师》,文中的幼小的"我"是怎样迷恋那位温柔、娴静的女老师,以致长大之后都不能忘怀。孩子的感情是最纯粹的。那种对老师的眷恋之情也深深打动了我——我也要做那样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18.
课文助学卡     
初二册第一单元■《我的老师》魏巍记叙文背景材料1.《我的老师》写于1956年9月29日,发表于1956年10月1日《教师报》。作者在原文中写了三位教师:凶狠无情的柴老师,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严厉粗暴的宋老师,表现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挚爱和对柴老师、宋老...  相似文献   

19.
上个月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两篇文章,一篇是一位在校读中文系研究生的《偷龙转凤读书法》,另一篇是少年即成作家的韩寒的《我从不人云亦云》。前一篇文章主要是谈自己通过学术声望很高的老师开的书  相似文献   

20.
《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我的老师》中魏巍对蔡老师的爱戴、《最后一课》中小费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敬佩,既是学生对老师高尚人格、综合素养的崇拜,也是老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感染、熏陶和长远影响。我国自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