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语言,其表达习惯亦不相同。本文据此提出语言习惯与译文忠实的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翻译是译意,是转达原文中的信息和意义,而非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译文在忠实转达原文的信息和意义的同时,其行文特点和表达方式必须符合译文语言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语言,其表达习惯亦不相同,本据此提出语言习惯与译忠实的问题,并就此开讨论,翻译是译意,是转表达原中的信息和意义,而非两种语言在形式上转换,译在忠实转达原的信息和意义的同时,其行特点和表达方式必须符合译语言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3.
艾景奇 《海外英语》2011,(3):134+141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总体来说,翻译要注重忠实和通顺。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所要传递的内容信息,也就是说,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意思不明的现象。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可以说,忠实是译文质量的基础,而通顺则是译文质量的保证。该文阐述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要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的翻译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雅"指译文要优美生动,有文采.  相似文献   

5.
陈丽君 《考试周刊》2012,(42):29-31
忠实是衡量口译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释意理论,本文指出口译忠实体现在译文完整全面呈现原文信息内容,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且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上。结合实例,本文从译文信息、译文语言表达两方面对口译忠实进行分析,为口译忠实的评估提供一个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远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增补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减词法也可以称之为省略法。省略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其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省略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而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相似文献   

7.
张玲 《文教资料》2006,(7):134-136
英汉翻译是英语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理想的译文应该是既忠实于原文,与原文等值;又语言流畅,用词优美,形象生动,符合主体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习惯。英汉翻译中,正确运用虚化和实化手法有助于达成以上目标,使译文更具鲜明性、生动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谈英汉翻译中的“一词多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一帆 《考试周刊》2010,(38):75-77
英语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一词多义,在众多意义中选择既忠实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词,做到"一词多译",则显得尤为困难。词义选择恰当,译文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思,否则译文将晦涩难懂。本文引用一些英译汉时的例子,从词语搭配、上下文、引申义、词汇褒贬及民族文化等几方面探讨了选择和确定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让译文受众准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注重译文的交际效果和受众的接受程度,设法化解英汉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中灵活地采用"加"与"减"的技巧,在译文中忠实再现原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翻译及其翻译标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跨文化互动的研究。“杰罗姆模式”主张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强调词与词的对应翻译;“贺拉斯模式”主张译文必须忠实于其“顾客”,强调协商是翻译过程的核心概念;“斯库勒马切尔模式”主张“异味”翻译,强调为读者保留原文风采。而一般翻译标准则强调“忠实”与“通顺”。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译文必须体现原文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内容和语言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译文还必须满足读者易于阅读理解和欣赏的需求,在其翻译技巧或方法的应用上不拘泥某一种固定模式,而要考虑到其变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