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彤  吕莹莹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899-902
"鹰眼"技术应用在世界高水平羽毛球赛事中有助于维系比赛公平、公正。然而,受高额成本费用、功能单一局限以及裁判员操作"鹰眼"系统熟练程度、运动员挑战"鹰眼"的动机和权利等因素影响,"鹰眼"技术未能在比赛中实现普及。国际羽联应组织科研团队,在"鹰眼"技术功能开发,技术使用大众化,降低费用等环节多下工夫,拓宽"鹰眼"技术的应用范围;定期组织裁判员队伍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使用"鹰眼"技术熟练程度,保证比赛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球迷都对裁判员执法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裁判员做出客观、公正与准确的判罚。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鹰眼技术的基础上,对羽毛球竞赛采用鹰眼技术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同时,结合羽毛球运动自身的特点,阐述将鹰眼技术引入羽毛球赛场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资金、技术、比赛过程);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进而做出鹰眼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于体育赛场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国际羽联修改羽毛球规则后,对技战术打法的影响较大,从最近的羽毛球赛事结果来看,新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型打法的发挥,比赛变得更激烈、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在竞赛中,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结合自己的风格,积极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段永远不会被尘封的赛事历史。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男子团体赛,由于使用英国运动员乔治·汤姆斯捐赠的奖杯给冠军获得者,这个象征国家羽毛球运动最高荣誉的赛事称为汤姆斯杯赛。在50年前由国际羽联推出的世界羽毛球女子团体赛,同样因为英国羽毛球运动员尤伯夫人捐赠冠军奖杯而称为尤伯杯赛。  相似文献   

5.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高水平赛事引入鹰眼系统的必要性、正负面影响进行研究。认为:鹰眼系统适应国际排联修订的新规则的发展方向,能够杜绝黑假现象,使排球比赛简单易懂,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可以使规则人性化、服务于运动员,与排球运动特点相适应。但它也存在破坏比赛流畅性、租用费用高等问题。建议在实行新规则的背景下引入鹰眼系统辅助裁判员执法,即每局比赛中给各队一次使用鹰眼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关于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防守训练的探讨翁建德(厦门市体工队361012)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正朝着快速、进攻、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在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一直十分注意贯彻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     
G847.2 20014539浅谈羽毛球密集赛事间隙的运动员调整训练[刊,中,I]/郑坚//福建体育科技.-2000.-19(6).-9-10(XH)羽毛球//比赛//体能//训练//赛后赛事密集的运动员调整训练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赛后的心理调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做好赛后的体能调整,保持良好身体机能。3、分析技战术得失,有的放矢抓技战术训练。  相似文献   

8.
握拍和搓放技术是羽毛球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进一步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术的“入场券”。尤其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来讲,这项技术掌握得好坏,直接关系今后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发展技术的关键时期,广大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技术的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为青少年运动员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技术能力特征、战术能力特征、心理能力特征和知识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羽毛球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在体能特征方面,要求羽毛球运动员的体型要匀称,在身体机能方面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较敏捷的体位转换能力和较强的耐力。在技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动态与对抗相结合的技术,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技术以及全面、准确、稳定和精细化的技术。在战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注重发接发、落点和线路变化、控制和反控制的实施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在心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拼搏意识、心理调控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知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运动智能,具备比赛分断能力、羽毛球专项知识和心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3日,“威克多”杯全国羽毛球冠军赛在福建省龙岩市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内正式开赛,全国羽毛球冠军赛是国内水平最高的羽毛球赛事之一,基本可以反映全国羽毛球运动的整体水平。此次比赛有来自北京、江苏、上海、四川、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17支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加,角逐男单、男双、女单、女双、混双以及团体项目的比赛。比赛体育馆内热闹非凡,在现场观众和啦啦队的助威声中,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充分发挥了自身水平和技战术打法,使得比赛场面异常火爆。选手们都以精湛的球技向球迷们证明,在2008年的奥运会赛场上他们将尽显风骚。  相似文献   

11.
何波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13-15,18
“人文奥运”是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为基础,其内涵是追求科学精神、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制的理性精神。然而当代奥运会表现出种种“奥运异化”现象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宗旨,其根源是对商业价值过度追逐。当代奥运会须采取某些积极的策略,以实现人文奥运和奥运商业化运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电子竞技》2009,(Z1):62-68
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年竞事谁之最?这是一个非常俗套的话题,这是一个每年都要去作的总结,不过对于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高端"行业里唯一的一本"高端"平媒来说,这样的选题不得不为之。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坎坷多磨的年份,对于电子竞技来说同样有许多值得回味的话题。如今严冬已至,希望这精心挑选的"最"系列能在这寒风刺骨的冬日里为大家添上一丝温暖的节(?)气息,在轻松或是笑过之后,也能勾起那些过往让你温馨或是激动的美好回忆。每一年要有每一年的经验,每一个时期要有每一个时期的总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我们才能有更加长足的发展。中国电子竞技第一人Sky今年的亚军拿了个遍,在即将迈入他的本命年的这一年里可谓霉运连连,倒是他的同族队友Infi指挥着千万箭塔攻城拔寨,新人皇继位俨然呼之欲出;瓜比今年可算是情场赛场双丰收,不仅拿到了久违的WCG冠军,曾在各种场合与瓜比秀百般恩爱的女友PPG也得到了兽王家人的认可和照顾,看来这对有情人离成眷属的距离也许已经不再遥远;Hafu给新兴的WoW竞技场带来了又一阵春风,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女性电子竞技选手,她拿到的冠军数目让那些强手如云的欧洲宅男们相形见绌;反观国内,wNv的俯卧撑似...  相似文献   

13.
“非典”疫情的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和自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非典”时期在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的同时,应加强个人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质疑"体育人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学者对体育人口及其指标的研究,已历20年,到目前,所提之指标判定标准在科学性、可行性或可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致命的内伤,很难实施。领导方面应缓提倡,至于去留存废,还待看情势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教育思想视角,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武术在中国近代社会背景下彰显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进行爬梳。研究认为,武术“强种救国”和“健身强体”教育思想是中国武术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下,尚武教育之风开始盛行。武术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被认为与国家兴衰、民族危亡密切相关。武术“强种救国”教育思想开始滋生。在自然体育观影响下,武术“健身强体”教育思想开始繁衍。近代中国开始从注重武术技击功能向挖掘武术体育意义上的健身功能转换,开始用新的理念、整理与研究武术。  相似文献   

17.
论排球运动中的“节奏制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雄 《体育科研》2004,25(6):44-46
通过对排球运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从攻防双方节奏的角度,提出中国及亚洲排球应倡导"二传快、第三次击球更快"的技战术的应用,以"节奏制胜"来对抗欧美球队的"体能制胜",确立"节奏制胜"在排球运动发展、创新中的主导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之中的"意念"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意念"训练是一种心理活动,"意念"练习引起并加快生理变化,表现为身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机能能力的变化,这是"意念"的目的所在.它能促进身体健康,通过"意念"练习使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以技巧制敌取胜的应变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水感"是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仍处于主观经验判断定性分析上。通过对"水感"属性及其有关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意在为进一步选择与编制"水感"测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武术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武术的分类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出路,首先应积极发掘、创设、恢复和推动器械对抗、骑兵对抗、模拟仿古军事武术、武状元N项比赛、功夫竞技等新的武术竞技项目。重新审视中国武术运动的文化定位,跳出西方人的框架,逐步打造出一个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