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发展从城市诞生之日就开始,并且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持续下去.城市发展不一定就是城市化,它的内涵比城市化要宽泛得多.城市化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开始比城市起源要晚,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正如吉斯特和费瓦指出的那样:"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也就是说,尽管城市先于工业而诞生,但城市的高速发展,则是近代产业革命后,工业化不断推动的结果.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城市化过程在英国1900年已经完成."城市化"作为一个总体概念的价值对于发达国家事实上已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 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是在特定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背景下形成的非完全城市化的产物."城中村"严重制约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要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要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多出现了城市大规模的“贫民窟”。我国如何避免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贫民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贫民窟产生的原因与条件,运用国际比较的分析方法,提出我国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期以来,城市贫困随着城市化过程快速发展,形成了"新城市贫困"现象.这一社会问题已不能仅仅归咎于行政失败或制度性后果,而是有其结构性的成因,与城市化过程、城市格局变迁,以及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形态等有着更为深层的联系.城市贫困的结构性现象提示我们,常规性的治理方式难以使之根本改观,我们需要更为积极的、坚韧的和创新的政策思路,长期应对城市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是建造城市的天才,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追逐足智多谋的城市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实现的梦想。但是,西方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也表明,管理不善的城市也将制造"罪孽"。许多思想家、作家笔下的城市贫民窟、底层大众、"血汗工厂"等场景的描写,真实地记录了城市中曾经的忧思与伤痛。即使在当代,这种忧思与伤痛仍在困扰着建造城市的种种梦想。"关注城市健康、理性发展"是国际城市社会学与区域发展协会的宗旨。2013年年会便聚焦于"足智多谋的城市"(Resourceful Cities)这一主题上。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治理观上,学者们一般争论和探讨的话题都在"人治"和"法治"这两个词上.与此,多为论述人治与法治的对立统一,国家治理应当寻求两者的平衡点;抑或是有人绝对的将人治与法治完全分割开来,认为现代社会就应该是法制的社会.这些不同的观念导致了不同的关于国家治理的政治理念的产生.本文试图跳出这样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观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联系和分析,认为适合中国的国家治理之道不再与人治与法治的分离与合流,而在于治人与治国统一,礼治与法治统一,隆礼重法,身国共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城市中有大量私人托管机构出现,城市小学生"全托"现象越来越普遍.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将孩子全托,使孩子与父母、亲人相分离,这将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本文以厦门市某区属公办小学为例,对城市小学生"全托"现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南海 《职教论坛》2007,(15):12-14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明显的特殊性。二元经济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阻碍着城市与农村经济的普遍繁荣,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以多种方式向城市或非农产业转移,同时,中国城市在经济的转轨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导致了绝对数额不可小觑的大量的失业、待业、下岗、转岗的城市劳动力。鉴于上述问题,正确引导该类人员中的一部分人到农村去主要从事非农产业,这对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将是大有裨益的。为此,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正确地引导和鼓励这一部分人到农村去就业、创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或管理专长。在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双向流动"过程中,"农民工"是主流,占有绝对的优势,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类新的生产力。因而,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郊农村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原有治理基础逐渐瓦解,新旧矛盾错综复杂.论述"枫桥经验"的内涵,分析乡村城市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以"枫桥经验"重塑乡村治理文化环境、重建治理组织、优化治理模式、发动群众多元治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现象的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择校收费"现象,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市场机制深度介入办学过程并交互作用的结果.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对转制学校的政策支持,以及由此形成的优质学校的创收冲动加剧了这一现象的蔓延.这使得当代中国义务教育利用市场机制的过程表现出了既有别于历史,又不同于西方的三个方面特殊性,即市场机制出场时间的独特性、启动市场机制动机与目标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特性.新世纪政府必须在增加教育供给、均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构政府与市场合理有序的治理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主流治理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没有政府的治理",还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回归国家学派",都无法有效解释并回应"中国之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中国之治"是由系列问题导向的治理实践所构成,治理贫困的过程凸显了作为领导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双减"新政则是中央顶层设计在节制资本中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脱贫"和教育"双减"新政的治理实践表明,中国之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这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没有政府的治理"和"回归国家学派"在实践中都难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以人民为中心善治 目标的实现只能依赖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型政党,而领导型政党的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与中华优秀政治文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亚玺  肖琳 《文教资料》2008,(33):143-14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农民来到城市寻找发财致富的道路.此后,由于户籍制度的松动,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于是产生了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文章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及对策,为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制定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城市体系基本统治结构的重大变革中,中国对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城市"宜居"新理念产生。它强化了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最终体现。中国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时期,建设宜居城市将成为主导城市化的总纲,同时,也是中央在城市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的一次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城市群落中,南通曾有"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张謇最伟大的功绩在于社会建设,使南通一变而成为中国当时最现代的城市.正是张謇个人的思想、智慧和现实努力,才使南通避免了"先城市化,再花园化"(或"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陷阱.花园城的最大问题是以行政手段限制了城市扩张,这既在硬件上直接压缩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对人口与资源的容量与吸引力.对均衡与协调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城市结构的封闭,因而张謇的南通在本质上仍是一个传统的政治型城市,从未真正具备过现代大都市的开放性与竞争力,尽管在文明形态、社会建设、文化教育上水平很高,但由于建立在对现代文明感性需要与冲动压抑与限制的基础上,因而其既无法吸引到全世界的资源与资本,同时也无法获得真正国际化的视野与素质,这是南通只能在群雄逐鹿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黯然退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进城打工,推动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但由于农村推力强劲,驱使大量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而城市有限的工商业发展水平来不及消纳,引起"城市化过度",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多种"城市病",形成"城市病"综合症。以近代苏南为中心的区域考察,显现出现代城市的十大病症与农民工大量向城市集中有内在关联。农民工进城打工,在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非法占地"现象的普遍化、环境恶化、供应紧张物价腾涨、就业困难失业问题突出、劳工贫困化现象严重、城市技术革新动力不足、自杀等社会病态加剧、游民充斥乞丐遍地、社会治安状况堪忧、风化问题等。除十大"城市病"之外,其他诸如职业结构畸形、性别比失衡、交通拥挤等病态,也无不存在于苏南各城市中,由此构成"城市病"综合症。而"综合症"的"病源",与农民工的"城市化过度"直接关联。应该看到,农民工进城,固然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没有农民工向城市的集中,近代苏南及中国的城市化是不可想象的,其正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压制,工业发展缓慢,城市化步履维艰,无法吸收消化庞大的农民工大军,以致衍生出许多"城市病",对这种负面影响,同样不应回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城乡二元分割等特征,这塑造了我国城市犯罪的产生、发展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色,表现为明显的集聚性、高发性、类同性的现状以及多元性犯罪方式、方法的发展趋势。为此,我国在治理城市犯罪时,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打击、系统预防等原则,必须采取传统的重点治理与现代心理防控相结合等手段。只有这样,我国日益多发的城市犯罪现象才能得到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城乡二元分割等特征,这塑造了我国城市犯罪的产生、发展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色,表现为明显的集聚性、高发性、类同性的现状以及多元性犯罪方式、方法的发展趋势。为此,我国在治理城市犯罪时,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打击、系统预防等原则,必须采取传统的重点治理与现代心理防控相结合等手段。只有这样,我国日益多发的城市犯罪现象才能得到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8.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这两个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区分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弄混,从而影响学生对城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问题的判断.为了区分这两个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比较: 一、概念辨析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不同阶段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0世纪世界城市化的主导趋势。大都市区的出现,不仅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与变化,而且使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在城市地域形成新的规律化的流动与布局,城市的基础设施规模和社区的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对原有的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由于美国大都市区政治的"巴尔干化"或曰"碎化",使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难度加大。认真研究美国大都市区发展的趋势以及政治对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有助于我们认识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和一般规律,更有助于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历史过程。一般地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发展的,能相互作用、推动,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发展动因。中国的城市近代化过程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显著区别,中国城市化启动伊始,就同时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固有的印记,伴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中国的城市近代化被迫启动,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了近代出版事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