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四凤 《学子》2013,(9):95-95
读书滋养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中外儿童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是生动、优美、规范、形象的语言范本,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性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针对总目标,各学段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引领学生泛舟书海、亲近书本,养成博  相似文献   

2.
孟晓云 《教师》2011,(2):77-77
古诗词语句工整,字字珠玑,寥寥数语或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场景,或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其情深邃,其境幽美,深受读者喜爱。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作为一种课型,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选入了相应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于智优 《班主任》2008,(6):31-31
按照学校的作息表,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学生阅读时间。可是一年级的孩子好玩、爱动,再加上刚刚入学,认识的字少,拼音尚未完全掌握,这20分钟怎么打发呢?左思右想,我猛然想起家里有一些故事磁带,何不让他们从听故事人手,培养阅读兴趣呢?于是,每天中午我便放磁带给学生听,他们很喜欢听这些故事。有的孩子回去后还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相似文献   

4.
陈潇潇 《小学生》2011,(6):54-55
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要。教育和培养未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未成年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有的教师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缺乏对未成年人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最后实际教育效果始终不理想,甚至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语句工整,字字珠玑,寥寥数语或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场景,或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其情深邃,其境幽美,深受读者喜爱。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作为一种课型,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选入了相应的作品。但纵观而今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只是给予了学生诗词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定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品位和魅力。学生的阅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周围的环境。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让学生在书海的浸润中不断进步。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17):40-41
线上古诗词教学是我们要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让很多学生缺乏兴趣与自觉性,同时居家网课让学生变得孤僻,焦虑。为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充满阳光,文章针对古诗词教学从老师先行、贵在坚持、贵在创新、贵在展示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小学古诗词线上教学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开学第一课是教师第一次亮给学生的名片,是实施德育和理想教育的最佳契机。能在第一堂课上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灵,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以往的开学第一节德育课,总是一张严肃的面孔,一通生硬的“道理”,一篇简单枯燥的说教,说着那些人人皆知的、一成不变的大道理,让学生一听就产生厌恶之心,如此一来,只能是事倍功半,徒劳无功。所以要想让德育课生动起来,就必须使形式更多样些、载体更新颖些,让死板的说教变成无形的人文精神的浸润,将德育教育寓于故事之中。这些故事主要讲述一些古今德育事例、还有身边的一些典型。由于这些典型人物具有典型性、形象性,令人感动,充分满足了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同时,故事短小精练,形式活泼,避免了简单说教式的干瘪枯燥,  相似文献   

9.
赵丽 《河北教育》2011,(7):60-60
又迎来了一批一年级新生,43个学生来自43个不同的家庭.形成了43种不同的特点:有的可爱,有的淘气;有的自制力强。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有的爱展示自我……面对不同特点的孩子,面对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是是非非,我知道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我在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才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我在苦苦思索与实践后.终于找到了教育的法宝:让故事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唐大勤 《今日教育》2008,(10):21-21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艺术,艺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人说,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不爱好艺术的人也算不上是完全地懂得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因此,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幼儿园教师,教孩子们朗诵,这是一件平常事。但要让朗诵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使孩子们的朗诵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多下功夫、研究一下了。朗诵属于艺术表演范畴,它是一种再创造。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让孩子快乐的文学,是语言文学构筑的精神世界,是儿童享受并获得人类智慧与精神的源泉。它滋育着儿童爱的根系,在阅读和感悟中让孩子从小爱生活、爱文化、爱自然、爱社会以及爱自己。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究竟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呢?又该怎样更为有效地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4.
袁小慧 《考试周刊》2014,(53):174-174
<正>从踏上讲台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担任班主任也有八九年时间,我越来越感觉当个好老师不容易,当个好班主任更不容易。尤其是班上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爱学习。这样的孩子几乎每个班都有。虽说五个手指不一样长,孩子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很正常,但是家长让孩子到学校来,都是抱着一样的期望的,老师怎能眼见这些孩子掉队呢?我经常为他们感到困扰,感到头疼,感到教育的无力,感到自己的无奈。我开始寻找方法,学习,向书本和大师讨教,让  相似文献   

15.
钟四凤 《学子》2013,(11):95
读书滋养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中外儿童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是生动、优美、规范、形象的语言范本,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性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针对总目标,各学段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引领学生泛舟书海、亲近书本,养成博  相似文献   

16.
李霞 《考试周刊》2011,(53):64-65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经典诵读课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在继承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创新,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引入多媒体这个形、声、色兼具的平台。多媒体环境下的经典诵读课将会点燃学生生命中的民族燧火,从而让孩子爱上经典、乐学经典,在诵读中悟情明理、启迪智慧,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更是丰富多彩,从远古的壁画到唯美动人的《诗经》,以及后来发扬光大的唐诗宋词,更是美不胜收,它的语音、语法修辞、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富于审美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欣赏、品味,来领略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之美;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同时,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这些美通过不同的文学方式表现出来,能够使语文教学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美育效果,让学生能真正领略到课文中美的因素。只有我们教师不断渗透美育知识,才能激发学生心中对美的渴望,美化学生脆弱的心灵,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无限的想象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书时间的增长,随着与学生年龄差距的越来越大,我悲哀、沉重的发现,有一个词与学生渐行渐远,那就是——文化。无论是阅读或是交谈,无论是思考或是思维,无论是作文或是做人,语文味儿越来越淡,文化味儿越来越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用语文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渗透,美化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促使自己的语言美、行为美。  相似文献   

20.
张静 《考试周刊》2011,(39):221-221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老师要细心、反复地观察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