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黄昌西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核心。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一九三七年开始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生动地记载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过两次国共合作。回顾与研究这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主动地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一)认清中国国情,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建立两党合作的基本前提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伟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国共两党的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经验。对于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客观历史条件和国共两党主观方面的作用加以分析,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破坏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兵戎相见,进行了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从尖锐剧烈的对抗转向一定形式的合作,决定性的因素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客观上造成了两党重新合作的历史条件。“九一八”之后,东北陷入日军的铁蹄蹂躏之下,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当亡国奴的悲惨景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新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迹是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关键。在这一事件中,张学良以他特殊的地位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人物。本文试图对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的思想转变,特别是他发动西安事为和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巨大贡献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以《八一宣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亡力倡国共合作,几经努力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方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充分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形势下,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握手言和。实行了第二次合作,两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政治、物质基础。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下面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作用作一具体探讨。 (一)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意味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和共产党“联蒋抗日”方针的胜利,极大地壮大了抗日阵营的力量。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和组织“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当时执政的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公开下令“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对日寇的大举入侵,实行不抵抗主义,企图以局部妥协退让来换取日本的停止进攻。一九三一年十月,蒋介石秘密派许世英赴日与日外相币原会谈,表示:“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以同意向日本……让出东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方针的推动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大会宣告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革命高潮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下,实行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是否有推动作用,在党内外、国内外都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笔者认为:国共合作的形成,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推动历史的发展,促进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共两党曾建立过两次合作,即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和1937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两次国共合作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适应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赢得了两次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3.
14.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图谋独霸中国整个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退居次要矛盾,举国形成抗日的怒潮的时代背景下,经过复杂曲折的过  相似文献   

15.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加快了合作的步伐。7月15日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了抗战态度。8月2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这次合作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虽然存在着矛盾斗争,但终于坚持了反帝反封的共同战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两次国共合作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基本矛盾异常尖锐的形势下,这种合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种合作,可以通过真诚的谈判来实现……。新时期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前,国共两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从长期对立走上第二次合作。在实施“一国两制”方升的今天,我们回顾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对争取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以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的大业,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蒋介石集团却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坚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曾与国民党两度携手合作,共同进行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今天,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又向国民党提出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建议,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唯一途径。本文试从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的经验教训,来探讨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两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四十年前,中国人民神圣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写下了中华儿女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贯彻执行“人民战争路线”的结果,也是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然结果.在抗日战争中,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以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如今,回顾那一段国共合作的历史,总结其基本经验,这对于认识当前我党所面临的新时期的新形势与新的历史任务,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1931年“9.18” 事变之后,中共由于左倾关门主义错误路线,对代表各自不同阶级利益的派别所表现出的抗日爱国热情还未充分认识。长征途中与地方实力派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在抗日问题上地方实力派的举动,使中共认真思索新形势下的统战对象问题。地方实力派对抗日的主张和态度,为中共统战思想的完善、实施提供了前提;同时中共统战思想的成熟又积极促使着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