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通过雷锋精神视角下技能人才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使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升了人才职业素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专业教学标准,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校考核与社会鉴定、校内实践与校外顶岗的一体化,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创新融入课程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技能人才的职业核心素养得到强化。在雷锋精神视角下探索技能人才职业核心素养路径必定能造就一批雷锋式职业人,为国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职教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关键.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职教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即不仅应具备关怀素养、专业化素养、教育反思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素养,还应具备快乐和弹性教学素养,以及教育惩罚的适度性素养.  相似文献   

3.
综合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征,以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结构和特点,围绕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通过在每门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要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适应社会和满足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把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从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高师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和科研素养等方面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的有效培养对高校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是实现与基础教育学校间互融和缩短师范生进入职业期适应期的前提。立足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提出了有效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反推师范生应培养的四维度素养,即品质、文化、技能、意识;依托微格教学实践进行师范生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师范生向有效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阐述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技能教学改革应以学生化学检验、食品检验职业能力形成为教学目标,提出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满足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化学实验技能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7.
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养”、“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尤其是实训课程中缺乏对职业素养要素的注入,导致实训课程成为仅仅是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因此,创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在实训教学中注入职业素养要素,将实训课程作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技能、职业品质、职业素养的综合性课程,是技工院校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会计职业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职业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职院校也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素养纳入到会计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之中,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优化课程,建立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数智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应培养学生包括科技、数据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内的“新读写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以应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挑战。文章以密歇根大学“第三世纪倡议”、乔治敦大学“设计未来”计划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生活学习社区”为例,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面向数智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变革呈现以下基本特点: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行为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大挑战”问题成为创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科交叉的知识组织模式日渐成熟;变革路径循序渐进。这些创新探索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有过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要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能力与素质要求,从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构建了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职业导引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了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职业素养较高并极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教学探索是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是实现人才强校、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运用"点、线、面、体"立体型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大素养,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突出能力本位,循序渐进逐步探索合理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逐步深入专业,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构建起一个从标准、内容、途径到评价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第一,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加强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界定具体的职业有哪些特定的职业素养,对职业素养的内容进行有序梳理.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岗位职业活动要求的作风、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要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贯穿专业教学,建立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落实到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教学、项目实训中精心设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尤其是职业规范教育的全程渗透、技术要素的有机融合.第三,将深层次校企合作作为加强职业素养训练的重要途径.要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前端,在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共同制定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课证融通实施方案,结合汽车维护、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汽车商务、技能鉴定、专项比赛、创新创业等,构建了"产(生产)、教(教学)、研(研发)、赛(比赛)、服(服务)、创(创业)"功能集一体的汽车实训基地,实现了技术、设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有效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技术技能素养.  相似文献   

14.
高职"文工交融"就是将人文素养特别是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在技能教育中有机融入人文教育内容,实现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实验项目是北京市职教改革试点项目,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成为项目的特色。本研究针对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具体的标准框架、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评价策略的问题,结合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定义职业素养内涵、建立层次化框架、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技能学习过程和建立多样化评价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应营造一种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职业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转移,在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各个方面达成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深度融合,来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综合能力和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职业素养养成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命脉。本文结合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向职业素养偏移的特点,概括了职业素养在道德、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的内涵。通过实践,探索了责任心与诚信意识的培养模式、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模式和滚动学习模型,提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渗透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开放实验室是实现研究型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可以为学生自主化、研究型学习构建新的平台。以一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成果为例,展现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科研训练计划所获得的专业素养和研学能力,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素养高技能学生是企业选用人才的标准。本文从做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教师浅析了如何把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成为基于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相整合的研究型教学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教学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技能大赛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有助于技能大赛人才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二者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学校政策支持、管理制度建立、师资团队建设及校企双元合作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