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奴制的村社基础——以中世纪英格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解释农奴制兴衰的思路,一种认为,尽管农奴制存在管理成本高昂的固有缺陷,但其具有的某些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陷;另一种则认为,农奴乃是自愿为奴,因此并不存在监督管理困难的问题。从中世纪英格兰的情况来看,领主通过强化村社组织和农民相互监督,确实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他地区亦有类似现象。这些事实表明,将村社视为农奴制的重要基础,的确是解释其兴衰原因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封君封臣制度下,中世纪英国国王具有全国最高封君和国君的双重身份.作为最高封建主,国王应该"靠自己过活",即以来自王领的"正常收入"维持王室生活和日常行政开支,但是经常入不敷出.于是国王以国君身份,以"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为由,向全国臣民征收动产税--特别收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行政和军事开支.议会通过充当"共同利益"的判断者取得批税权,推动了中世纪英国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早期英国自由农民主要是庄园中的自由持有农。他们形成于英国庄园化的过程中,主要来源于进入英格兰的法兰克人和原丹麦法区的索克曼人和少量维兰。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英国的军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动对外征服战争或保卫在欧陆的领地,中世纪英国战争频仍。但是英国没有常备军,国王采用多种方法征调军队,包括传统的封建骑士军役、外国雇佣兵和货币采邑军役、民军以及契约军役等军役制度,这些对后来英国的军役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村庄普遍实行自治。其成因主要为三点:农业耕作制度和土地占有方式,国王对地方管理的薄弱,以及共同的宗教信仰。在上述历史现实条件下形成的英国村庄自治又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合作互助、"一致同意"原则和对村庄共同体权利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英国中世纪学校教师是我国比较教育史和经济-社会史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英国中世纪教师的职业资格与生活水准进行了简要的考察与分析,旨在扩展我们对中世纪英国经济社会状况特别是教育状况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中世纪的市民不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没有超出封建意识的范畴。首先,具有明显的保守意识,没有天赋人权的自觉观念。其次,具有自卑、怯懦的性格,缺乏不受社会条件约束的情操和气质。再次,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渗透,市民具有强烈的等级意识。最后,面对竞争,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意识,排斥进步,反对改革,最终把资本主义萌芽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音乐阶段的划分,素歌的出现、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兴盛的类型以及音乐的发展个性,体现了这一时期音乐个性的起点、终点和音乐的类型与风格特征,突出了中世纪音乐的发展背景和特殊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英国中世纪晚期的崛起,其实也受到了许多外来因素的推动,14-15世纪在英国的意大利商人,就是一支积极的外来力量.他们推进和扩大了英国的羊毛和呢绒出口贸易,在财政上为英国国王提供支持,还为某些城市的繁荣兴盛做出了特殊贡献.随着英国本土经济的发展和商人阶层的成长,已然处于颓势的意大利商人势力在16世纪才逐步退出了英国.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英国的民众文化水平呈现两极化态势.中世纪早期,教士和少数社会上层人士垄断了读写技能;到中后期,这两种技能开始向商人等中等阶层扩展.与之相对,广大下层民众则长期处于文盲状态.教育、语言和技术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的婚姻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如自愿原则、一夫一妻、夫妻互敬互爱以及忠诚等。但中世纪的婚姻观也有其弊端,如在婚姻中也限制发生性关系。从上述两方面进行探讨,使人们对中世纪的婚姻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婚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中世纪时期"骑士精神"盛行一时,到了中世纪晚期逐步走向衰落,其原因在于采邑--庄园经济的衰落使骑士制度逐步瓦解;战争的平民化和雇佣军的盛行使骑士队伍萎缩;基督教的腐朽弱化了"骑士精神";不适应军事和战争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骑士制度不仅是欧洲军事贵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骑士也是社会、国家以及军事、政治活动的主体力量。中世纪被称为"骑士"的英雄时代。西欧中世纪骑士首先是指重装骑兵,这种骑兵起源于古老的日耳曼习俗,并在中世纪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后,在教会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下,形成了一种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骑士制度对西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中世纪并不只是“信仰的时代”,同时也是“理性的时代”。中世纪精神的理性方面集中体现在基督教神学在其神学论辩中对理性方法、自然事物和感觉经验的依赖与利用 ,以及由此确立起来的可认识的自然秩序观。中世纪基督教及其神学没有扼杀哲学反而促进了哲学发展 ,最终促成近代自然哲学和作为近代科学根基的科学理念 ,由此为中世纪开辟了通向近代的道路。神本论而非人本论在根本上更契合科学精神 ,科学与基督教有极大程度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念的变革与学分制的形成与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基于我国当今的大学理念,大学课程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通过开设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加强大学的普通教育,降低课程重心,提高内容起点来改进课程设置,从而将学分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传统的观点认为西方的民权思想自古希腊产生到文艺复兴之后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断层 ,即神权政治时期 ,但我通过对中世纪西欧社会文化、政治关系和基督教文化的考察 ,发现这一断层是不存在的 ,中世纪西欧神权的统治中仍然孕育着民权思想 ,这一思想为后来西方民权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中世纪大学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不仅对于科学知识的回收、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极大地复兴和促进了学术的研究 ,而且对于近代科学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