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在南京,每有远客至,问如何游,我便把自己的习惯告诉他们:黄昏时去中山陵,小雨时往玄武湖与台城。以我多年的体验,那才是一流的胜境。除此,夜泊秦淮也是雅人的向往,虽然歌舞升平,桨声灯影依旧,奈何朱自清俞平伯二公已是古人,空自许也。不乏的是世俗气。有一日陪远客逛夫子庙,落日楼头,乌衣朱雀一带已是华灯初上,人群汹涌,摩肩接踵;公车如麻,喇叭刺耳。友人问:日日如此?答曰:日日如此。友人问:公宴几何?  相似文献   

2.
南行别弟     
<正>在人类情感的长河中,涌动着千姿百态的情感浪花。我们徜徉在古代诗歌的波涛中,聆听着古人丰富的情感吟咏。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②。落花相与恨③,到地一无声。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流放岭南,与弟弟分别时所作。②悠悠:无尽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远客怨恨之情如长江流水无穷无尽。③相与恨:作者与花都有恨。花恨在于凋落,作者恨在于流放,作者  相似文献   

3.
高五册第102页有这样一节文字: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进来。  相似文献   

4.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相似文献   

5.
请先读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关尸,击魏连伐虢。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手     
庄因 《高中生》2013,(13):28
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的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前,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对子女们的情与爱,丰沛而深沉。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  相似文献   

7.
初雪     
这时候天还没亮,我醒了。躺在被窝里睁开眼,便有了一种异样的、不同寻常的感觉,似乎有远客临门久候不语、巨灵降落默然静观,天地有变,平庸将破,异样的事物即将呈现。人和自然的变化偶尔会有无语相通的时候。此刻这个感觉就很明显,"是不是下雪了?"我抬眼望了一下窗户,厚厚的窗帘在黑暗中泛着些灰白的浅亮,我知道,那不是晨曦,而是雪光。应该是下雪了,天还黑着,窗户却发亮,不是雪映的还能是什么?11月中旬已经过了,第一场雪应该来了。只是现在还没有看到它,还不知道是一  相似文献   

8.
江上送客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消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相似文献   

9.
熙凤登场院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  相似文献   

10.
王熙凤是《林黛玉进贾府》中众多出场人物中最精彩的一个,也是《红楼梦》中塑造得很成功的文学形象之一。对这么一个有着十分丰富内涵的人物,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新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设计的犤课后练习二犦,要求学生赏析人物的语言,即体会语言文字是怎样把人物思想、性格等内涵深刻而生动地表达出来的。其中有关王熙凤语言的赏析有三句:1.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2.天下真有这么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3.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  相似文献   

11.
<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表达了孟浩然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粤东北部山区的千年客家古邑——佗城,同样能满足孟山人的愿望。“唱响山歌迎远客,请看围龙宴上珍”,围龙宴是佗城人对远道而来的友人最诚挚的问候,展示着客家的人文历史,凝聚着客家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瓷魂     
中国是瓷器的老家,中国古代那些心灵手巧、志在高远的匠人是烧制精美绝伦陶瓷制品的开山鼻祖.英文"中国"这个单词的另一个含义即是"瓷器",以往,相当多的异邦远客仅是凭借璀璨惊艳的瓷器认知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七年级语文课本收入杜甫《又呈吴郎》一诗。对于颈联"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课本注云:"杜甫将草堂借给吴郎居住。吴郎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但吴郎即是远客,该注似有未通。何人插篱,历来颇多争论。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中说:"吴郎以远方而来,当谨藩篱,以防他寇,亦不害其为直也。"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妇防客,时怀恐惧。吴插篱,不怜困穷矣。"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也说吴郎插篱,不怜妇人。今人曹慕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下面文段: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  相似文献   

15.
王莽洞之旅     
对我们这群远客,王莽洞没讲半点客气,刚见面,就给了个下马威。第一关"铁悬梯"看着就让人心惊胆战。站在洞口往下  相似文献   

16.
《静夜思》这首小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词藻;它用叙述的语气,直抒胸臆的写法,写远客思乡之情,全诗明白如话,容易理解,却又意味深长。古往今来,不知引起多少人共鸣。如何教好这首名家之绝唱呢?我有如下设想: 一、读中学生字。教师用简短的导语导入新课:千百年来,月亮牵动着人们的情思,人们由月亮想到了遥远的故乡,想到了亲人的团聚。《静夜思》这首五言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描写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  相似文献   

17.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是对贾宝玉出场的描写,其中,“外面一阵脚步响”,人未到,声先行,就像王熙凤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前者是脚步之声,后者是话语之声,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一直以来,由于王熙凤泼辣的话语之声过于经典,而使人们忽略了贾宝玉那急促、有力而且欢畅的脚步声。“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解无存,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  相似文献   

18.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遗产,相传为檀公所辑。有一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各取一字,组成一首诗: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全诗除了“檀公策”,其余每个字都包含着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次为:  相似文献   

19.
正《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及媳妇姑娘们倾巢出动,以礼相见。正在这时,只听见后院飘然而至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谁?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话过后,小说才写一个"丽人"出场: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原来是"凤辣子"——王熙凤。文学作品描写人物使用这种先"声"后人的表现方法,叫作"先声夺人"。先声夺人是我国传统的描写人物出场的写作艺术,古代章回体小说不乏出色的名笔。人物出场的先声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把人物出场写活写好,使其第一印象就能夺人之心,作家们总是呕心沥血的。《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及媳妇姑娘们倾巢出动,以礼相见。正在这时,只听后院飘然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谁?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话过后,小说才写一位“丽人”出损: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原来是“凤辣子”——王熙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