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本文通过情境创设、反复朗读、扣住“女扮男装”“焦急万分”等关键词语想象情景、说话、微课植入等方法,让学生走进课文,走入人物内心,借助人物的内心变化,让学生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所谓“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提到的“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同时.  相似文献   

5.
情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有时也包括人物、情节和矛盾冲突,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总是寓情的,情景中寓含着情境。情境指由景物、场景等唤起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情境之说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他把情境、意境并列为三境,可见情境属于艺术和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6.
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设置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矛盾,引起主体内心冲突,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醒思维,激发活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思维和培养良好品质的目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对文本所预想的情景和所包含的期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无奈地看到:开学刚分新书.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本人多年来的做法和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提升“阅读期待”品位,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冯卫东 《江苏教育》2005,(4A):12-13
“这条鱼在乎”的故事已经有点“老”了。但栟茶中学姚止平校长提起这个故事,提起几年前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激动不已的情景,依然难以抑止内心的激动。他说,学生就像是一条条“在乎”自身生存和生命的小鱼,而自己和全体教师就像海边的那个男孩儿,尽己所能地让“小鱼”们绽放出生命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王英 《辽宁教育》2009,(9):34-3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之间建立并发生联系,使学生内心视像不断丰富并得到新的构建.构建情景模型是最接近学生内心视像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所谓情景模型,是个性化了的心灵,是语文阅读的再创造,是立足文本的篇章格局又超文本的个性化的情景构建.  相似文献   

11.
《乡下孩子》是一首农村题材的生活小诗,格调轻松、温馨,情感充沛、真挚,充满诗情画意,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童诗。本文通过对该诗的品读分析,指出其五方面的艺术特点:第一,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第二,语言朴素、浅白,内涵深刻;第三,节奏、韵律鲜明,琅琅上口;第四,天真活泼的童心童趣;第五,形象优美、意境幽远。  相似文献   

12.
编辑改稿是对稿件进一步优化的过程,需从文稿内在的思想价值和外在的语言表达上进行全面把握;编辑改稿的最佳境界不仅是要“改对”,还应该“改好”,使其思想内涵得以升华;要走出观念误区和行为误区,避免“漏过错误”和“改正为误”;要坚守“改必有据”的原则,明确编辑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对作者、读者、社会和历史负责。  相似文献   

13.
“行动导向”理念最初起源于德国,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国内学者对此研究已将近二十余栽,对“行动”及“行动导向”的理解不甚相同,但是有些译误往往阻碍学术前进,本文以澄清“行动”、“行动导向”理念及“行动导向”教学等概念为基础来揭示其内涵,以启示中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和谐"的新视角解读了"香格里拉"的内涵,即一个充满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及人自身内心世界和谐的社会蓝图。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与时俱进了的"香格里拉"。而集聚"和谐社会"三大特征于一体的丽江便把"香格里拉"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论钟嵘“滋味说”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滋味说是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融汇了前代文论家的味论思想,其内涵是以“三义”为艺术手法,风力与丹彩相济,这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实际上,滋味说揭示了艺术美感的本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风力与丹采并茂的技巧美,触及到文学风格的领域,成为文学风格的构成元素。因此“滋味说”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适用于五言诗这种诗歌形式,也适用于六言、七言律诗、绝句等额体诗和词体。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情”“文”在碰撞中实现的统一。“情”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主要指礼仪文化。礼仪规范缘依人的内在情感生活而制定,同时又有人文化的提升,能够对民众包括情感在内的生活起规范引导作用。“情与文的结构性平衡”的道德教育模式不仅是个人道德成就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米兰.昆德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创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结构",即对复调艺术及音乐节奏的运用。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通过配乐与场面调度成功再现原作"音乐结构"中"轻"与"重"的回旋、"快"与"慢"的变奏。这不仅是对小说精神与小说形式相对忠实的视听解读,也是使电影改编获得成功的关键,更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昆德拉对小说形式进行音乐化探索的意义。在影像时代,小说的形式将不断走向开放与多元。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的“活”与“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与“合”是武术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元素:“活”体现在动作要活,内容要活,意识要活;“合”:就个体而言要实现“内外合一”,就个体与自然社会而言要追求“天人合一”,就技术文化而言要达到“兼容并包,资源整合”;“活”与“合”的相互融合统一是武术文化保持与更新,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更是传承繁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处于统治地位,这种文化心态深深地积淀于西方文化和心理的深处,无形地导引着与圣经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虹》在这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贵州威宁县的彝族“果”支系以传统编篾手艺为其文化特征区别于其他彝族支系,并由此构筑了与支系内婚互为依托的竹编行业内婚婚姻模式,该婚姻模式下狭小的婚姻圈使“果”成为彝族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