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的"形上之思"源自其"忧生情怀",对个体生命和现实人生的深广忧患,促使他去思考人生苦痛之因和解脱途径:人生之苦痛源于"生活之欲",人生苦痛之解脱则在于艺术--审美.其理论资源为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本体论"和康德的"美的分析"."形上之思"作为王国维"忧生"诗学建构的中介而享有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整体阅读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围绕关键点展开批注,尝试整理文章线索,想象作品画面,体会作品主题,这些方法层层深入,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能促使学生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思维的转型与技术的升级,使得教学正悄悄地发生着变革。挖掘"思维转型"与"技术升级"的教学意义,为阅读范式转变作决策,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享有舒适的"阅读媒介",形成适切的阅读策略和能力,让阅读真正回到人和生活中来,发展核心素养,涵养生命底蕴。  相似文献   

4.
"入境"就是将学生引领到语言文字所构筑的优美的情境中去,使之由一位"隔岸观火"的旁观者成为一名事件的"当事人",进而融入故事情节,体察角色的情感变化,跟人物"对话",喜其所喜,好其所好,乐其所乐,忧其所忧。  相似文献   

5.
主题阅读教学"三步曲",它指"课题导读""单元串读"和"以写悟读"这三个阅读教学环节。"课题导读",指引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单元串读",指教师把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文句串联起来并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以写悟读",指通过引导学生写话或习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领悟单元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6.
整本书阅读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整本书阅读"同传统语文学习的篇章阅读或片断式阅读相比,无论从阅读量还是阅读的难度上都极具挑战。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作品文字过于隐晦、难以把握其主题内涵的经典名著,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产生障碍。所以,要想有效地实施"整本书阅读",必须制订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计划。教师的"善导"和学生的"悦读"应该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进而体验人的精神之美。通过定制"阅读地图",倡导"应需"阅读;借力微视频,助读经典名著;持续读写共生,推进深度阅读,能够赋予学生的生命以最基本的亮色,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从而对学生精神的持续和健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试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就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朗读现象,谈谈平时在优化朗读教学中的点滴做法,意在对"症"下"药",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一、尝试感悟:真实的朗读——尊重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角色阅读"恰恰是一种生动、感性的阅读形式。记叙文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鲜活的生命虽然是经由文字来表现,但生命的本真不变,生命的灵动不变。因此,在记叙文中运用"角色阅读",可以很好地促使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全面、理性的感知。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选取一个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悦读"之道是针对现在的阅读教学所产生的新阅读观,其基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倡导阅读,借助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通过学生切身表演将阅读立体化。"悦读"之道可尝试性较强,是阅读教学较为可行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群文阅读"是围绕议题进行有架构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新尝试,是提升学生们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型。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不止一篇文本,一般指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在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的教学作用下,倡导学生开展"1+X"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与思维品质。这种"1+X"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于大部分教师而言都是耳目一新的,而之所以值得我们去尝试、去探索、去研磨、去实践,就在于把语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以"真正的阅读"的形式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统编教材在编写时重视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通过提升阅读总量,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朱自强教授指出,"儿童的心灵是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激活"种子",给予"种子"成长的动力。在"语文主题学习"实践过程中,怎样去唤醒学生阅读的种子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品词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微小的"细胞",是构成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但这最为微小的"细胞"的有与无,好与坏,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唤醒学生生命的体验。在阅读中应该不放过一个字词,用丰富的教学去印证、诠释中华语言文字的丰韵、博大和深远,使语文真正地姓了"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能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曹丕的生命之忧既有在立嗣背景下的现实生存之忧,又包含着他从自身生命困境出发,凭借对老庄哲学的深楔而引发生命终极之忧,这两种“忧”合在一起就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忧;在对这种生命之忧的消解中,恣游宴饮只是暂时的缓解可逃避,而对章崇高地位的肯定,最终消解了曹丕的生命之忧。曹丕对生命之忧的承受和消解展现了一个生命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定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以多种角度组合在一起,在多个文本交融的品读过程中,最终实现主题意义的构建。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围绕"主题阅读",从"文本激发‘主题阅读’的兴趣、单元主题拓展‘主题阅读’材料、现实生活升华‘主题阅读’感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改进语文书文字资料匮乏的"薄"的缺陷,让语文书"厚"起来,让语文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厚"实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给孩子补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钙是生物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是人类骨骼、牙齿的重要无机成分,它能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孩子茁壮成长。在我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们也一样要补"钙",通过"钙元素"的补充,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具备过硬的阅读本领,越读越有趣,越读越自信。那么,问题来了,阅读教学中的"钙"元素是什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故事引  相似文献   

17.
“忧世”与“忧生”——中国古代忧患诗歌史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抒情诗以愤忧怨伤情感为主,这一情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忧世与忧生。忧世是儒家入世的情感,表现为忧君、忧国、忧民三位一体的内容。忧生是道家对生命本体的忧患,表现为生死之忧、生活之忧与生存之忧三大主题。忧世与忧生情感的交融互摄产生两类忧患诗歌,形成抒情诗歌史上两种文学时代。忧世时代诗人们发抒着忧国忧民的怀抱,文学主张是言志、务实,这一时代占据着抒情诗的大部分时空。忧生时代专注于发抒自我情感,文学主张是缘情、表现。两个时代互相交替,以忧世时代为主,忧生时代为辅,形成一部忧患诗歌史  相似文献   

18.
补白与留白是阅读与习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巧妙地利用文章的"留白"去"补白",或者巧妙地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留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个性阅读、个性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来充实作品的内容,丰富作品的内涵,发展自己的思想。也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写文章由于某种需要往往略去一些情节,因此往往留给学生一段"空白",而我们教师恰恰可以利用这段空白,让学生展开联想补充"空白",并且思考作者为什么留下"空白",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了解文本。一、揭题空白,引领入文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它与文章内容大体有如下三种关系:一是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题  相似文献   

20.
因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缺失,小学阅读教学就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情况,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里展开阅读指导。教师要先"扶"着学生阅读,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立足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解开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求知的欲望;接着"放手",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方式方法去自读、自学,在自读、会读中使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