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爽 《华章》2011,(26)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伴随其快速发展而来的生态危机已经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胁,环境污染与破坏引发的环境危机越来越深入影响全社会的生活与生存.作为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部门,政府掌握着环境资源的配置权,也必须负起相应的生态责任.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的相处.  相似文献   

2.
构建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生态文明的构建,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合理可行的构建途径: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鉴吸收国外生态文明构建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我们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3.
生态型政府构建与生态企业成长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并研究二者之间互动作用的课题也是当代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创新的内在需要.生态型政府以先进的生态意识教育来引导生态企业文化建设,以完善的生态管理制度来规范生态企业环境行为,以合理的生态管理行为来推进生态企业健康成长.而生态企业以积极的生态产品生产来支持生态型政府的绿色采购,以自觉的生态管理实施来适应生态型政府的职能转变,以有效的生态政治参与来推进生态型政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代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公共行政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构建生态型政府。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型政府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重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低碳"视域下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学生文明生态观应该包括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主体平等的生态伦理观,人文关注与创新精神并重的生态科技观,厉行节约、绿色健康的生态消费观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政治观等多方面内涵。构建学生文明生态观必须加强生态理论、生态形势和生态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强化学生生态责任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我国政府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施政的基本理念上升到战略层面,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体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相关法律规定缺失、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对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不足、有些法规特别是地方法规标准不一、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机制衔接不好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状况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一系列法律制度予以保障、落实,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保障法律体系,需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条约,将"生态文明"入宪,明确环境保护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本法地位,规范授权立法范围和监督,建立协调的生态文明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政府拥有强大的政治统治资源,是公共权力的主要执行者和代表者。政府的角色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和效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政府应合理定位自身角色,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美丽中国梦,实现中华名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出现价值观片面与扭曲的现象,缺乏高尚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这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的蓝图的实现极为不利。而作为审美教育发展的当代形态的生态美育在高校的实施,能让大学生树立起生态中和的理想精神,将生态中和的理想精神贯彻到多重关系之中,树立起生态整生观念,形成多重价值整生的价值观,克服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异化,把生态中和的理想贯彻到生命的全程全域,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实现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节能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高校节能管理目前存在节能意识淡薄、管理技术落后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只有通过构建立体的节能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将高校节能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加强能源审计计量能有效解决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高校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提出了加快生态道德建设步伐、提升生态道德建设水平的现实要求,因为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搞好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其基本进路是提高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生态道德意识,注重生态道德的实践,完善生态道德建设法律保障,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确立生态道德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3.
班级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生命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英语课堂作为一个课堂生态系统,其健康运行依靠班级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班级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展现生态型班级的系统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开放多样性、协变共生性特征,描述了积极的班级生态环境所具备的因素。最后,通过归纳出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现有问题,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如何基于生态型班级的积极因素和功能,建构和谐的、发展的、联系的、多样的、共生的、彰显生命活力的生态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4.
陈志飞  张健 《科教导刊》2023,(27):117-120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背景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生态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政元素没能较好地融合到教材内容、课程顶层设计方案和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教学中,导致该课程不能完全发掘专业知识背后的客观规律及方法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课程思政、教材内容以及课程实践教学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重点分析生态文明理念在各改革措施中的核心指导作用,以期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态监测思维,认识到“生态监测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与严谨性,提升生态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把大学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理念、生态文化、生态课程、生态课堂、生态学术、生态管理和生态评价等七个视角,阐述了构建生态大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辽宁省应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海洋产业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损害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造成了海洋生态的损害。因此,辽宁省制定了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和措施,推动海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然而,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对策建议,以利于保护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日渐凸显。因此,应深入分析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究生态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以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生态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承载压力,生态文明已成为与社会经济建设、人民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生态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承载压力,生态文明已成为与社会经济建设、人民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农村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本文从转变乡村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