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匈牙利民族的历史与突厥语匈奴族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离开了它就不可能彻底地研究和了解匈牙利的民族史。要研究匈牙利和中国的诸亲缘关系,必须从研究匈牙利民族史与匈奴民族史之间的关系着手。匈牙利人和匈奴人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联系是在公元五世纪开始的,即匈牙利民族刚刚建立自己的国家组织这个时期内所发生的这些联系,对当代匈牙利人的祖先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语言等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匈奴史是一门所谓“世界性”的学问,即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有人在研究它。(一)欧洲学者首次记载匈奴人在西方活动的一本书—阿密阿那斯的《历史》在西方,最早提到匈奴的,是罗马帝国后期的史学家阿密阿那斯·玛西里那斯(Ammainus Marcellinus,330—390)。他在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匈奴人于公元350—374年之间在东欧顿河以东击灭阿兰聊人的经过,同时也叙述了匈奴人经常骑在马上,在马上吃饭饮水,在马上做买卖,甚至在马上睡觉(即俯伏在马背上、用双手搂住马  相似文献   

3.
《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中有如下一段记载:“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而《汉书·匈奴列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中也有相同记载:“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两段文字相同,可知《汉书》因袭《史记》记载,但是两段文字在“田官”处标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中有如下一段记载:"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而《汉书·匈奴列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中也有相同记载:"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两段文字相同,可知《汉书》因袭《史记》记载,但是两段文字在"田官:处标点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鲜卑拓跋部早期的历史上,推寅带部众从大兴安岭北麓迁出后,与匈奴人逐渐融合。期间,鲜卑人的祖先受到了先进的匈奴人的影响,其族群在体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一度出现了明显的与匈奴人趋同的现象,即匈奴化倾向。鲜卑人受久经汉文明浸润的匈奴人影响,是鲜卑早期汉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匈奴文化与中原文化价值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注重整体及人伦和谐,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尺度的道德价值观;匈奴文化则是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上,注重个体,讲究实用,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价值观。本文从长幼人伦、婚姻家庭、义利关系等内在机制方面比较匈奴文化与中原文化价值观之不同,揭示其形成的不同社会、经济、历史根源,探究其各自的精华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古代匈奴人不存在任何社会制度”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具体地论述了匈奴的社会组织和政权机构的历史状况,指明了匈奴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古代匈奴人存在任何社会制度”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具体地论述了匈奴的社会组织和政权机构的历史状况,指明了匈奴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匈奴人是最早登上蒙古高原历史舞台的伟大民族之一。在文化艺术方面,堪称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开拓者。匈奴人没有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在历史上留有记载的民歌很少,现存有著名《祁连山歌》: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藩息。 失我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221),缥骑将军  相似文献   

10.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匈奴”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乘.据《史记》记载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自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起至匈奴西迁(公元九十一年,永元三年)止,匈奴奴隶制政权在大漠南北存在,持续了整整三百年,此后离散的匈奴又在我国历史上活跃了近二百年。至南北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的匈奴,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力量大为削弱。但是,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西晋王朝的日益腐败,匈奴人的不断内迁,给匈奴的再次兴起创造了条件。西晋后,匈奴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的巨大进展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研究匈奴历史的各重要课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以无可辩驳的实证为我们重新勾画出历史上匈奴帝国在扩张、掠夺和迁徙过程中曾经留下的足迹,通过研究分析匈奴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因素波及的地区和时间的前后关系,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匈奴民族的起源、匈奴帝国统治的疆域、她征服的领地和附属部族的范围,以及各个不同阶段随着国力的消长,其疆域的变迁、文化侵入和传播势头的由强至弱、直至最终被更强势的文化所融合、同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第一册有不少节介绍到匈奴,但对匈奴的兴衰和去向等,不够具体,或没有涉及。对此,本文略作补充,供教学时参考。自远古时候起,匈奴就一直生活在我国北部。根据文献记载,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音勋育,与夏为邻)、“鬼方”(与商长期战争)、“玁狁”(音险允,常向周侵扰)和“戎”或“狄”的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或部落已经与中原华夏各族有密切的关系。到了战国后期,这些互不通属的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两个族系不同的部落联盟,其中一支称“匈奴”。“匈奴”一语乃是匈奴人对自己的称呼。匈奴和其他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剧《王昭君》在批判继承、革新创造方面的成就,体现在曹禺同志对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提炼和组织以及创造情景交融的坏境氛围之中。根据历史记载,汉代自武帝元光二年即公元前一三三年,由于马邑地方的边境冲突,汉与匈奴之间,战争状态持续了一个世纪;到王昭君出塞的那一年,正是汉匈边境武装冲突的一百周年。这百年战争,给两族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重的。王昭君到了匈奴以后,适应了汉族与匈奴族要求和平共居的历史趋势,促进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大大好转,双方有五六十年和平相处,没有发生过战争,这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书是一部研究匈奴史的专著。著者试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对这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约五百年的匈奴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部族兴衰,政治演变,及与其他各族,特别是汉族的关系,作一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叙述,以期将匈奴族的历史面貌描绘出一个轮廓。《匈奴通史》全书二十三万三千字,共分十章。内容简明、通俗,以正面介绍匈奴历史知识为主,无  相似文献   

16.
略谈匈奴族的发展、壮大及西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记载着秦汉建业的《史记》、《汉书》里,在记载着两汉时期的河西发展及敦煌开拓的史料中,都不能木涉及到匈奴族的发展、壮大以及这个强悍的民族由盛而衰并最终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逐渐消失的历史事实。同时也不能漠视北匈奴在被迫西迁之后又在异地休养生息而再度发展壮大并重新史诗般地崛起于东欧的历史。而匈奴族历史的发展脉络问题和北匈奴的归宿问题,又时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疑点。如今,在这世纪之交、在敦煌自西汉建郡已近二千一百年的时候,也应该再度关注这一问题了。因此,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认识。一、匈奴族的兴起与其发展的脉…  相似文献   

17.
东汉初年,匈奴南北分裂之后,南匈奴部众南下附汉,并不断内迁。南匈奴南下附汉既是匈奴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匈奴统治层矛盾恶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到了东汉政府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和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南匈奴内附对匈奴本身和中原地区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南匈奴政治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朝着封建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匈奴的汉化进程。同时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匈奴政权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军事活动在匈奴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经济意义。匈奴族实行军民合一、兵民一体的军事制度,社会组织、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相统一。源于匈奴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畜牧经济,其军事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特点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9.
匈奴(含其先人)在北方气候变迁的严酷自然条件下,成功选择游牧生产方式,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匈奴人通过使用和传播“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通过创就骑术并使其发挥能动性社会效应;尤其是通过成功采用“行国”统御的管理方式来组建草原社会,直面中原王朝等独到的历史行为,表现出了匈奴人在北方游牧经济社会形成中的奠基作用。深入理析该作用,对探讨匈奴之后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溯源析理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匈奴西迁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为主,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考证后发现:匈奴在从蒙古高原向欧洲推进(西迁)的过程中增添了丝绸之路的时空意涵:一是保证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持续性接触;二是拓展了丝绸之路的地域空间;三是推动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使世界历史进入了新时代;四是充分展示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开放性特征。丝绸之路的以上四点价值意涵均是匈奴西迁所重新赋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