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是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和恒久性的伟大著作.不同的个别经典有着不同的诞生方式和影响范围,作为个别经典,其命运是相对和不确定的.经典序列具有连续性、开放性,从而也造就了其恒久性.  相似文献   

2.
1 中学数学经典的历史定位1.1 经典的特性经典是由历史定位的,也就是说它们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经典的实质最终不在其文化品位的高低,也不在其年代的远近,而在于它们在社会、人生中的知名度和应用价值.它们最显著的特性有以下  相似文献   

3.
在唐诗经典化过程中,唐诗选本是一股重要的外部力量,绝大多数优秀的唐代诗人和诗作正是因为历代唐诗选本的选录,才逐渐成为后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唐诗选本在唐诗经典建构过程中既能起到发掘经典的作用,同时也会遮蔽一些经典,造成遗珠之恨.总体而言,历代选家会就大多数经典达成共识.此外,重要选本还能带来从众效应,使其他选本纷纷仿效,从而使所选诗歌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可,加速其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经典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中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而文学经典的阅读是其重要的内容和方式.当下大众文化盛行、各种思想不断撞击,古代文学教学和经典阅读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通过经典阅读教学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经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鲜明特征.经典文学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经典文学教育更应该从孩子的诵读开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经典文学中所蕴含的和谐之意.  相似文献   

6.
根据互文性理论,我们可以将唐诗经典与后世与它产生联系的文学经典看成是一种互为经典的关系.唐诗经典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后世各种文学样式的创作或直接或间接都受其影响,其影响具体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等多个方面.后世这些文学作品与唐诗经典一起形成一种“共生效应”,在实现自我经典化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唐诗经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教育经典的形成是教育知识借助"时间"和"意义"不断经典化的过程."经典化"包括表现上的"阅读"和实质上的"诠释",其实际操作方式为有别于"言说"的"述说".当前教育知识生产陷入了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言说"方式的流行使知识生产忽略了教育经典.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经典文本教学与本科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从通识教育观念、高等学校经典课程设置以及"一体两翼"的总体方案,介绍了2005年以来聊域大学文学院进行经典文本教学改革情况.其主旨在于以经典文本教学为扭结,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平台,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研究,对它们重新定位,归纳总结出具有创新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典文本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先生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北师大教授肖川先生在其《与经典为友》一书中说道“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0.
融合式阅读教学是将经典阅读和时尚阅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充分发挥经典阅读和时尚阅读的长处,避免其不足的教学方法.经典阅读和时尚阅读的融合式阅读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在教学中避免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一定的指导体系,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相似文献   

11.
从哈密顿-雅可毕方程和玻姆量子势角度,说明量子力学的经典极限是经典统计力学,用玻姆量子势和Ehrenfest定理对自由粒子高斯波包态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从H-J方程看量子力学的经典极限能更细致地反映其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12.
经典阅读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素质培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然而,在网络阅读风生水起的信息时代,"Y一代"的阅读目录里缺失了经典文本.文章分析了如今"Y一代"的阅读特征,指出导读经典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导读的新思路,希望图书馆导读馆员通过研究读者,挖掘经典资源,开展有吸引力的阅读活动,让"Y一代"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达到使其乐于参与阅读并且能把经典传承下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惨遭被冷落、消解,甚至被颠覆的命运.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当代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泛滥以及解构主义对文学经典的无情解构;二是"市场化的经济触角"伸进文学领域和消费主义时代的"快餐作品",不断冲击着文学经典;三是文学裁体的网络化、影像化不断地排挤文学经典;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现在文艺领域的消解.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红色经典",在苏联本土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遭遇,译介到中国后,由于中国社会现实环境的变化,这些"红色经典"作品同样经历了坎坷命运,这是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文章通过对苏联"红色经典"在中国的冷热境遇的分析,探讨苏联"红色经典"如何在当代中国增殖和诞生新的意义,使其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重建中国现代文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所作《殷周制度论》一经出版就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历经一个世纪其经典地位未曾动摇.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历史学的新研究,书中的很多观点受到了质疑,基于此有必要对经典再品读.文章结合王氏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献资料,从其作《殷周制度论》的立意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解读经典,还原王氏试图用封建秩序拯救乱世的立意,重新认识先生以史作论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二重证据法”的实际运用,从而推动中国古史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用直译法和意译法翻译文言文,其作用仅仅局限于学生“习其句读”,不能让经典走出“象牙塔”,一般读者和大众只能“心向往之”,严重制约了经典的大众传播.如果采用释译法翻译文言文,就能突破以往传统译法的瓶颈,促进经典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大学生阅读经典,多读经典,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十分重要.阅读经典,旨在吸取经典精神文化的滋养.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尚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首先要学会选择经典;其次对经典进行细读、精读、反复读;其三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经典活动.  相似文献   

18.
树立经典选文的多维度理解观念,能为教师规避经典教学的误区提供指导框架:构建与单元学习任务的递进式和同构性目标;其教学设计须在字字响亮、句句精熟中夯实文化基础,在“有疑而无疑”的探索中提升思辨能力.最终实现经典传承传统文化、达成学习任务群任务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1.诚然,网络时代不可逆转,社交媒体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革命式的便利。从早期的QQ、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及社交网站等,总有一项是我们经常使用并乐此不疲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阅读和交流的时间本来就有限,既然网络难以舍弃,读经典乃至读纸质读物的时间自然就少了。2.然而,经典的功能,特别是其对人性和品位的滋养,绝非浅层次的阅读和交流所能代替。以文学为例,从理论上说,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其有着与一般作品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本质上是人类追寻经典的历史,创造经典是文学发展的动力.而何谓经典并无定论.沈从文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他的现实主义品格、历史审美价值、世界人类意识三者相统一的独特经典观.重新认识沈从文的经典内涵,应对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缺失的原因和新世纪的经典创造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