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郭忠壮 《文教资料》2013,(14):14-16
深受19世纪美国"乡土文学"女作家裘威特影响的薇拉.凯瑟对于肇始于20世纪初的任何现代文学运动都敬而远之,尽管如此,许多当代学者还是因其作品中洋溢着的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而给她冠以"生态女性主义者"的称谓。在其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中,故事主人公虽然是男性,凯瑟却赋予他诸多美好的女性特质——对伴侣的倾心关爱、对家人的悉心照料、对他人的真诚相待和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薇拉.凯瑟在其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中勾勒了一幅生态女性主义者憧憬的人类社会美景。  相似文献   

2.
薇拉·凯瑟的经典拓荒系列小说<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亚>和<邻居罗西基>是其生态思想的艺术凝聚.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运用现代深层生态学理论对这三部小说进行解读与阐释,并对作家前瞻性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邻居罗西基》是薇拉·凯瑟后期代表作.它描写了农民罗西基眷恋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在恬静、美丽的农庄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表达了人、植物和动物和谐共生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里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妮亚的形象分别是“大母亲”和“大地母亲”的神话原型再现。威拉.凯瑟在这两部作品里所展示的创作才华,向读者呈现了其无意识心理中的人类记忆里的女神原型。  相似文献   

5.
《哦,拓荒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在1913年发表的第一部内布拉斯加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作为美国西部开拓者的生活和爱情经历。近年来,评论家们分别从主人公坚强、女权、原型、生态等广泛的角度对该作品作出了阐释。而本文拟运用罗素的幸福哲学思想对亚历山德拉的幸福之路进行解读,尝试为现代人幸福感方面的精神困惑寻求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的安东妮亚》是薇拉·凯瑟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人们熟悉的神话原型、经典的意象来颂扬美国西部文明的创造者和开拓者。通过移植荒野与花园意象的原型,作者含而不露地揭示美国拓荒者的神圣使命,以及人应如何保持与自然的永恒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威拉·凯瑟在美国小说家中向来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哦拓荒者!》作为其第二部,即是第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被誉为美国西进运动的赞歌。小说中,凯瑟用艺术手法呈现西部荒原上开拓者的拓荒生活。两代拓荒者用毕生心血在贫瘠之地搭建起“农业乌托邦”。正当日子渐有起色,心灵却连年无收。本文将首次从精神分析视角重读《哦拓荒者!》,揭开其中因精神缺陷酝酿出的一段段缺憾爱,以此加深读者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在其成名作<啊,拓荒者!>中凭借巧妙地运用古典神话,成功地塑造了拓荒者的形象,从而在他们漫长的生存斗争中找到某种伟大、永恒的东西.本文试举几例以说明这部作品中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凯瑟的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和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分析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和社会对人的异化的揭露方面,凯瑟做的及不上安德森,但是在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思考方面,安德森比凯瑟要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10.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文章通过《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两部作品中东西部城镇与乡村的对比、女性与男性的对比以及友情式爱情和激情式爱情的对比来探析凯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曹浏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4-16,40
在《邻居罗西基》里,凯瑟扯断了时间链条,并通过摆布主人公的空间位移,体现了作者的二元对立与融合的哲学考虑。小说主题是复调的,它不仅反映了土地之于移民的重要意义,而且是对幸福生活参数的多重设定。由于小说内部便有已设定的读者,小说也可解读为关于成长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 ,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 ,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 ,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 ,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 ,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 ,成功地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在《邻居罗西基》里,凯瑟扯断了时间链条,并通过摆布主人公的空间位移,体现了作者的二元对立与融合的哲学考虑。小说主题是复调的,它不仅反映了土地之于移民的重要意义,而且是对幸福生活参数的多重设定。由于小说内部便有已设定的读者,小说也可解读为关于成长的小说。  相似文献   

14.
赵莹 《考试周刊》2010,(44):18-19
本文结合西方经典巨作《圣经》故事着重阐释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代表作《红字》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意境中的《圣经》原型分析,旨在通过深刻挖掘作品原型因素,更深领悟作者深远的文学创作意图和辉煌的文学创作价值.加深理解这部作品蕴含着的广泛而深刻的主题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大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期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以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成功的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6.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所塑造的亚历山德拉、安东尼亚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她们富有激情、敢于创造,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艰苦奋斗,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获得了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
移植与重构:《红字》中的《圣经》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深受《圣经》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基督教文化色彩。霍桑在《红字》的创作中巧妙地移植和重构了《圣经》中的原型,使小说的人物形象与《圣经》原型形成了强烈的互文性,也因此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超越时代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8.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其代表作《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隐含着《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的原型形象。因此,本文结合原型批评理论,通过文本分析,论述《红字》中海丝特所体现出的圣母形象,从而进一步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邵芳  应梅芳 《文教资料》2009,(17):33-35
《啊,拓荒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183;凯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亚历山德拉这一成功的女性拓荒者形象,成为近年来生态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视野所关注的重要文本。本文尝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小说主要人物的道德意识作一个粗浅的解读.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支撑人类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20.
王荣莉 《文教资料》2010,(31):12-13
《白鲸——莫比·迪克》是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本文从作品命名、象征手法、文学原型三个方面阐释该作品包含的圣经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