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教育制度是调整高等教育各种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高等教育制度管理伦理就是要使这些制度的制定、运行、修正和终止符合制度伦理的要求,为此,高等教育制度管理应符合规范性、持续性和绝对性的要求。高等教育制度管理伦理是保证高等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得以存在的外在保证。由于高等教育制度管理伦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它对高等教育制度管理主体对象的选择有着比较特殊的要求,即其对高教制度管理主体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和相对较高的伦理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追求环境伦理的行动中,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从不同的层面阐释了同一内涵;生态美学及生态审美作为一种媒介使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达到动态平衡。在生态伦理过程中,生态审美是人类的崇高需求,更是必要需求;生态美、生态审美在生态伦理过程中影响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是生态审美的创造性展现。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梵净山良好的自然环境得益于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主要包括精神世界的生态伦理实践、日常生活的生态伦理实践和保持水土的生态伦理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仍然在继续,仍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管理是在师生"情感、伦理、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完成的,是管理和伦理有机"耦合"的样态。解决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不在于反复的道德说教和无情的制度约束,而在于师生"情理"的尊重与认可,即通过情感管理营造大学生管理文化,"润化"学生心灵,美化学生"心境"。但是,在高教后大众化境遇下,高校充满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处理这些问题还需要"治理"的理路指引。为此,高校学生管理伦理必须达成"情理"与"治理"的融合,实现"人品"向"人性"的目标转换、"治身"向"治心"的方式转换、"全能"向"专业"的路向转换,凸显科学人文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5.
生态伦理已经逐渐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道德与伦理支撑。通过对闽西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能够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生态伦理的认知水平。在分析闽西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提升的限制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和政府管理问题,还是个伦理问题。本文论述了涉及食品安全伦理的三方面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生态伦理和知情伦理。详述了食品安全要求的几个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伦理教育的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态伦理教育的时代背景、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生态伦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生态伦理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伦理视域下,对人的主体性价值挖掘、协同服务的角色转换以及整体性的参与创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探究,契合了现代管理中人本性、和谐性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价值诉求。该文基于传统科层制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予以伦理关照,从维护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搭建互惠双赢的共荣平台和设立可持续发展的共享机制三个方面融合生态伦理的导向价值,以期为建构企业人力资源的现代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伦理视角反思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生态危机、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创建城市和谐社会、构建市民幸福生活的需要。而政府是城市生态伦理建设的中心和主导;企业是城市生态伦理建设重点和关键;个体是城市生态伦理建设的主体和基础。在城市生态伦理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伦理建设和法律等其他文化建设的联系和区别,注意城市生态伦理建设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生态伦理实现机制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实现生态伦理的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完善生态伦理主体的社会氛围机制、建立生态伦理主体的价值牵引机制和实现生态伦理主体行为的校正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其深刻而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理论成果。生态伦理学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生态伦理学坚持"生态本位"的伦理学方法,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哲学基础,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标准,建构和确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伦理与经济生态、伦理与社会生态、伦理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去确证当代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实现伦理生态的辩证复归。生态伦理是当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诉求,则成为生态伦理精神能否成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建设是摆在我国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各建设主体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生态伦理水平。政府在我国生态伦理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领导作用;企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键,是生态伦理建设的中心环节;其他组织和公民是生态伦理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明市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存在着生态伦理问题,文章探讨三明市企业生态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构建企业生态伦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2月19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孟新同志主持了会议。齐亮祖、刘敬发同志传达了全国高教管理研究会换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精神。与会同志回顾了我省高教管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活动情况,并就加强我省高教管理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增补董浩为省高教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尚鹤翔为常务理事,杨洪杰为副秘书长。会议还决定将省高教管理研究会靠挂在黑龙江大学。一会议认为,我省高教管理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在高教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我省高教管理改革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生态问题在近年来已经逐渐引起重视,生态伦理问题也被现实问题不断推进发展。提到生态伦理问题,就必须面对生态伦理中涉及到的三个维度:生态、科技与人。生态为科技所破坏,科技为人所利用,而人又必须以生态为依托而生存发展。应分别站在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生态伦理中这三者的关系,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教育。首先从生态的定义出发,提出生态伦理和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接下来从生态伦理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两方面论证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从生态旅游的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教育性、可持续性三个核心特征论证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是生命困顿的文化反思过程,其在文化中获取和确证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这是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文化生态。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所遭遇的冲突形态,是进行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是其社会生态。将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现实整合,使高校生命伦理教育得以超越,阐释了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价值生态及其超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对活伦理学的角度来探讨高教伦理,高教对话伦理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对话中。教育对话的有效实现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条件:是对道德价值观冲突的自觉自主意识;寻求高等教育道德共识;有必要建构高等教育道德价值观的公度原则。教育对话的有效实现还必须建立必要的对话机制:民主与平等;理解与相互承认;尊重与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环境教育和生物学教学视野下的生态伦理教育的解析,提出并论证了突出价值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论述了生态伦理教育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并就专题探究活动在生态伦理教育中的尝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