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8,(11):22-23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现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的一所名校。8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信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活教育”理论 ,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陈鹤琴先生认为,自动的学习 ,自发的学习 ,乃是以做为出发点 ,在做的过程中去教 ,在做的过程中去学 ,在做的过程中求进步。“做”是“活教育”的中心、灵魂。我园在幼教实践工作中 ,以陈老的“活教育”理论为依据 ,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 ,建立儿童工作室 ,努力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活动环境 ,让幼儿在做中求知、做中发展 ,从而促进了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一、儿童工作室的建立在陈老先生的“活教育”…  相似文献   

3.
沈文 《现代教学》2008,(11):F0004-F0004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的一所名校。8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信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1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扎根入土、脚踏实地的研究与试验赋予了“活教育”理论蓬勃的生命力与生长力,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国情与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化、大众化、中国化儿童教育道路之根基。“活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最具独创性和本土性的实践成果。“活教育”认为儿童是活的人;实实在在生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活教育”在追随儿童的过程之中,立足活的儿童,根植活的环境,生成活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建于1928年,由中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在80年的办校历程中,学校以其兼容开放、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优异卓越的教育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学校继续追寻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坚持“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韦海  英张娟 《教师》2024,(9):2+129-130
<正>中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态美育是指让儿童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并互动,在亲身观察、探究、体验中获得新经验和释放儿童“真”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儿童心、行“美”的情趣。本文以生态美育生成课程的预设与实施为抓手,  相似文献   

8.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提倡的儿童中心主义的幼儿教育对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有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活教育”的思想引领下,结合童话故事《小兔乖乖》,我们开展了园本特色童话主题课程《小兔乖乖》。这个主题的开展与实施可以说为我们实践“活教育”、发掘“活教材”展开了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0.
徐文 《现代教学》2010,(9):F0002-F0002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建于1928年,由中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80多年来,学校以兼容开放的教育精神、不畏创新的教育勇气以及优异卓越的教育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学校继续追寻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儿童教育儿童化”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育者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可能与趋势,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写教科书,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前身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1994年,本科毕业的杨七平与聋青技校结缘,此后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校长,一路带领学校深入践行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传承弘扬陈鹤琴先生特教宏愿,始终坚持“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书写了新时代历史名校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3.
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贯串了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过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非常有影响的儿童教育理论,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之一受到批判。面对不断的反复批判,陈鹤琴不得不清理、反思、检讨自己的“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虽存在理论上的因袭杜威主义的局限和实践上的形式主义缺点,但是,它提出的人的现代化命题、尊重儿童主体性、培育儿童个性等主张,仍然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大声疾呼“做教师的应鼓励儿童创作,以发展他们的创作性,发挥他们的艺术天才……”他一生通过很多方式与途径贯彻他的“活教育”思想,他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大力提倡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其思想和做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评析吴晓勤,翟大林陈鹤琴(1892-1982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他终身致力于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教育思想。本文试从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陈鹤琴教学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活教育”理论是陈...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名著《家庭教育》提出了11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陈鹤琴(1892—1982)是中国近现代名教育家,幼儿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活教育”理论的创立。建国以来,教育界对陈鹤琴教育思想展开了持久、深入的研究和争鸣,形成了学术探讨的一个热点,椎动了各阶段教育理论的建设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收到了“重新发现陈鹤琴”之功。陈鹤琴研究离不开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指导,关键是“从总体上探讨教育研究中对象与方法的关系及适宜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于1940年创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他的“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论”虽提出于40年代,但与我们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2007,(9):30-30
为了继承、弘扬、发展民族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推广先进的办园经验,2007年6月15日,北京市崇文区教委在光明幼儿园召开了“继承与发展,促进每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主题大会。会上,光明幼儿园园长申玉荣作了《继承与发展——以陈鹤琴教育思想为核心。创建适合中国的大众化办园模式》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0.
曾小妍 《现代教学》2011,(7):132-133
我校是陈鹤琴早年实施“活教育”的实验基地。从陈鹤琴先生倡导的“一切为儿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发展到今天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建构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体系。但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逐步认识到,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校本课程理念,赋予校本课程的新内涵,给予校本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