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斌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2):27-27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教育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反观我们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其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感而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教育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就必然会听进去,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而受教育的参与性较低,出现精神游离现象:朱小蔓教授说:“任何国家,如果只是在课堂  相似文献   

2.
刘克汉 《教书育人》2001,(22):37-39
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目前德育工作者总以先知者自居,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被动、消极的接受者。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把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学科的教学,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强调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的德育工作等同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只重视规范管理,忽视情感教育;只强调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只照搬书本理论,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结…  相似文献   

3.
安娜 《中国德育》2005,(1):63-64,79
“德育课程”是“课程”的属概念,是整个课程结构中与影响学生品德发展有关、执行育德职能的课程部分。  相似文献   

4.
陈君 《教育探索》2002,(11):80-82
本就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种种困惑进行反思,以期实现学校德育工作职能的转化,并力图构建强在强化情感体验性和实践性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结合实际活化、实化德育内容,构建可操作性德育模式,是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好管理、活动、教书、环境和服务五个环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章论述了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其加强和改进德育方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的发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脱离实际,所创设的环境与氛围不适应学生的成长,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必须实现教师间的通力合作,这是德育育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时刻注意改造自己,即让自己适应学生,努力发现学生成长的一点一滴,只有这样才能寻求到德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学校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将属于能承担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培养“健全人格”应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为此,学校德育应从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重组德育内容、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为主线的德育运行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0.
理解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理解即德行的德育内容论与德育实践论.“善解入意”的德育基质论,“将心比心、体贴关怀”的德育方式论。“学校道德场”的德育建构论等丰富的内容。它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说教式的、教条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成为构建理解型学校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反思我们的德育,之所以实效差,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常常过分地强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剪裁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重说教,以灌输和强制为主要方法,缺乏道德体验和品德内化,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背离了德育规律,因此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所以,学校德育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基于此,本刊编者提出了"生活化德育"的专题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生活化德育之路。该专题以"困境——出路——实践"为研究脉络,三篇文章构成了"生活化德育"的完整专题框架,为学校生活化德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3.
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中各因素的复杂性反思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由于实践工作者对德育、德育网络、德育主体等现代德育理论中的概念内涵存在的复杂性认识不够,使得德育内容单调、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目标模糊,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合理安排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唤起主体参与,做到学校德育制度化、德育活动课程化、“三位一体”合力化、网络德育自控化、德育评价自主化。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教育要顺应这种要求,全面探讨并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下面仅就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看法。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学校德育实际地位不高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德育随时可以为智育让路;德育活动形式单一;德育经费没有保障;学生对政治课、思品课不感兴趣。社会上  相似文献   

16.
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误区。要走出这个误区,应当实现三个“回归”,不放过能让学生受到情感冲击的机会,使德育生活化,融入教育的整体之中,激励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往往令人生活在一种左右为难的价值冲突与矛盾之中。一方面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渐进式一体化趋势,另一方面人们总是渴求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学校教育核心问题的德育,同样面临着在二者之间谋求一种良性互补的课题,即在充分发展学习者个性的基础上,既要使学习者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及其所属群体道德理念的意义,又要让他们了解、遵从人类发展的共性及其普遍行为模式。所谓德育的共性要求亦即其普遍性要求,是指德育应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使学习者认识到自己不仅归属于某种文化,而且…  相似文献   

18.
读完余胜国校长的大作,给我一种直接的感觉是:这所学校德育工作抓的全面、扎实、有效。然后又有一种念头产生:要是众多中小学都如此抓,“德育首位”就不是一句空话了。谁都心知肚明,德育重要:有关民族素质国家兴亡;有关学生和学校的“饭碗”。可眼前更突出的压力是升学和就业,按照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首先必须解决“饭碗”问题,然后才是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所谓德育创新就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念,改革和更新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形式,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服务。下面就如何推进初中阶段的德育创新工作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一所普通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实践基地,经过十余年探索与实践,学校从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育人路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建设。最终,学校形成了以“礼、善、真、勤、品、毅”六大品格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以明品、行品、弘品为体系的立体德育课程。学校还采取了课程、活动、文化、实践、管理、协同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德育,并以日、周、月、年、学段为评价过程,构建了“六品”德育模式。这一模式为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提供了高效实施德育工作的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