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出现 ,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不可否认 ,高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因而素质教育的重点也就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 ,但我们还应看到 :人类在主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 ,出现人口巨增、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破坏等严重后果。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重大领域的主题之一。改革开放的中国 ,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 ,从生物学角度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已是刻不容缓。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联系教学实践,从提供有"生命"的材料使学生有疑可问、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问、讲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三方面论述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文芬 《考试周刊》2013,(98):143-143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落后、无效、单一的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路,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出发,围绕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探索的开端 ,没有问题 ,思维是静止的 ,有了问题 ,才能激活思维 ,一石可以激起千重浪。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旦被打开 ,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 利用情景渗透材料 ,引起兴趣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探索问题之前 ,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并使学生能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8.
李存彪 《甘肃教育》2014,(22):117-117
正环境意识的培养是化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如何系统地让学生形成并具备环境意识是化学教学工作者的一大课题,作为世界未来的创造者和改造者的青少年必须提高环保的潜在意识。下面结合教学的几个环节来谈谈如何完成这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中的历史公害事件。如在学到"空气的成分"知识时,其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课前让学生事先通过网络等进行资料搜集,各小组在课堂上交流,再通过多媒体放一些影视短片,这样如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事件、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环保意识在血的教训中自  相似文献   

9.
钟清华 《考试周刊》2014,(43):154-15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素质教育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验和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一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引发了许多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我国很多地区因长期处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致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如何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正在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工具正在直接影响并改变着学生对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认识程度,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育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全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它来自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这样一句简单的话给可持续发展下定义,体现了科技时代的人文关切.从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新的发展战略.现在的中学生正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用何种思想武装他们将直接影响社会前进的方向.鉴于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钱维 《生物学教学》2010,35(10):23-25
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意识、和谐相处的意识、自主自强意识、珍惜时间意识、安全保健意识、探究创新意识等方面总结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述环境恶化导致的危害,生物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生物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16.
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水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物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我国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钟角金 《考试周刊》2011,(73):194-194
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已被视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呢?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忧虑,威胁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地震、泥石流、海啸等,这些灾难都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存在一定的关系,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营造人类持续繁衍的环境、进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大多是由化学污染物所造成的,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入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则主要求助于环境教育。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