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日食的成因一、回忆情景,作好铺垫。师:你们看过日食吗?谁来说说发生日食时的情景?生:日食发生时,太阳西缘先变黑。生:太阳最后会全变黑……师:除了这些,发生日食时,还有哪些情景呢?(放CAI课件:日食时的情景)[评析]让学生回顾亲眼看过的或从书籍、电视上了解到的日食的情景,并通过CAI课件,对发生日食时的情景作比较完整的认识,为推测日食的成因作好铺垫。二、根据情景,分析推测。师:请同学们联想这样一个事实:白天,当你站在大树的影子里,你能看到太阳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月食和日食》一课时,在六(3)班,我先让学生观察教材P40页插图,引导学生分析月食形成的原因,然后在我认为学生已经理解的时候,我才让学生推测日食的成因。整节课完全是传统讲解法的操练过程。下课后,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学生也有点糊里糊涂。第二天我来到了六(2)班上课,改换了思路和教法,展开了如下尝试:1郾激趣生疑。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大声读题三遍,提出三个问题:(1)你对月食和日食知道了哪些?(2)你对日食和月食不知道哪些?(3)对日食和月食现象,你想知道哪些?之后,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反应不太热烈,只有七八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日食和月食》是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年级《科学》第一册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6节的教学内容 ,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重要自然现象。但由于这些现象不很常见 ,其产生的原因又不易直观理解 ,因而长期以来 ,这两种自然现象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揭示其中的奥秘 ,本人通过模拟演示、分析推理、综合比较和实际观测等方法 ,让学生对日食和月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对产生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景象描述 ,激发兴趣日食和月食的产生成因 ,即便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成年人也不易说清楚 ,对于几乎没有亲历…  相似文献   

4.
5.
竺红波 《科学课》2014,(5):112-113
学生的探究是在科学思维指导下的探究,只有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在放手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动脑状况,注意学生思维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课堂要引领儿童从探究活动中主动建构科学概念的理念已深深地影响着广大科学教师。如何从儿童的视角探索适合儿童的科学课教学,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命题。我们在研磨教科版《科学》六年级《日食和月食》一课的历程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探索创设适合儿童的科学学习。《日食和月食》一课的主要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构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  相似文献   

8.
我在讲初一语文第一册中,收编《诗五首》时意外地发现《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这两首诗出奇的相似。于是我用一个课时有效地完成了这两首诗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内环境和稳态》是高中生物教材改编后新增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从教学内容入手,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出教材内容应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并运用恰当的课件,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分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氧族元素是典型的一族非金属元素 ,编排在《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之后 ,是对“元素周期律”内容的应用和扩展 ,起着加深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作用。本章包括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保护三部分内容。教材介绍氧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同时 ,对硫及其化合物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其间渗透环保知识。教材的这种安排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①注重理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这一特点揭示了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认知规律 ,明示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方法。基于这一点 ,教材围绕本章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11.
叶瑶  夏惠 《湖北教育》2003,(23):33-34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寻找秋天的特点,体验与秋姑娘一起游戏的乐趣。 2.使学生学会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场地: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草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纲要>指出,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科学>课程是<纲要>提出设置的一门新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规定的新课程.北京教育学院综合理科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专业的部分教师在参与制订北京市<科学课程标准>工作的基础上,着手编写<科学>课教材,其中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使用的第一册<科学>课本(实验本)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下文将对这本教材做些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1.话题:本单元的主要话题是“numbers”,要求学生会用英语表达数字1—10,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数字。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数字相关的一些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15.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课文第3课教学目标:1.读出古诗的韵律,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初步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17.
1案例背景本案例的内容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2章《运动和力》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一节的讨论之一,即P63讨论:试举生话中增大与减小摩擦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浙教版初中《科学》新版教材进行探讨.对其改版地理部分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意见。还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分析了浙教版《科学》教材。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选了四篇散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节选)》《花未眠》。看文章题目,四篇散文写的是四种景物:读文章内容.讲的却是一种心情——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朱自清披着长衫踱步的背影、李乐薇身处山间小屋微笑的面容、史铁生坐着轮椅刻下的车辙、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对花的凝视,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不同方式:渴望自由、寻找自由、收集自由、享用自由.是他们与自我对话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画小树林》一课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利用“矩形选定”和“任意形状选定”两种工具定义图块,对图块进行复制和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