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主体论(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将人提到“人的高度”的实践活动。人在什么程度上成为“人”,是由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来决定的。如果说,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都是为主体生产对象的同时,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的话;那末,教育就是专门为对象造就主体的,也就是说,教育是从主体出发,通过主体、依靠主体来开发、发展和完善主体的实践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主体,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愉快教育是一师附小长期教改实践的发展愉快教育是从情感教育入手的人格教育愉快教育是一师附小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教改方向的概括.倡导愉快教育是要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孩子们爱和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的整体性人格教育.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和思考、愉快地活动和创造、愉快地生活与成长,在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愉快教育是一师附小长期教改实践的发展 愉快教育是从情感教育人手的人格教育 愉快教育是一师附小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教改方向的概括.倡导愉快教育是要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孩子们爱和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的整体性人格教育.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和思考、愉快地活动和创造、愉快地生活与成长,在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机器人教育(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 ,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述了机器人教育的定义与五种基本类型 (RSI、RAI、RMI、RRR、RDI) 。该探讨对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未来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前瞻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生活和发展的主体。他不仅在口头上这样倡导,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也是这样去做的: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创办的山海工学团中,每晚农友们到茶园边喝茶边谈心,儿童团们经常为农友讲故事,深受欢迎,农友亲切地称呼儿童团学生们为“小先生”。陶行知对于“小先生”这一新生事物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发挥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举措,于是他按照“即知即传”原则,创造了“小先生制”,写了《小先生》  相似文献   

6.
行动与诠释——呼唤专业支持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拆分成“叙事”和“研究”两个关键词,因为它们都是为幼儿教育科研服务的行动,所以前面冠以“教育”这个词。我们在前面以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叙事”的教育和科研意义。接着,我们将阐述“研究”的教育和科研意义。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消除教师对以“方法”为中心的教育研究的惶恐心理和思维定势,明确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叙事和研究中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1)在叙事中进入角色(通常用第一人称),将发生在自己工作中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叙述清楚;(2)用叙事的方法对这…  相似文献   

7.
论主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国材 《中学教育》2000,(10):3-6,20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以系统论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为分析工具 ,论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主动性 ,以强化其市场竞争意识 ,呼唤更具主体性、能跻身国际竞争之林的大学。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在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职业需求多元、就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必须走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的误区,寻求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全人和对精神教化的历史责任。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着眼于理念、知识、行为三个层次的教育结构,构建以入文知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文艺心理知识、生活体验为基本主线,并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曾华 《文教资料》2008,(2):160-162
教育主体与主体教育作为一对关系体,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的教育主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另一方面,主体教育变得日益突出,它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中,阐述了大学教育主体与主体教育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以期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主体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通过教师科学而有效地组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从而优化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音乐课程 ,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 ,在教学中 ,不仅需要教师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 ,自觉探究的思维空间 ,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 ,独立大胆的实践 ,因此 ,更需要按照主体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一、树立主体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新观念1 主体本位的观念。这是主体教育理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而教育传播主客体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化过程。在融合语境下,教育传播主客体已经发展为主体间性关系,构成复杂网络,呈现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实现人的终身学习,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的影响、指导和支配.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变革都有其教育观念前提,在现代社会确立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师科学而有效地组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音乐课程,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自觉探究的思维空间,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独立大胆的实践,因此,更需要按照主体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续第1期)ZHTBT专题笔谈1999.2HXXG中小学管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陈孝彬三、构建和谐教育实践模式的思考(一)教育模式和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所谓教育模式,是指教育系统设计者把复杂多变的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进行简化,再用文字、图表或公式形...  相似文献   

16.
17.
同其它学科一样,教育学也有一个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问题。18-19世纪之交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一次阐述了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按照方法培养心智的艰巨任务,从总体上讲应留给教师。”这是在理论上对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本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则认为:“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变,……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将围绕他而组织起来。”“儿童的学习是主动的。”这又被认为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先声。二者的区别恰如杜威所言是一个“重心的转变”,即以教师为重心转向“儿童是中心”。这一转变随着哲学上对主体性认识的深入而愈加完善,并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关于教学主体性的争执,就是教育观念转换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再论主体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国材 《中学教育》2000,(12):7-9,6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教师为主导”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主,所以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是“一讲到底”,教师理所当然地处于“主讲”的地位。“讲”,或曰“讲授”“讲解”,作为教学方法之一种,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是,在以训练听 、说、读、写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课上,“讲风”太盛,势必挤占学生的活动时间,这就未必相宜了。理化学科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语文学科必须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道理是一样的。   50年代初,一位外国专家在北京指导《红领巾》的教学,开始把苏联中小学的文学教学法引入我国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