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的本体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语文课程的本体?怎样研究语文课程的本体?语文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课程实践,如果其课程内容不清晰,那么后续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很难弥补其课程内容缺失的先天不足。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课程实施者应该花大力气研究语文课程的本体--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2.
于漪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她主张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表述的变革。关于语文课程内容,她主张语文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重视语言积累,并呼吁推进课程内容的系统化,为语文课程内容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关于语文教学方法,她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认为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先导,要求重视语感的培养。于漪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课程,学习语文这门课程根本性的关注点是两个:一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什么知识?(即课程内容);二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即课程形态)来学习这些知识?对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思考什么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生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  相似文献   

5.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人与世界(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交际的产物。语文因交际而呈现出与世界相对应、与思维相一体、与人性相一致的征象,所以,交际性是语文的特征。缘此,以语文为内容的语文课程的特征也就当在以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为要务。语文课程的这一特征表现出作为"百科之母"的本原性、使人成其为人的立人性、课程内容的言意和美性及课程存在的全时空性等征象。语文及语文课程的特征是由语文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把握语文课程的特征及其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建设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7.
要有效解决语文课程目标不甚清晰与语文课程内容长期缺失的关键性问题,在课程认识与实践中就要确立对语文知识特别是"语文形式"方面(领域)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为基本课程对象,并进而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素养为根本课程目标.在此认识基础上,还应在实践探索中把语文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的基础、把"语文形式"方面(领域)的知识作为重点、把"语文形式"方面(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作为关键,才能实现构建系统完备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目标.在语文课程目标确立与内容建设中,要力求以课程目标确立的明晰全面系统等来确保课程内容建设中的明晰全面系统,从而构建课程目标引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借鉴国内外母语教科书的经验,语文教科书的研制应重视程序性知识。在课程与教学的系统中,教科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与研制课程内容,变革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提供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体现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人与世界(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交际的产物.语文因交际而呈现出与世界相对应、与思维相一体、与人性相一致的征象,所以,交际性是语文的特征.缘此,以语文为内容的语文课程的特征也就当在以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为要务.语文课程的这一特征表现出作为“百科之母”的本原性、使人成其为人的立人性、课程内容的言意和美性及课程存在的全时空性等征象.语文及语文课程的特征是由语文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把握语文课程的特征及其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建设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0.
以“语文”作为中小学一门课程的名称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语文教育研究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七方面勾勒这60年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轨迹,可明辨是非,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11.
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诸问题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职语文课程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其改革势在必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既要借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更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突出职教特色。为此,需要科学界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合理优化课程结构、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和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基础.它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学、哲学等一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但在我国语文教育中.以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推介《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和《论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的旨意,不仅仅在于这两篇文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野.也是期盼有更多的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能够关注并投入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由点上实验到面上推广的阶段。实验区的教师经过不断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的教学经验。如,丰富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的经验;拓宽学习渠道,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经  相似文献   

14.
吕映 《教育探索》2012,(2):26-28
后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动词形式理解课程,关注学生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语文课程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师生主动参与、建构与创造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一)在高职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中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生动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6.
以语文作为中小学一门课程的名称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语文教育研究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本文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述评,勾勒出六十年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轨迹,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近10年了,它对语文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诸多方面作了改革尝试,委实是教坛上一股清新的风。在我看来,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大,"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教育新理念的出台。语文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媒介,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并运用于语文教学,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语文”作为中小学一门课程的名称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语文教育研究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本文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述评,勾勒出六十年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轨迹,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3,(5):36-37
<正>学生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得,因此,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是语文科本身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文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一、实施原则(一)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