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在生活化课堂中,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立足"生活",放飞"生命",让课堂因生活而灵动,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精选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挖掘课程内容突显生命教育,运用实践探究感悟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探索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境界.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显然也应是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陆莉萍 《上海教育》2009,(13):55-56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生命”型课堂中,教学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观念和“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的思想,将课堂教学视为人的一次生命之旅,师生共建知识交往的场景与平台,让知识教学充满生命对话、交流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育要关注人,就必须关注生命。当前,伴随着全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教育的核心—生命理论逐渐引起了广火教育者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封闭的“沙漠化”课堂教育也在向生命课堂教育整体演变。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课程课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对当前语文教学来说,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课堂迸发生命活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已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生命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倡导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生命课堂的研究源自西方国家于20世纪开展的生命教育研究,当时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与研究。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7年发表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生命课堂"这一理念。英语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是生命润泽生命的课堂,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和谐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课堂。简言之,"激励+尊重=成功"是英语生命课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9.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课堂的构建,要贯穿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努力在课堂中创建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场。我们提倡"生命在场",那么,如何体现教师的生命"在场",如何实现学  相似文献   

10.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1.
缪云芳 《四川教育》2004,(12):31-31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从以“知识为中心”回归到了“以人为本”的本原上来。“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所在.教育应该关注鲜活的、整体的“人”本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是他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能否在课堂生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完整、和谐、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却忽略了这种本原性的需求,而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以致在课堂上只见知识不见人。因此,课堂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完整生命  相似文献   

13.
朱清华 《生活教育》2014,(11):37-39
课堂犹如一艘生命之舟,承载着一个个高贵的生命体,呈现着一幅幅最可爱的生命画卷,生命教育课堂更应该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最美丽的绽放,这需要生命教育教师掌握引领生命课堂的技巧和方法,怀有走进学生生命世界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4.
从初中生学情和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来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有效落实生命教育,教师必须树立自觉的生命教育意识,善于钻研教材,整合资源,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方式,注重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观念,关注细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唯有构建于尊重学生生命基础之上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且成效卓越的课堂。以生命教育理念重构思想品德课堂,是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为此,我们需要做以下改变:树立承载生命的教学理念,构建关注生命的教学内容,选择体验生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皈依.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对现有的学校教育价值进行自觉地反思.生命化教育的实施通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注重精神生命的提升,加强人文教育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的课堂是指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追求人的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化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活动.它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更应是教师生命活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生命化课堂是以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和生  相似文献   

18.
方钧鹤:教育,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语文教育更应体现对生命发展的关注.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充盈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生命课堂.但是,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理解逼仄,满足于浅层次的教法上的变革;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把语文教学的视角投向人的生命发展内核.我认为有必要再提语文教学的生命观,强调把关注生命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不二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一、生命教育与高效课堂 2006年,由我主持研究的省级教科研成果——构建“五步探究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构建“生命课堂”的课堂目标。之所以今天再次提出,是因为我认为:教师、学生是学校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呵护自然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涵养精神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师幸福、学生自信”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生命的完善与美好应是教育最大最持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是关系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生命教育是个大课堂,正确体悟其课堂精神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意蕴,使知识学习与人生价值相互贯通,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