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钟,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很早就出现了.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钟是西周中期的.钟因其大小厚薄不同,敲击时发出的高低音响效果也不一样.按钟的大小顺序组合悬挂,就叫"编钟".西周前期,以三枚为一套,以后逐渐增多.在山西、安徽、四川、云南等地曾出土过六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城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下河村附近.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年仅十三岁,即开始动工建筑骊山墓.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自称"始皇帝",历史上称为秦始皇.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曲阜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故都,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即孔庙——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历代孔子后裔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府内有大批历代名人书画、金石玉器、瓷器和孔府的档案材料;孔林——孔子葬地和孔氏家族的坟茔.  相似文献   

4.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四十八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北坡,是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填满堆积的洞穴.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彩色插页第一面左图就是北京人遗址的照片.这一洞穴座南朝北,南壁临山,左侧洞壁上的标志是1929年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地方.西南洞壁上有"猿人洞"三个红色大字,矗立在参观者面前的是北京人遗址堆积地层的剖面图.由于北京人在这里居住了许多世代(几十万年),因此,在洞穴中留下了他们的大量遗骨、石器、用火遗迹和与北京人同期生活的各种  相似文献   

5.
赤嵌楼是台南市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名胜古迹.赤嵌一带曾称赤嵌社.相传明代永乐年间郑和远航南洋,副使曾在此登陆取水.1624年荷兰侵略者窃据台湾后,为了长久盘踞台湾,就调来战舰炮艇强迫台湾人民在安平县外围一鲲身岛上建筑台湾第一座城堡——安平古堡(赤嵌城).荷兰人称为热兰遮城,中国人仇恨荷兰侵略者,又称它"红毛城".赤嵌城在今台湾台南市西郊,于1630年建成.当时三面临海,东与今台南市街区隔海湾相对.据史书记载,赤嵌城的修建"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奴隶社会中期已出现了货币。商代的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分工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日趋巩固与加强,使得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日益显著发展,贝便由装饰品变为支付手段成为货币。到西周后期,由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天然贝不敷使用,就铸造铜贝做为货币。到春秋时代,布币、刀币相继出现。春秋末期和战国前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各国的诸侯以至有封邑的卿大夫,都自行铸钱,因而货币相当混乱,形态和单位颇不一致。大体说来,主要有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太和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内的一座重要建筑,它在明朝初年称为奉天门,嘉靖年间改为皇极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才改称太和门.插图展现的是太和门及其广场部分.紫禁城,也称内皇城或宫城,位居首都中心.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共居住过24个皇帝,其中明代14个,清代10个.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72万平方米(1087市亩).四周筑有城  相似文献   

8.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座落在广州市东北郊的先烈路黄花岗公园内.黄花岗原来叫红花岗,后来因祭奠烈士,俗以黄花为宜,故改红花岗为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中英勇牺牲的.后被孙中山誉为创建民国的功臣,革命党人的师表.1910年11月,孙中山在海外槟榔屿秘约赵声、黄兴、胡汉民等,商议领导同盟会筹集巨款,积聚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配以适当的插图,对于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历史事实,增加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全国通用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在图文配合上安排较好,但对于许多插图,课本中未说明其含义,教学参考书中也缺乏必要的介绍或提出使用意见,因而对教学带来不便.为此,在这里把该册的一部分插图作一介绍说明.其中有的说明则是对课本或教学参考书的说明作些补充,至于后人的想象图则不作介绍了.  相似文献   

10.
《洛神赋图》是东晋时期杰出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而创作的著名绘画作品。曹植,字子建,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作家和诗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的小儿子。他自幼很有文学天才,作品乐观开朗,富有理想和抱负,曾被曹操所赏识,准备立为太子,这引起了哥哥曹丕的猜忌。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千方百计对曹植加以迫害。悲惨的遭遇使他更清醒地认识了现实。他的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骨肉相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传说曹植和他哥哥曹丕跟随曹操讨伐袁绍时,得到一美女甄氏,兄弟俩都爱上了她。但由曹操作主把甄氏嫁给曹丕了。曹丕做了魏帝以后,把甄氏立为皇后,但不久就被曹丕的宠妃郭氏害死了。到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进京朝谒,曹丕故意  相似文献   

11.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彩色插页《圆明园"远瀛馆"残迹》一图(图题"远瀛馆"的"馆"字.是"观"字之误),其正面近景是原圆明园西洋楼景区中的"大水法",而不是"远瀛观"的残迹.图的远景,即土台上的残柱则为"远瀛观"的残迹."远瀛观"是圆明园整个建筑的一组."远瀛观"残迹,原是园中欧式建筑西洋楼的一部分.西洋楼座落在长春园北部的狭长地带,由线法桥、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画等十多处建筑及庭院组成,建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747-1759年),由意、法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  相似文献   

12.
皇帝的珍玩本文照片所示是一件名目“青白玉蟠龙瓶”的珍贵文物,被选在中学历史教材插页上。这个玉瓶高三十四厘米。直颈的口径六厘米。瓶口至肩部的瓶颈浮雕一条正在戏珠的骊龙,道劲雄健,游衍自如。仪表万千。瓶呈椭圆扁平,腹部雕刻着乾隆皇帝弘历的七言律绝一首:“捞取和阗盈尺姿,他山石错玉人为。一珠径寸骊龙护,守口如瓶意寓兹。”诗文阴刻填金,楷书。有底座,底径九厘米,瓶底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审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已正式出版发行。本文对新课本大量增加插图的目的、插图的性质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教学中怎样使用插图等问题谈了笔者自己的看法,供中学历史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军政府,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是一座红色楼房。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引桥的东端。它北靠蛇山,南临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阅马厂(1853年2月,太平天国五十万大军从武汉出发,水陆两路,顺江东下,直捣南京,曾在阅马厂开炮祭旗,举行进军仪式),因而俗称阅马厂红楼。这座红楼在辛亥革命前,原是清政府湖北谘议局所在地,故当时又简称为谘议大楼。 1911年10月10日,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旗帜下,湖北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当天晚间,湖北新军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总代表熊秉坤率四十多人,在武昌紫阳湖  相似文献   

15.
初级中学课本《俄语》第一册是以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俄语》第一册为基础修订而成的。试用本从1978年秋季开始使用,试用期间,我们曾先后在黑龙江省、上海市、吉林省、湖北省、江苏省的一些学校进行调查,这些学校的教师们认为:试用本第一册基本上是可用的,只是音组拼读材料显得单薄些,个别语法项目需要调整,程度分量略轻。根据这些意见,我们对试用本第一册修订的原则是:体系不变,不作大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新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问世了。这一册书的编写 ,充分注意加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和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同时还充分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删繁就简 ,降低难度  新版课本首先在学习内容上大刀阔斧 ,精心删减。与原课本相比 ,删去了 30多处内容。其中主要有 :蓝田人、北京人头部特征、西周宗法制度、西周“百工”、周王室日益衰微、郑国渠、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春秋乐师俞伯牙、“约法三章”、重农抑商政策、博山炉、豪强地主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图》,是表现清军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一幅民间彩色木板画.1900年夏,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有力地打击着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及其势力.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并趁机扩张它们在华的侵略势力,乃以削平"叛乱"、"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由英、俄、日、德、法、美、意和奥匈帝国等八国共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人教版)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从今年秋季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试教。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在此介绍一下新教材的图画部分。首先介绍第一册的图画。关于封面。封面的底图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及非凡创造力的象征。封面选用长城为底图,代表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封面左上  相似文献   

19.
写实性绘画,在经过了几百年“绚烂至极”的辉煌历史之后,陡然沦落了。与此同时,现代派绘画,却“从一个处处被人怀疑的怪家伙,变成了处处被委以重任的可尊敬的世界公民。”(四川人民出版社戴士和著《画布上的创造》),并且,挤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名扬天下,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20.
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三册课本试用本,经过1978年秋季以来四年教学实践的检验,现在作了修订,将从1982年秋季起在全国使用。现在把这次修订的情况,作一简要的说明。一修订原则(一) 这两册课本分别在1978年秋和1979年秋开始试用,第一册安排在初中二年级上学期,内容从原始人群到南北朝;第三册安排在初中三年级上学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也就是中国旧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