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构建学校游泳课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多次提出“有校内游泳馆(池)等设施的学校可开设游泳课”的精神,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查阅文献资料法,对浙江省学校游泳场馆设施、管理制度、教学常规到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救生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显示:我省学校游泳课在组织教学中过程缺乏详尽的安全保障体系,根据游泳课组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出各级学校具有共性的安全保障体系,为确保我省学校游泳课教学工作的广泛开展和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场地器材和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合理的组织教学,成立专门的教学安全部门定期对游泳场地器材进行检修和处理意外伤害的应急预案,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等确实可行的建议,以保障普通高校游泳教学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孟非 《体育世界》2014,(7):82-83
现阶段我国学校安全问题屡禁不绝,具体表现为数量多、种类多、后果严重,其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灾难型、事故灾难型、突发社会事件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型和个人心理问题型5类。安全事件高发反映出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安全教育缺失,建议:(1)教育系统应当开设安全教育课程;(2)建立相对完善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3)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小善 《体育科技》2014,35(4):161-16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东莞市校外溺水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预防学生溺水提供参考.东莞市学生校外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成人陪同,私自结伴在校外游泳;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危险水源管理欠妥;学校管理薄弱、家长监护缺位、社会监管不力;游泳技术不佳和施救不当.根据东莞市学生溺水的特点,预防学生溺水策略如下:政府牵头构建学生溺水安全防护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水源地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民众参与溺水预防的责任与义务;加强游泳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的溺水救助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5.
纠延红 《游泳》2003,(1):24-24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必须把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措施放在首要地位,强化教师和学生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预防并杜绝游泳溺水事件的发生,这是游泳教师的神圣职责。如果游泳教学时的安全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溺水或其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当下高校学生安全游泳知识储备与安全意识的现状,发现大多数同学没有游泳救生相关知识,且不太了解游泳禁忌及安全须知。建议高校应将安全游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游泳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入到游泳课程中,并且要有具体内容和课时量的要求。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处,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在大学期间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势在必行。通过本研究为高校大学生安全游泳教育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据统计法,对厦门市12所小学学生学习游泳途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厦门市小学游泳场馆少、学生学会游泳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培训、家长自己教。研究显示厦门市政府、教育部门对小学游泳教育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低,以及受到游泳场地、教师水平限制以及对游泳安全因素的考虑等因素的制约,厦门市小学游泳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特别薄弱的环节。提出促进厦门市小学游泳教育开展的对策:优先开展游泳教育,加大游泳场馆设施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8.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美国未来学家预言,在二十一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游泳名列前茅。但游泳又是一项比较容易出事故的运动,针对游泳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特提出几点安全防范措施供参考。一、认识危险性,开设演示课游泳是一项特殊的课,有必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据统计法,对厦门市中小学游泳生存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溺水是厦门市14岁以下少年儿童各类伤害事故死亡的首位原因,厦门市中小学游泳场馆少、调查的24所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游泳课程,厦门市中、小学游泳教学是学校安全教育特别薄弱的环节,游泳场馆不足、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不够以及体育教师游泳水平和教学能力是限制中小学开展游泳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针对厦门中小学游泳生存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生存教育的视角提出促进厦门市中小学游泳开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夏日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和众多体育爱好者最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但是,由于一些学校没有认真加强游泳活动的组织、指导,也没注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游泳卫生、安全等知识的教育,致使很多青少年缺乏游泳安全的组织及有关知识,从而每年都不断发生游泳溺水事故,这必须引起学校和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游泳组织工作和游泳安全等知识的教育,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那么,怎样在游泳运动中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开设课余游泳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缓解由于学习带来的压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竞技项目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高职院校开展课余游泳训练,也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体育教师要在开设课余游泳训练的同时,建立专业系统的游泳训练过程,建立科学的游泳训练管理制度。通过课余游泳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强健学生的体魄。所以要想有效地开展课余游泳训练,必须要严格把控队员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加强对游泳队员的日常训练和管理。高职院校开设课余游泳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健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游泳场馆安全事故频出,安全保障不到位。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对泉州地区群众性游泳场馆的安全保障进行研究,并分别从游泳场馆的物质保障、人力保障及制度保障上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泉州游泳场馆在保障大众游泳健身安全方面物质保障不足,人力保障缺乏,制度保障不完善。游泳场馆设计注重安全性,对救生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及责任心,完善游泳场馆安全管理,制定紧急预案并经常演练。希望能够提高游泳场馆的安全保障,预防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构建大学生水上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实践取向"、"能力本位"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研究结论:借鉴现存水上安全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溺水风险模型,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学习、水上安全技能学习、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的大学生水上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议:高校体育课程应与生存教育相契合,合理安排游泳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生存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揭示湖北省大学生溺水高危行为和水域安全教育现状。结果发现:湖北省大学生溺水经历普遍、溺水高危行为常态化、游泳教育现状堪忧,建议科学构建大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模式、配套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法规、补强基础设施、落实大学生游泳教学;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维联动的预警与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游泳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三种:一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安全防护措施没落实,人为造成的,如教师组织教法不当、场地器材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部分学生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差,如水性较差的学生在无人保护时擅自到深水区游泳和跳水;三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如学生自身疾病、水质浑浊、技术掌握不全面等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预防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一、…  相似文献   

16.
选取114名三年级小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采用不等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方法,检验3种水域安全教育模式对小学生水域安全知信行的影响.结果显示:(1)水域安全体育课程模式干预后,学生水域安全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改善.课程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控制组、专题组和游泳组;(2)专题教育模式干预后,除水域安全知识改善明显外,其它指标改善均不明显;(3)游泳教学模式干预后,水域安全知识和技能有一定改善,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说明:在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中,3种教育模式均有不同程度效力,其中水域安全体育课程模式效果最优,相对而言,专题教育模式效果次之,游泳课程模式效果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1.班主任、体育教师跟班制度。负责学生路上及更衣室的安全,协助教练员教学。2.学生考勤制度。课前点名了解学生身体情况,感冒、发烧等身体不适者停止练习,课后点名带出场地。3.安全教育制度。每学期游泳前,必须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卫生知识和纪律教育,明确游泳教学的安全事项。4.教练员、救生员责任制度。教练员、救生员明确分工,保障学生的安全。二、建立必要的过程性程序1.学生到游泳馆后,分别由班主任点名后进更衣室,由服务员指挥,把换下的衣服放在各人指定的位置,提示学生在游完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  相似文献   

18.
骆媛 《游泳》2008,(6):46-49
游泳课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授大家游泳技术技能和掌握相关知识的责任,而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强身健体有着独到的效果。因此,学校希望通过游泳课的教学能够达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如蛙泳、自由泳)和相关知识(如溺水的急救等),进而达到应用其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的目的。”因此,为了验证游泳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接受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职业防护教育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医学院260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习前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前对医院感染、消毒灭菌等认知率较高,而对标准预防、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等了解甚少.98.85%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设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实习前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因此应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其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游泳课因主、客观原因开设情况下降和教学质量不佳等状况,提出季节性开设游泳选项课的设想,并经过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项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尽快学会和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可以有效地缩短学会蛙泳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