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凸显“综合”特色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两品”)新课程,已经跃然进入小学课程体系,正在全国城乡学校逐步实施。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教学不是教师单向培养学生的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我们应从主体性、互动性、互惠性等方面来把握“师生交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交往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之间只有价值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因此,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互动交往的形式,促  相似文献   

3.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目标教学的“三为主”原则。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完成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也是取得教育良效的前提。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如何对待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态度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教师的“学生观”问题。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凸现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本文就师生交往互动观下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四点看法,即凸现教育主体的发展性、注意课程实施的建构性、加强学习活动的体现性和展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往论认为: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师生互动教学中把教学看成一种交往 ,承认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学中师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 ,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机地结合 ,组成网络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认识到教师本身也是师生互动的主体之一 ,教师将通过与学生互动互惠的交往 ,在学生的不断触发中促进自身素质提高 ,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同样也成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讲究教育的道德性,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教与学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达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和主体性在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的架构中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彰显,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体间性”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民主平等是实现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合作互动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核心,相互理解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条件,对话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可行途径,共识与共享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便是所谓的"教学相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证意义的教学。因而,教学过程的这种交往属性决定了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提倡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惠,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谈“交往互动”在课堂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提倡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惠,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活动中师生互动行为影响着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中课堂师生互动的主体由传统课堂的三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发展为四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师生互动行为也发展为师个互动、个个互动、师组互动、个组互动、组组互动、师群互动、个群互动等七种类型。教师实施互动教学应做到: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合理分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建议”与“接纳”习惯;课堂评价合理、公正,并有艺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课堂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入的教学交往的现状,以教育交往、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探索和构建了生物“对话—互动”教学模式.模式分为准备与定向、对话与互动、反思与整合三个阶段,将“教师、学生、文本”作为平等对话的主体,通过师生问、生生间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多维对话和互动,生成构建了三个“文本”,实现了师生的主动发展.并创造性地编制了与模式各阶段相对应的评价量规,增强了模式的课堂操作实效.  相似文献   

18.
邵天琦 《时代教育》2010,(7):278-278
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其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关义飞 《云南教育》2003,(11):16-18
一、合作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通过交往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  相似文献   

20.
杨平平 《考试周刊》2012,(82):80-80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新知、培养技能、提升素养的过程,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和发展性。同时.双边互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体现师生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师生双边互动的情境,开展双向互动的问题教学,实施互辩互析的评价活动.实现师生在有效双边活动中“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