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33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Na:23Al:27Fe:56Cl:35.5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1.(4分)把下列四种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①自来水;②K2CO3;③NaOH;④C2H5OH。混合物;碱;盐;有机物。2.(4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你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任举一项它们的用途。(1)酒精;(2)熟石灰;(3)干冰;(4)盐酸。3.(3分)下表是某同学测定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值。牛奶食盐水醋肥皂水PH6.87.03.410.…  相似文献   

2.
1.公式提出有一批产品,其中有n件正品和m件次品,从中任取r(r≤m)件产品进行检测,若ξ表示取到的次品数的件数,求取到的产品的次品数ξ的个数的数学期望Eξ与方差Dξ.为了更快更简捷地解决这类计算问题,笔者给出以下两个公式,即:Eξ=mrm+n,Dξ=mnr(m+n-r)(m+n)2(m+n-1)(这里,0≤r≤m,且m,n均为正整数,r为非负整数)2.公式证明显然ξ的分布列为:ξ0123…rPC0mCrnCrm+nC1mCr-1nCrm+nC2mCr-2nCrm+nC3mCr-3nCrm+n…CrmC0nCrm+n  Eξ=C1mCr-1nCrm+n+2C2mCr-2nCrm+n+3C3mCr-3nCrm+n+…+rCrmC0nCrm+n∵iCim=i·m!i!(m-i)!=m·(m-1)!(…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阶段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列公式:1+2+3+…十?毛=儿(儿+1) 2(1)12一卜22+32+…+几, =音儿(。+‘)‘2、+‘,·‘2, ‘·+2吕+3a+…+?!:一专,!·(,!+,):(3) 然而这些公式是如何求得的呢?(1)是等差数列的和,(2)、(3)是高阶等差数列的和.关于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在中学教材中未作专门介绍.本文将给出求各种高阶等差数列前二项和的一种简易方法. 一、从一个组合公式谈起 利用组合数的性质,不难证明一个组合公式: 嘿十嘿、1+鳃*2十…十C器卜,二鳃段(4)公式(4)可缩写成: 必+,,峨+:,C聋*。,…,C史+:_,(6)由归纳假设知,(6)为k阶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4.
正一、利用公式C0n+C1n+C2n+C3n+…+Cn n=2n求和1.直接利用公式例1求和C1n+C3n+C5n+…解由于奇数项之和与偶数项之和相等,因此奇数项之和等于所有项之和的一半.所以C1n+C3n+C5n+…=1/2×2n=2n-1.2.由公式Cr n=Cn-r n进行转化例2求和1+2C1n+3C2n+…+(n+1)Cn n.解设S=1+2C1n+3C2n+…+(n+1)Cn n,其倒序和为S=(n+1)Cn n+nCn-1n+…+2C1n+1.考虑到Cr n=Cn-r n(0≤r≤n),将以上两式相加得2S=(n+2)C0n+(n+2)C1n+…+(n+2)Cn n=(n+2)·2n,所以S=(n+2)·2n-1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以下每小题都给出且、B、C、D四个备选 答案,其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用符号“>”连结3,一2,一7 应该是: (A)3>一2>一7;(B)3<一2<一7, (C)3>一7>一2;(D)一2>一7>3、。 2.匕a=23“47尸,则匕a的补角等于: (A)56013广;(B)56053/(C)166053产; (D)156“13产。 3r某人3年前是x岁,3年后的岁数是: 自)‘二十6)岁;(B)(x+3)岁;(C)(二一3)岁;(D)(x一6)岁。 4.侧灯1二7丁)’的值是:(姓)1一侧万;(B)士(1一侧丁);(C)侧万一1;(D)士〔了丁一1). 5.lgx的尾数与190.01988的尾数相等,19、的首数与191987的…  相似文献   

6.
1.概念模糊 ,混淆不清例 1 若 x3 + 2 x2 =- x x+ 2 ,则 x的取值范围是(   )。(A) x<0 ;(B) x≥ - 2 ;(C) - 2≤ x≤ 0 ;(D) - 2 相似文献   

7.
趣味Q&A     
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必然或偶然的联系,只要你用心去观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拿数字和英文字母来说吧,如果令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等于百分之1、2、3、4…24、25、26这26个数值,那么,通过换算,我们就能得出以下结论:LUCK(运气):L+U+C+K=(12+21+3+11)%=47%TALENT(天赋):T+A+L+E+N+T=(20+1+12+5+14+20)%=72%PARENTS(父母):P+A+R+E+N+T+S=(16+1+18+5+14+20+19)%=93%KNOW LEDGE(知识):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W ORKHARD(努力工作):W+O+R+K+H+A+R+D=(23+15+18+11+8+…  相似文献   

8.
1·已知a,b为正实数,且满足a+b=2.(1)求1+1a+11+b的最小值;(2)猜想1+1a2+1+1b2的最小值,并证明;(3)求1+1an+1+1bn的最小值;(4)若a+b=2改成a+b=2p(p≥1),猜想1+1an+1+1bn的最小值.2·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F1(-4,0),F2(4,0),过点F2并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且|F1B|+|F2B|=10,椭圆上不同的两点A(x1,y1),C(x2,y2)满足条件|F2A|,|F2B|,|F2C|成等差数列.(1)求该椭圆的方程;(2)求弦AC中点的横坐标;(3)设弦AC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3·设曲线C:y=x2(x>0)上的点P0(x0,y0),过P0作曲线C的切线与x轴交于Q1,过Q…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上常用的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是数学学习的对象,也是数学交流的工具,在小学中常见的图形有:△、、□、○、、等。图形一般说来就是某事物的代号,它把复杂的事物用简便的形式表现出来。数学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数学符号是交流和传播数学思想的媒介,符号语言正是由一些符号、记号和字母组成的语言,如运算定律、公式、法则都是用字母或符号表示的。常见的数学符号有四类:①元素符号,即表示数或图形的符号。如数字0、1、2、38,表示数的字母a、b、x、y、z,表示角的符号∠,表示角的度数“°”;…  相似文献   

10.
二项式定理是排列、组合知识应用的重要方面 .又是发现推导新的组合恒等式的重要途径 .二项式定理应用的主要方面有 :求展开式中的某一项或某一项系数的问题 ,求所有项系数的和或者奇数项、偶数项系数和的问题 ,求二项式某一项中字母的值的问题 ,求近似值的问题等等 .下面我们就其基本知识方法和作了一些归纳 ,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基本知识 :(一定 )即二项式定理本身 :( a + b) n =C0nan + C1nan- 1b +… + Crnan- rbr +…+ Cnnbn ( n∈ N * )(二通 )即通项公式 :Tr+ 1=Crnan- rbr( 0≤ r≤ n)(三性 )即二项式系数性质 :( 1)对称性 :…  相似文献   

11.
下面有一道饶有趣味的数学题,大家尝试来算算:令: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分别等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那么:Hard work(努力工作):H+A+R+D+W+O+R+K=(8+1+18+4+23+15+18+11)%=98%Knowledge(知识):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Love(爱情):L+O+V+E=(12+15+22+5)%=54%Luck(好运):L+U+C+K=(12+21+3+11)%=47%结果:这些我们通常认为重要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什么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圆满?猜想:是Money(金钱)…  相似文献   

12.
定理:若样本xl、x:、…x,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护,则样本二:+b、ax:+b、…、ax二十b的平均数夕,方差了,分别为 夕~云+b、了,=矿子.证明x-1,一又Xl十XZ十…+x二)(x12+x22+…石 一2一nx),1一n 一一 护夕一生〔(ax:+b)+(ax:+b)+…+(ax,十b)]均数是“,方差是合,那么另一组数3x!一“、“xZ一2、3x3一2、3x4一2、3x。一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1,一、,.,~、JZ,~、,。 (A)“、言·(B)“、1·(C)4、亏·(D)4、“· 分析尽管使用求平均数、方差的运算公式能求出结果,但这种“小题大做”的隐性失分.是可惜的,而使用本文介绍的定理则可以起到“简化…  相似文献   

13.
学过因式分解的人爱说:“一提、二代、三分组”.“提”是指“提取公因式”,在因式分解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有没有公因式可提.“代”就是指“应用公式”(代公式).将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因式分解中所用的公式,常见的有七个公式:(1)a2-b2=(a+b)(a-b);(2)a3+b3=(a+b)(a2-ab+b2);(3)a3-b3=(a-b)(a2+ab+b2);(4)a2+2ab+b2=(a+b)2;(5)a2-2ab+b2=(a-b)2;(6)a3+3a2b+3ab2+b3=(a+b)3;(7)a3-3a2b+3ab2-b3=(a-b)3.以上公式必须熟记,牢牢掌握各自的特点.如果“一提、二代”都不能奏效,就应当采用分组分解.一般地,分组分解大致分为三步:(1)将原式的项适…  相似文献   

14.
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七题:三个电容器分别有不同的电容值C1、C2、C3,现把这三个电容器组成图示的(a)、(b)、(c)、(d)四种混联电路,试论证:是否可以通过适当选择C1、C2、C3的数值,使其中某两种混联电路A、B间的等效电容相等。解由电容C′、C″组成的串联电路的等效电容C串=C′C′+C″C″由电容C′、C″组成的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C并=C′+C″利用此二公式可求得图示的4个混联电路A、B间的等效电容Ca、Cb、Cc、Cd分别为Ca=CC11+C2C2+C3=C1C2+C1C1+C3C2+C2C3(1)Cb=C1C1+C3C3+C2=C1C2+C1C+1C3C3+C2C3(2)Cc=((C1C1…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0分,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 (1)若二任R,P二{(x,一3x一1)+(xZ一sx一6)i,2,1},口二{109‘64,一3},当P门Q={3〕时,则x的值为() (A)6或一1;(B)一1; (C)4或一1;(D)4或6。 (2)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遵)。。S夕Sina=告〔55,1(刀+a〕+sin(a一幻〕;(幻eos夕eosa二专〔eos(夕+a)+eos(夕一叮)〕,(C)Sin尽eosa二专〔sin(吞+a)一sin(口一a)〕,(D)Sin夕s呈na二专〔eos(夕+a)一eos(a一夕)〕。 (3)一个大球球面面积是小球球面面积的26倍,那么大球体积是小球体积的() (月)5倍;(B)25倍;(C)125倍; (D)625倍。 (4)当0<日<二/2时,…  相似文献   

16.
自然数k次方的求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数的求和以及自然数平方的求和 ,在普通高中教材中均有详细的证明过程 ,并给出了相应的求和公式 ,而自然数的更高次方的求和 ,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献资料中也给出了一些求和公式 .但自然数k(k为自然数 )次方的求和 ,是否能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表示呢 ?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 ,得出的结论是 :自然数k次方的求和公式能够用一个统一的求和公式来表示 ,用这个公式可以求出自然数k次方的前N项和 .下面先给出求和公式 ,然后加以证明 .Sk=1k + 1 [( 1 +n) k+1-(n + 1 ) -(C2 k+1Sk- 1+C3k+1·Sk- 2 +C4 k+1Sk- 3+… +Ck- 2k+1S3+Ck - 1к+1…  相似文献   

17.
自然数方幂求和的方法较多,为了使其方法更为初等化,本短文采用比较法作一尝试,简单介绍为下: 大家知道,若a/b=m(b≠0)则a=mb (1) 这是四则运算中一个基本公式。又自然数列求和公式1+2+3+……+n=1/2n(n+1) (2)是数列的一个最基本的求和计算公式。我们就从这两个基本公式出发,来探求自然数方幂的求和方法。把公式(2)前K(K=1,2,…)项和所组成的数列:  相似文献   

18.
三角学中有下面几个公式: sinαsin(π/3+α)sin(π/3-α)=1/4sin3α;(1) cosαcos(π/3+α)cos(π/3-α)=1/4cos3α;(2) tgαtg(π/3+α)tg(π/3-α)=tg3α;(3) ctgαctg(π/3+α)ctg(π/3-α)=ctg3α。(4) 这几个公式的证明是比较简单的。现对公式(1)证明如下: ∵ sinαsin(π/3+α)sin(π/3-α)=sinα[-1/2(cos(2π/3)-cos2α)]=sinα(1/4+1/2cos2α)  相似文献   

19.
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德·纽马克 (PeterNewmark)曾给文化作了如下定义 :文化是使用某一特定语言作为表达方式的群体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现象。他指出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事物有不同的反应 ,也就是文化焦点各不一样。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 ,作为使用某一特定语言的群体 ,其语言成为这一群体 (即民族 )的特有物 ,而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使得各民族语言带有显著的民族色彩。词 ,作为语言的基本活动单位 ,成为语言特别活跃的一部分。词语并非纯物质性的语言载体。事实上 ,词语的产生、命名和构成方式以及词语的意义 ,都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20.
一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另一种证明的异议贵刊1985年第3期《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另一种证明》一文中,给出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以下称公式)的又一证法。转述如下: “对于等比数列由它的定义有 a_2/a_1=a_3/a_2=…=a_n/a_(n-1)=q (a_2+a_3+…+a_n)/(a_1+a_2+…+a_(n-1))=q (S_-a_1)/(S_n-a_n)=q (S_n-a_1)/(S_n-a_1q~(n-1))=q 整理得 S=a_1(1-q~n)/(1-q) (q≠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