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作需要激情,需要灵感。《月光曲》是贝多芬在特定情境中即兴创作的光辉作品。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就是体会领悟贝多芬的创作激情缘何而来。把这个难点解决了,埘《月光曲》音乐内容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月光曲》的旋律由舒缓到激越与贝多芬的感情越来越激动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学生心中点燃一份如贝多芬一样的激情便奠定了本课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海英 《青海教育》2001,(12):28-29
《月光曲》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贝 多 芬 的《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这篇课文生动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贝多芬是一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按教学要求及特点,本课教材简析如下: 一、渗透学法及时训练 《月光曲》这一课虽然是用故事形式介绍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但是事件的背后含义深刻,情感极浓,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体会人物感情作为重点,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明确人物语言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月光曲》这个美丽的传说,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动人故事。本课的教学难点是①贝多芬为什么会亲自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②贝多芬弹的《月光曲》是怎样美妙,竞使兄妹俩听得如痴如醉?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问题,对于领悟中心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一、板书设计二、板书说明(一)板书与文意相符《月光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于1801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它与音乐相连,为此板书以五线谱为衬托,体现了文章与音乐有关的主题,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语文课为什么画出五线谱?五线谱上的字就像一个个小音符。从整体看,不正像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曲谱吗?学生看着这样的板书,不也是一种享受吗?(二)词语代表创作过程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此板书就紧紧围绕重点展开:贝多芬散步时“听”到…  相似文献   

5.
《月光曲》(第十二册)一课第九自然段主要讲了兄妹俩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感受。教学《月光曲》一文在于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贝多芬情感的高潮就表现在文中第九自然段。透彻理解这一自然段。不仅能感受《月光曲》这一名曲的内容和意境。更能理解贝多芬给兄妹俩带来的温馨的人间至爱。  相似文献   

6.
《月光曲》(第十一册9课)这篇讲读课文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它记叙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经过,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相似文献   

7.
《月光曲》(第十一册9课)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全文词句优美,感情丰富,意境很深.教学时,我注意从“景、情、曲、人”四  相似文献   

8.
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的《月光曲》,讲的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文章意境深邃、感情含蓄、联想丰富、词句优美。下面就《月光曲》的备课,择要谈几点想法。一要理清课文脉络。我们在备课时很容易了解到,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这是课文叙述的一条线索。但课文还有另一条叙述的线索:贝多芬散步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走近茅屋,听到了兄妹的谈话。“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9.
《月光曲》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事。贝多芬是在特定环境的感染下,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激起创作灵感,以眼前的事物为依托,展开联想,即兴写成的。教学本篇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是教学重点,而理解贝多芬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则是教学难点。  教学本文,要在学生学习《灯光》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本组重点训练项目——分辨事物和联想,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诸如“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清课文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传说中贝多芬谱写钢琴名曲《月光曲》的过程,表达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文中贝多芬借清幽的月光奏出令人神往的曲子,兄妹俩凝神静听,展开联想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领会贝多芬感情的发展是教学的难点。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要达到两个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了解他所具有的善良爱心和卓越才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月光曲》(第十二册)一课第九自然段主要讲了兄妹俩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感受。教学《月光曲》一文在于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贝多芬情感的高潮就表现在文中第九自然段。透彻  相似文献   

12.
谢鲁刚 《山东教育》2002,(25):47-47
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采用了“整——分——整”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课文记叙一件什么事?2.贝多芬是为了谁而创作《月光曲》的?3.贝多芬由于什么原因要为盲姑娘创作《月光曲》?对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基本认识,便从整体上对《月光曲》有了初步的理解。接着,我转入分解性导读。分解性导读,一般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进行剖析,透过词句的表面意思,挖掘它们丰富的内涵。但词句的剖析不是孤立的,应和文章的整体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月光曲》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此曲的过程,表达了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美好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如何通过对课文中难点的剖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难点一:“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理解“断断续续”这个词是领会这句话的关键,可以设问:①“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本课指什么?(帮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钢琴声忽有忽无,一会儿响,一会儿停,说明琴弹得很不熟练。)②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断断续续的钢…  相似文献   

14.
这次教学竞赛,我要上的是第26课《月光曲》(人教版六上)。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许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几段,特别是感悟《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上。我该怎样设计才能上出新意呢?  相似文献   

15.
电教媒体是课堂教学中传递信息的一条渠道,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准确地选择最佳作用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参与学习过程,才可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最佳作用点上着力。将教学重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用投影和电视将教学重点的画面资料,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月光曲》的教学中,我认为文中最鲜明的形象是兄妹俩在《月光曲》的音乐中,联想出一幅幅美丽而富有变化的画面。兄妹俩的联想把贝多芬的音乐语言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是理解《月光曲》旋律变化,体会贝多芬内心…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根据教材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变化地组织教学,能引起学生的读写兴趣.小学语文第七册《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意境深邃,是学生喜爱的一篇好课文.为了引起学生读的兴趣,我在讲读“贝多芬弹奏了《月光曲》,兄妹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这一段时,放了配乐朗诵录音,并打  相似文献   

17.
《月光曲》描绘了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优美传说,感情丰富而有变化。学生较难理解。教学本文,让学生了解这首钢琴曲的谱写过程。分辨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固然重要,然而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琴?一曲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月光曲》这首曲子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意境和感情?这些问题是学生在理解上的难点。只有弄懂这些问题,学生才能了解音乐家的高  相似文献   

18.
《月光曲》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过程。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个引子,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而整个故事的内容又分两部分加以叙述,其  相似文献   

19.
黄桂林 《湖北教育》2003,(11):34-36
教学案例 阅读《月光曲》,一教师抓住《月光曲》这首曲子产生的背景、兄妹俩的想像与《月光曲》的关系,引导细读深究。 师:《月光曲》这首曲子的产生与贝多芬眼前的兄妹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细细地从第2节读到第7节,从中体会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月光曲》是浙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在该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向着岸边涌过来……”这段话描写的是当盲姑娘和她的哥哥听着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脑海中浮现的美妙的画面。这段话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恰似一幅富有动感的画,同时,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因为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很难理解: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