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     
由于我们智力的本质所使然,概念应该来自于我们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中间经过抽象这一过程。因此,直观认识是先于概念知识的。如果我们确实以这一顺序认识事物——不看教材,没有老师——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得很清楚:我们的哪些直观认识隶属于我们所掌管的哪一个概念,并因此能够得心应手地应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事物的程序和方法称为自然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如何看待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如何创建创新教育的环境以及对创新型教师和创新型教学方法的认识 ,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以下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 ,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 ,其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 ,并成为决定国力竞争…  相似文献   

3.
答 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和知识的局限,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的编排,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按知识体系本身的要求出现,而且对概念的认识,也不是要求一次就完成。例如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按知识体系要求,依次出现的是多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而儿童的生活经验恰恰是先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指出,“从根本上说,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的影响。”今天,人们的知识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与知识的研究和传递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时,教学模式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  相似文献   

5.
高考物理试卷的能力结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知识的理解程序有高、低之分。有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比较简单,或者在中学阶段没有太高的要求,或者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要求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只要能正确地知道有关知识的含义,清楚地认识有关的概念或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和数学的表达形式)就可以解答。这种情况下题目一般只涉及到单一的知识点或者几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品德课中必须加强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代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完善,而且更需要知识的创新。为此,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创新教育。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创新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企业创新概念出发,结合对组织知识管理的全面认识,分析了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的关系,通过模型解释知识管理如何通过基础环境、组织机制、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过程支持企业创新,并总结了相应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为企业实施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坚持素质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宁 《教育探索》2004,(6):10-11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深对创新人才的认识 所谓创新人才,通常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成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诸多方面。对于高等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我们可以把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简要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要素,即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先,创新人才应该是掌握丰富知识的人。研究创新的概念可以发现,创新是在前人与他人已有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首先要培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知识创新”概念的含义、内容和分类。分析了知识创新活动认识的特点,即:创造性思维是知识创新的灵魂;继承和积累是知识创新的基础;科学观念是知识创新的信念支柱;人文关怀则是知识创新的价值选择等。提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超 《教师》2012,(27):97-97
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也是抽象思维中的一种基本形式。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常常得益于这种思维方法的高度发挥。通过教学实践归纳几种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类比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发展智力、拓宽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一、基本概念的类比认识一个新的物理规律,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概念,许多抽象的概念往往是学生认识新的物理知识的“拦路虎”,为帮助学生过好“概念关”,应该充分利用类比法,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渗透,以减小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阶段 ,单元测试应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充分体现创新精神 ,强化激励作用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训练过程。基于这种认识 ,我在改革单元测试内容、试题形式、考后评讲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 ,改革测试内容我们以前的测试主要是对学生关于概念的掌握、写算能力、解题技巧等基本技能的考查。学生只是依据记忆机械地就题解题。而其高层次思维能力———运用知识和经验再创造的能力并没有得到体现和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不适应的。因此 ,我在保留一些基础题的同…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学德育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困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将德育课有意无意地上成了道德认识课,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偏重于课本中概念、原理的把握,对学生是否能够付诸实践、有无亲身体验却不太关心。这种道德认识课明显不符合现代德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构建创新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今世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刀的转化越来越快。要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大学应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就要求大学也应努力构建起自身的创新体系。 一、构建教学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挥这种能力的素质。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强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氛围。我们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 1.改革人才培…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第37题,辨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劳动更重要。”该题参考答案:(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尊重劳动。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尊重知识,注重知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然而现实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夸大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比实践重要,他们不愿意深入实践,不愿意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愿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尊重生产劳动,甚至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  相似文献   

16.
刘永灿 《考试周刊》2011,(90):186-18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大厦”。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不在于我们传授的知识少,而在于我们未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开发学生智力上下功夫。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力呢?中外学者,对智力的概念,众说纷纭。我认为:智力这个概念,必须包括认识和支配两种能力。智力,应该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唐挈 《中国考试》2007,(5):48-51
一、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 同学们经过高三前期逐章的复习,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的认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新的认识有别于高一、高二学新课时的感觉.让我们回头看看所学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强调现成的概念、规律和结论,要求学生记住它并能用它去解决一连串的习题.接受这种训练越多的人对知识的使用强化得越厉害,他们就很少出现对知识的批判.这些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擅长于复制、加工还原等工作,但在创新方面就很难出成就了.为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应提倡科学探索,使学生养成探索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意义的习惯,善于通过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养成质疑的习惯,并能自觉地依据物理概念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调"重新确立直接经验的价值,构建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摈弃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就概念讲概念,直接将教科书的概念知识搬给学生,这种像蚂蚁搬家式的教法早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适合时代前进、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积累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概念、组织和重新组织数学概念,重点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认识过程中去优化组合,去再认识,去再建构,实现意义重构的目的.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体验情感,转换态度,激发好奇心,促进求知欲,逐步确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