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委婉语是一种语用策略,并通过语言的模糊性实现其语用功能。委婉语语用模糊是女性在交际中使用更多的一种语言策略。维索尔伦(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为委婉语在女性交际中的生成与理解及其语用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现实支持,对女性顺利交际有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先丽 《文化学刊》2023,(1):202-205
壮族典籍外译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用顺应论是指话语发出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根据特定的交际情境、交际对象或交际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典籍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语用顺应论为指导,旨在寻求壮族典籍跨文化交际外译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文章应用了verschuere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于国栋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中英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从顺应性的角度探讨中国网民在网络交际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广告的目的来说,有些广告注重商品的推销,可称为商业广告,有些广告注重形象的推销,可称为公关广告,二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条条道路通罗马,目的是一致的,前者对其商品直接广而告之,后者通过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间接促销其产品.由于策略的不同,自然形成组织、方法、手段、形式的不同.文章就公关广告的定位及运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而言,广告是强有力的促销手段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商品的销售;对消费者而言,广告是获取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文章对广告创意中如何运用心理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开展广告促销活动的企业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文化群体在获得更多交流机会的同时,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性及其分类等方面来分析概述非言语交际,并结合实例探讨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以突出非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语言受到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作为广告内容中最重要的载体——广告语言,其必然被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后总结出广告语言创作的三大技巧:注重语言技巧和修辞技巧的结合;广告语言要实事求是;广告语言要"接地气"。  相似文献   

8.
交际和思维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犹如硬币的两面,不易分割。外宣工作要求从业者使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改变受众的思维定势,好像把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切开,难度很大。这是外宣“入脑、入心”难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和受众话语体系的不对接。克服这一困难,  相似文献   

9.
动态语境对语言交际有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动态语境可以拓展交际语言的意义,动态语境影响语言交际策略的选择,动态语境可以使非语言因素参与具体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0.
王端 《文化学刊》2008,(3):117-121
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同时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语言往往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影响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解说是帮助留学生跨越交际障碍,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民俗解说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民俗解说还要从当代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出发,兼顾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热情、开放的胸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民俗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雪漠长篇小说《大漠祭》及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旨在探讨该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模式,并且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大漠祭》中隐喻翻译策略有三种,即隐喻转隐喻、隐喻转明喻、隐喻消失,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译文呈现出直译意译合译换译省略的翻译模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甘肃特殊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出来,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同时又不失原文的风味。  相似文献   

12.
于长玉 《职业圈》2007,(6X):101-102
当前广告用语存在诸多不合语法规范和有悖伦理道德的现象。文章针对当前广告用语的偏误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措施。规范广告用语,有利于正确地传递市场信息和有效地促进商品产销,也有利于推动语言规范化和广告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芬芳 《职业圈》2007,(3X):87-88
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模特的肢体语言体现了第一性美、第二性美的完美结合,侧重特定环境中的无声动作交流,具有符号性。即用身势动作和面部表情这个物质载体.来表达潜意识。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通过广告了解一些信息。作为广告的核心,广告语言赋予了广告无限的魅力,扩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想与情感等。基于此,本文将从英美文化求美、求实、求曲以及求异四个心理特征入手,阐述不同文化心理与英语广告语言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相似文献   

15.
否定类公示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表达否定意义的公示语。根据否定的内容,可分为信息告知型和行为禁止型。行为禁止型又可根据交际目进一步分为公德维护型、安全保障型和混合型。在翻译时,译者要顺应交际场合和译文阅读者的认知语境,才能让译文更加准确、贴切,易于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专题片中的语言,是构成电视专题片的重要内容,采用纪实性电视语言,更能突出电视专题片的主题,给受众真实感人的听觉冲击.告别电视专题片"画面+解说"的叙述模式,大量采用同期声等纪实语言,是现代电视专题片发展形势的必然,要让电视纪实手段实现最大可能的传播效果,要让电视纪实实现真实的传播新闻,要让电视实现人本思想的教化,电视专题片纪实语言的运用,是现代电视专题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舒淋 《职业圈》2008,(4):110-111
模糊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存在于言语交际和各种文体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文章试图对模糊语言在征婚启事中的应用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舒淋 《职业圈》2008,(5):110-111
模糊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存在于言语交际和各种文体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文章试图对模糊语言在征婚启事中的应用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繁荣的今天,广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向国内消费者介绍国外商品和向国外消费者宣传中国产品过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告英语也逐渐脱颖而出,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应用性语言.只有掌握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广告原意,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导游语言作为言语交际的一部分,其使用方法与语用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量导游语言事实为语料,运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及原则等相关理论,对导游语言中的会话含义及原则进行系统的分析阐述,以期为导游员规范使用导游语言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