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自2003年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流浪乞讨人员的治理就从过去的收容遣送转变为现在的救助管理,救助工作也得以进一步发展,但从目前救助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寻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法律救助问题的解决对策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法学视角对社会救助法律制度进行探析,首先依据制度变迁把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分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法律救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其深层次原因,最后,从立法角度探讨了完善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是当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目前,三明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还存在公众参与不够、人员和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要提高三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必须从三明实际出发,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方针、加快软件和硬件建设、建立"日常管理+应急管理+专项治理"的长效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以<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标志的新的社会救助制度代替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也随之涌入城市,在城市公共场合进行流浪乞讨活动。首都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尤为发达,成为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地。然而,地铁作为特殊的公共空间,地铁乞讨行为带来了安全、卫生、道德、经济等一系列的公共问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运用无结构访谈、查阅二手资料等途径对北京市地铁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人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以前的收容遣送制度正式被救助管理制度代替,救助管理制度在前制度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还是存在救助站无人可救,救助站的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我国可以从救助民营化、被救助人员类别化、行乞职业化三方面完善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到救助管理制度的法律转变过程,重点阐述救助管理制度实施后流浪乞讨人员的增多,引发人们对“乞讨权”和设置“禁讨区”种种争论。通过分析书本上的《救助办法》和行动中的《救助办法》的差异及救助工作的问题,探讨救助管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相似文献   

8.
街头上频频出现的流浪乞讨人员与建设和谐永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对于构建和谐永州具有重要意义.要取得良好的救助效果必须分辨真伪,完善制度,全民动员,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索赔案件不同的处理结果,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应该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我国的救助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社会现象逐渐被人们广泛关注,面对这一神秘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有效进行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课题。在对莆田市流浪乞讨人员及救助管理站进行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莆田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现状,着重指出在资金投入、救助对象、救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职业乞讨人员的形成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对于职业乞讨人员的自愿求助原则带来的尴尬处境,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动救助与管理"理念,建立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救助管理办法》,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职业乞讨者的数量,逐步缩小职业乞讨者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既有政治经济因素,又有化心理因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人性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后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政策的立法出发 ,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立法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社会政策立法还没有和民商法从法理观念上区分开来 ,形成自己独特的法理概念 ;社会政策立法程序还只是处在被动反应的救火状态 ,缺乏理性和民主的讨论、咨询程序 ;社会政策的行政组织和执行人员还只是一般的行政执法组织和人员 ,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以徐州市流浪儿童为重点调查对象,同时也结合山西大同,江苏南通等地的实际情况,经过对河南郑州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中心救助方法的参观学习,在这长达十个月的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理论研究之后,提出了针对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的几方面救助内容与方法,希望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的现象仍然存在,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受到侵害,相关法律虽然做出了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的遏制源头,使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孙志刚"案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从实行收容遣送到今天的救助管理,流浪乞讨人员的命运经历了强制收容到充满人文关怀的待遇.但是,在这种转变中救助职能的转换、资金的来源及运作、工作人员的索质要求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救助办法>的特点及带来的变化和可能面临的问题,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民事司法救助制度缺乏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救助对象范围较狭窄,申请救助的条件比较抽象,缺乏不服驳回司法救助申请的救济程序,没有规定撤销救助的程序,存在诸多缺陷,成为制约民事司法救助工作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当从立法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利用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的现象仍然存在,未成年人、残疾人的各项权利受到侵害,相关法律虽然做出了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的遏制源头.使未成年人、残疾人的各项权利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流浪儿童问题关系重大,目前我国仍有数百万的儿童处在流浪境地,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流浪儿童福利和救助政策现状的探究,力图找到当前流浪儿童福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有效的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