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结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伏应这是指小说前后情节上的关照和呼应,包括伏笔和照应两个方面。伏笔,是作者在小说的前边对后面要讲的情节的预先提示或暗示。这是一种有计划的“埋伏”,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下文出现的情节不感到突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下简称《杜》)的开篇交代李甲与杜十娘相遇,是在“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院内”之时。这里介绍李甲与杜十娘,却十分自然地顺便提及柳遇春,即用“伏笔”。这一伏笔,似是闲笔,实际上却深有匠心。因为有伏必有应,也就是说,小说后文中必有用到这个柳遇春处。契诃夫在谈到伏应时曾形象地说过:“要是你在第一章…  相似文献   

2.
“突转”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戏剧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创作技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必须要有“突转”。而“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包括“由顺境至逆境,或由逆境至顺境”。作为一种创作技法,“突转”不仅适用于戏剧创作,而且对小说创作也同样适用。因为小说作为叙事文学,同样讲究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可以说在注重情节安排、讲求情节效应的传统小说中,“突转”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一、“突转”是情节形成高潮的重要一环,没有“突转”这一环节,高潮无法形成。很多小说的情节“突转”之处便是情节的高潮所在。高潮是情节发展过程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有震撼力的阶段,它往往由这样一些“突转”因素促成:事件的突然转折、人物命运的突然改变、人物心理的巨变、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人物活动场景的突然切换等等。如果缺乏上述的种种“突转“,小说便难成为小说。以契诃夫的《胖子与瘦子》为例。在火车站,两个自幼相好的老友胖子和瘦子不期而遇。二人互相辨认之后便各自讲述了别后几十年来自己的生活境况,主要以瘦子的讲述为主。瘦子非常兴奋地向胖子介绍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胖子也愉快...  相似文献   

3.
外国文学鉴赏中,小说的鉴赏是关键的部分,而小说的三要素中情节尤其需要巧妙安排。莫泊桑的《项链》是经典短篇小说,其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铺垫伏笔暗藏,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悬念顿生,余味无穷,引发读者节节赞叹。  相似文献   

4.
微型小说《半壶水》设置了陆归林和狼由相互敌对到相互信赖的发展情节;在结尾处设置人对狼围捕将狼再次逼入沙漠的突转情节。两处情节碰撞后发生突转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从而深化了人与动物应和谐共存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犯中见避"是中国传统小说理论中特别受到作者推崇的一种写作技法。"犯"指的是情节的重复,"避"则指的是情节的"同中见异"。而"犯中见避"说的是小说情节必须作到在重复中求变化。我们知道,"犯"与"避"是一对矛盾,是相互排斥的。但"犯中见避"则又实现了矛盾的统一,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运动的辩证法。契诃夫的《苦恼》和鲁迅的《祝福》都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技法,只是一般的论者没有注意到罢了。  相似文献   

6.
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情节突转与人物情感态度突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三次情节突转之间存在复杂的层递关系,并且情节的发展和突转一直在为人物情感态度的突转蓄势,而人物情感态度的突转在明暗、强弱等方面的参差有致,同时又与悲悯目光下的人性发现相结合,让小说的言语表现进入了浅而能深、癯而实腴的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7.
《麦琪的礼物》显示了欧·亨利引人注目的叙述风格,是欧·亨利小说叙述风格典型的代表作。作者巧妙地融合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省叙、叙述空白和视角变换来暗设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悬念的层层构建,最后出奇不意地将令人惊愕的结局嘎然而止于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中。《麦琪的礼物》的独具匠心的文体叙事策略使小说充满了悬念性和张力感,其富有悬念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小说叙述视角的预期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的安东尼亚》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韦拉.凯瑟描写美国西部拓荒生活的一部力作。这里分析了作者独到的观察视角及其审美感悟,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小说潜在的统摄性。作者大胆启用小说的另一个主角吉姆.伯登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使小说更具真实性;在展开情节的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自然背景做烘托,这使情节的展开产生了巧夺天工的视觉效应;同时,小说的两个主角或明或暗,其交相映衬使错综复杂情节下隐约可见两条主线。所有这些,都使看似零散的片断蕴含了潜在的统一性,从而唤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伏笔与众不同,颇具特色,是其艺术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这些伏笔又可分为预示、预铺、预设。《红楼梦》之第五回用《红楼梦》曲、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画像及判词对小说主要人物之命运遭际、小说故事情节及结局做了非常集中的预示;刘姥姥一进、二进大观园是其三进大观园见证贾府衰败的预先铺垫;贾芸、小红则是作者预先设置的八十回后的重要人物。这些伏笔各有特色,共同作用,与其他艺术手法一道,使《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煌煌之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情节、人物和伏笔上的设计展开了论述,表现了莫泊桑在小说创作上不着痕迹的设计本领。  相似文献   

11.
饶有兴味地读完《细节决定成败》这则小说,“误解”一词蓦然跳出,小说的作者可谓是匠心独运,构筑出了文中的重重“误解”!首先,从阅读的接受心理来说,“细节决定成败”,是一个认真而严肃的话题,我们平时大多将之奉为圭臬。然而,当我们带着接受教育的心理进入小说情节时,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周晓抱着“细节决定成败”的宗旨做出了许多反常的举动,闹出了不少笑话,最后甚至被打,被认作精神病人——这是读者始料未及的。此为“误解”之一,而这恰恰带来了小说情节上的波澜起伏,深得“文似看山不喜平”之妙,幽默生动,引人入胜。其次,就小说…  相似文献   

12.
这篇讲述亲情故事的文章篇幅不长,情节却很吸引人,这和作者巧妙的构思是分不开的。她开篇即说自己非常想得到一本属于自己的《现代汉语词典》.但由于父母收入不高,这个心愿便成了奢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试想,如果“我”不是那么渴望得到《现代汉语词典》,或者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对家里来说并不算难事,那么后面“两本《现代汉语词典》”的故事便无法展开,文章要表现的亲情也就不会那么感人了。  相似文献   

13.
孔燕 《初中生辅导》2015,(32):24-25
铺垫与伏笔是文学作品中结构情节的两种表现手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相似文献   

14.
一些评论家认为,小说Rebecca翻译成中文为《蝴蝶梦》,改变了作者原本的意图,但是翻译成《蝴蝶梦》却有其暗含的意思。关于这部小说的标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小说的叙述者德温特夫人看成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她有一个从无知的女孩转变成一位聪明能干的女人的美好梦想;而另一种解释则是把已故的女主人丽贝卡看成是蝴蝶,她处处勾引男人.并以此为乐。她外表美丽但却有着恶魔般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正> 英国著名小说家、文艺理论家爱·摩·福斯特曾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将“情节”称为“小说的逻辑面”(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这无疑是一个精当而又新颖的说法。所谓“逻辑面”,我理解主要是强调结构关系,是侧重从作品的构成意义上来把握和分析情节。事实上,情节总是通过贯穿动作来展开作家对生活的主观评价,而贯穿动作又是依靠一种具有审美意味的结构来实现的。因此,福斯特把情节看成是小说的逻辑面,有助于把我们导向这样一种认识,即小说的事件安排、作者向读者介绍本事的方式和小说的布局是语言艺术的异常重要的课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对高晓声的小说情节作一番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6.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看来,《呼啸山庄》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183;大力将军》是一篇以知遇报恩为主题的小说。我们从知遇和报恩两个方面对《大力将军》和《吴顺恪六奇别传》进行比斟,发现小说在知己知遇的主题中暗含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通过对小说作者进行比较,《吴顺恪六奇别传》的写作符合王士稹台阁重臣、文坛领袖的身份特征,而《大力将军》则表现出了蒲氏对知遇的渴望心态。《大力将军》中虽没有任何寒士形象,却是一篇反映寒士心态的典型小说。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鲁迅先生的《药》的情节设计。是颇具匠心的,作者根据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的需要,合理而巧妙地设计了情节。 一、情节与生活的一致性 小说设计的情节是:革命者夏瑜被杀害,华老栓从刽子手康大叔手里买了蘸夏瑜的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最后儿子还是死了。 这个故事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一致的,也就是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所谓“突转”是指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发展。这一手法用在小说的结尾更是巧妙。曲终奏雅,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情节发展的临尾再造波澜,让人拍案惊奇,让人掩卷沉思,让人会心一笑。高中语文新教材中  相似文献   

2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景、哥特式情节和主题出发,透析哥特手法在《哈利·波特》中展现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